精准扶贫,吃透“精准”内涵是关键

18.09.2016  19:3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十六真言”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视察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来的扶贫“真经”。念好“真经”,吃透内涵,不走偏、不变形,不光喊口号,不玩花架子,不流于形式是当前乃至今后扶贫攻坚,啃“硬骨头”不能不深思的课题,也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庄严承诺的必然要求。有了光荣且伟大的目标,具体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就成了扶贫攻坚落地的严峻考验。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扶贫的“精准性”无疑是一大挑战。这好比治病,“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反之,药再多,不对症,病依然故我,甚至还会恶化。正是存在贫困情形地域性差异、个性化特征,强化“精准”意识,吃透“精准”内涵就显得格外重要。
    精准扶贫,思想扶贫是前提。扶贫,激活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促进扶贫对象实现自身造血功能是根本。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第一支书施金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不解决思想问题,精准扶贫便无法精准落地。破解该难题,十八洞村推出了“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即以户和个人为单位,以是否虐待老人等7个标准来为家庭和个人评定道德星级,激活个体的道德羞耻心、自豪感,实现思想转化,为个体、家庭的脱贫行动注入思想的“强心剂”。这一发动群众的创新之举,在十八洞村取得了显著效果。思想是一颗种子,唯有种子发芽、生根,脱贫行动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解决“等靠要”的固有脱贫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扶贫对象在思想意识上接受了脱贫的存在意义,脱贫的主动作为便有了保障,脱贫的落地效能便会凸显。意识决定行动,思想没有阻碍,行动便会一马平川。精准扶贫,唯有思想扶贫前行,方能奏响扶贫的凯歌。
    精准扶贫,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真言”价值便得到体现。精准扶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样的“”,下什么样的“”,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湖南省,针对产业发展中出现“扶富不扶贫、扶农不扶贫”的现象,从2014年开始,走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发展路子。在实践中,他们的发展方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十八洞村,耕地面积少,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产业脱贫,十八洞村为了种植千亩猕猴桃,实现规模化效应,向邻村租地,“借鸡下蛋”,最终实现了合作共赢;凤凰乡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贫困户雷志萍,凭着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出色地掌握了苗木嫁接技术,在贵州、四川等地传授水果嫁接技术,收入可观,实现了脱贫致富。没有因地因人制宜的扶贫方略,精准扶贫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精准落地。
    精准扶贫,知行统一是核心。思想意识已到位,行动却姗姗来迟,也会成为“半吊子”工程,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精准扶贫,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开花结果”。这不仅是对帮扶者而言,对扶贫对象而言,也是如此。帮扶者,如不能解决“如何扶”的问题,并在具体举措如驻村帮扶、结对子帮扶、教育帮扶、技术帮扶等等上有的放矢,亲力亲为,一一到位、一一兑现,帮扶不可能落地实处,不可能实现其功能转化,帮扶也就沦为口号,徒有其表;帮扶对象,如只是扮演“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的角色,脱贫也不过是一场暗恋的闹剧,一厢情愿,没有结果。正如十八洞村的第一支书施金勇所言,简单的事情,做与不做,截然不同。十八洞村之所以取得扶贫的成效,关键在做。精准扶贫,没有帮扶者和被帮扶者的相互扶持、相互配合、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精准扶贫,“精准”二字便会失去方向,没有归依。精准扶贫,也就成了只是看上去很美的一种传说。
    精准扶贫,久久为功是常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精准扶贫,实现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心上。这并非一日之功。精准扶贫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有在扶贫力度、可持续上保持韧劲,精准扶贫才能实现既定的脱贫目标。“给钱给物”立马脱贫无法解决吃完这一顿没有下一顿的悲剧循环。扶贫唯有作为一种常态机制发挥作用,精准才有存在的价值。不论是何种扶贫方式,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脱贫致富。脱贫致富并非一蹴而就,这就注定精准扶贫也非毕其功于一役。持久战、常态化,久久为功,用来解读精准扶贫的内涵,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视角。
    唯有辨析精准扶贫的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弄清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外延,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扶贫扶到点、根、心上,同时抱着“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的情怀,精准扶贫才能在为民谋福利、扶贫攻坚上做到了名副其实、精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