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 精准发力——房县扶贫攻坚工作掠影

24.04.2015  17:03

 

  “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本届县委、县政府一定要在这个主战场上精准发力,彻拔穷根。”在年初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会上,房县县委书记柯大成承诺。一季度过去了,在这个主战场上,房县党员干部有何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房县农村一探究竟。

  镜头一:春耕的黄金时节,军店镇指北村的郑龙秀,在种好自家三亩水田的基础上,又承包了两亩撂荒田;双手残疾的陈仕冬建起了鸡舍、猪舍,养起了鸡和猪;孤寡老人任士喜住进了40平方米的新房,并分到了一块菜地。这三人都是柯大成的扶贫“结亲”对象,种粮、养殖、建房是柯大成帮助他们规划确定的。目前,指北村6公里通村路竣工通车,2000多米灌溉渠投入使用,旧村委会危房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一座拦水坝即将建成。该村不少村民除了种粮外,还发展起魔芋、洋芋等产业。

  背景链接:精准扶贫工程启动后,房县按照“县负总责、部门帮扶、干部包户、乡镇村落实”的总体要求,共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272个,结对帮扶行政村271个,实行“321”干部包户责任制(县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1至2户、一般干部2人包1户)。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07万户、14.38万人,3800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3970户12704人,不仅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和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而且正按照每年脱贫2万人,到2020年让全县所有贫困户脱贫的目标奋进。

  镜头二:张少兵种茶、王伦强种核桃、屈常品养牛、卜天文养羊、陈兴武养猪……房县姚坪乡屈家坡村15户60人有种植、养殖技术,被房县商务局扶贫工作队确定为第一批致富带头人,在产业规划、技术服务、资金扶持“三到位”帮助下,他们正开足马力发展致富项目,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背景链接: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房县在“”字上做文章,在“”字上下工夫,整合涉农资金上亿元,集中力量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山羊、烟叶、茶叶、大鲵、蔬菜“八大产业”,建设产业核心示范园区,确保项目覆盖区贫困对象普遍受益。大力开展村企共建、农企合作,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帮扶重点贫困村。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能人大户示范作用,每个产业能人大户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帮带10户以上贫困户实施产业增收项目。目前,全县有44家龙头企业对口帮扶重点贫困村44个,有4家金融部门累计投入资金36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先后有20多个企业和个人为家乡捐助和投资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落户投资项目35个。社会力量的聚合,激活了农村发展这池春水,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希望。

  镜头三:种植冷水红稻谷、烟叶,发展食用菌,这是房县环保局根据沙河乡卢家坪村100余名村民代表确定的帮扶发展项目。目前,100亩冷水红稻谷,20万袋食用菌,400亩烟叶已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冷水红稻谷)、“绿”(烟叶)、“”(食用菌)成为该村最耀眼的色调。

  背景链接: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调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房县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村组农户第一要务是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脱贫计划由群众来评,帮扶措施由群众来议,主导产业由群众来定,资金项目由群众来管,真正让贫困户成为脱贫致富的规划者、参与者、受益者。在项目建设上,实行“一事一议”、“一户一策”,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充分调动贫困农户投身扶贫攻坚的积极性,使其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