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综治管理新常态构建精障救助新机制

17.09.2015  14:29
 

深化综治管理新常态构建精障救助新机制

 

黄冈市黄州区残联 宋惠文  何善霖

 

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患者肇事件滋生,刻不容缓。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成为社会综治管理工作的重点。黄冈市黄州区残联全面建立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制度,对社会综合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及早谋划,全力以赴,着力解决服务设施短板

通过全国、湖北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全面精准建立了残疾人信息数据库,筛查、登记精神障碍患者和疑似患者共计3100余人,办证精神障碍患者1030人,其中:重度精神患者为550人,其他为480人。为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奠定了坚实信息数据基础。有了服务对象,缺的是服务设施,区残联及早谋划:

一是夯实基础设施,解决服务保障能力。启动黄冈仁和康复医院建设,依托黄冈市黄州区残联综合服务办公大楼,缩减办公室,腾出2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外招商引资,投入更新改造资金1000多万元,创办黄冈仁和康复医院。该院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隶属于区残联。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设有:内科、眼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七个一级诊疗科室综合医院;聘用湖南医科大学退休的秦正贤教授和陈传伟、夏松彪等康复专家常年坐诊,医院一次性可接纳100余人住院。黄冈仁和托养院,采取“富余资源整合方式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利用,投资15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接纳160余名老残一体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康复中心,投资3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集医疗康复治疗、辅助器具服务、职业技能和残疾人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二是夯实基层残协,解决服务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残联基础上,续建村(社区)残协组织;全面加强盲、聋、肢、智和精协五类协会管理,提高各类协会履职水平,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三是夯实基本队伍,解决就近服务模式。多年来,黄冈市黄州区残联坚持聘用乡镇(街道)残联、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负责日常工作,黄冈市黄州区残联2015年聘用了42名,分布在黄冈市黄州区各乡镇(街道)和社区零距离为残疾人服务。这些专职委员或联络员是普及宣传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也是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监管,配合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负责落实收治工作的责任人,调查和发现精神障碍者肇事肇祸事件,并督促监护人及时送到黄冈仁和康复医院,一律无条件免费收治,实行首诊责任制和一人一方案治疗直至康复。

二、多措并举,集中项目,着力解决“关爱“贴心不够

社会综合治理保平安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区域的,而是全面的涵盖,衣食住行、医疗保障等与群众民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以小事、小处、小节抓起,做到以小博大促平安。区残联利用职能工作的特殊性,拓展民生领域创平安。

一是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黄冈市黄州区残联根据湖北省残联、省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转发<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抓紧做好残疾人贫困户建档立卡及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接区政府扶贫办,扎实做好残疾人扶贫户建档立卡数据录入,按照“完成省下达农村扶贫解困贫困人口任务数(%),其中残疾人扶贫对象不低于25%”的表述,黄冈市黄州区残联与黄冈市黄州区扶贫办共同为134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人数4352人。为残疾人贫困户建档立卡是做好残疾人精准扶贫的关键。

二是精神病人救助工程。精神病人已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为了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为200名贫困轻度精神病人每人提供500元免费服药;为25名重度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4000元的住院补贴;为1400名城乡特困残疾人家庭每户提供600元生活补助,直接通过楚天温馨卡发放到人,重点扶贫对象为精神病患者;对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每年实施125名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为1000余名重度精神病人建立了医疗救助档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实施残疾预防工程。区残联主动与民政、卫生等部门取得联系,将精神障碍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动态管理外,利用城镇医保、农村新农合和大病救助等项目,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和救助医疗服务2000多人次。强化残疾人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普及,保证了残疾预防工作有效开展。

三、整合资源,强化预防,着力解决“救治”覆盖不宽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精神疾病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尤其青少年(包括自闭症)发病率更居高不下,严重构成社会安全隐患。精神病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痊愈,且治疗费用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加上常年需要药物治疗,很多精神病患者家庭,经过多年的跟踪治疗后,最后全家人的基本生活都陷入窘迫困境之中,这样使普遍精神病患者家庭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多数家庭只能放弃,造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也留给对社会肇事肇祸的后患。

黄冈市黄州区残联多措并举,克难解困,每年安排免费服药等救助,但仍然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面对着精神病残疾人流浪街头或铁门关闭,过着惨淡无尊严的生活;仍然面对着那么多的残疾人家属无助的眼神;作为残联的领导看着也心痛,不能再等了,必须拿出举措来,让精神残疾的人能得到康复。一直以来,残疾人康复作为残联工作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现实,黄冈市黄州区残联又拿出新的举措,扩大救治覆盖面,每年安排精神二级以上享有城乡低保的贫困精神病患者300余人实行“住院、治疗、生活”三项免费康复治疗。目前,在黄冈仁和康复医院康复治疗的有90余人,其他0-6岁残疾儿童,有20余人正在康复治疗中。区残联借助现有政策,将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低保大病医疗救助和残疾人特困救助等资金拼盘,让政策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行“医养”模式全免费,让无钱的贫困残疾人住得起医院,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大病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不是想要就拿得着,每笔资金一般请示、审查、复核、批复的过程。当时只有一个目的,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实惠。这件事社会反响较大,受益的残疾人及家属心头为之震动,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残联办医院,住院不收钱”。领导称赞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每个残疾人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书。我们一方面用康复治疗等科学方法帮助康复,另一方面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宽容去解读,用真诚和爱去融化。

据医生介绍,家住黄冈市黄州区清源门社区十字街,杨茜茜,女,25岁,患精神病8年,发病时乱撕衣服,家人无法,大姑娘裸体在房中关八年。八年时间没有踏出房间一步,患上社交恐惧症,害怕陌生人,害怕去公共场所。她到医院来时,杨茜茜一头蓬乱的头发,面色苍白,双目畏光,浑身颤抖,全身还带着腥臭味。专业医生为她制定了科学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两套方案,经过数月艰苦而细致的精心治疗,杨茜茜逐步走出自闭和恐惧阴影,与医生交流,懂得害羞,并要家人送新衣服。

家住黄冈市黄州区赤壁路66号,陈琳,男,46岁,患精神病二十年,在家锁二十余年。这样的事每天都在演绎,在家长们困惑、迷茫、纠结时,自有了黄冈市黄州区残联创办黄冈仁和康复医院才得以解脱,只有这些康复天使来到他们身边,用关爱、智慧,驱散了他们心头的雾霾。

对出院后的患者纳入村(社区)管理,实现救治各阶段无缝衔接。我会及时预警,做到应知尽知、应防尽防、应治尽治、应帮尽帮,切实有效防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件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辛勤的耕耘,结出盈枝的硕果。黄冈市黄州区由精神障碍患者造成伤人事故逐步减少,流浪街头基本趋向零,关闭封锁精神病人基本全部解禁;三年来,先后有1000余名通过康复工程治疗后重新走向劳动生产岗位为社会做贡献,并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