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艺——80后女刑警用痕迹重现罪案现场

19.03.2015  12:13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9日电 (余华韵 宋涛)一枚指纹就能锁定嫌犯,一个足迹就能判断出嫌疑人的高低胖瘦,一根发丝就能推算出罪犯的年龄,几处血迹就能还原凶案现场。她不是铁骨铮铮的男儿,也不是力挽狂澜的英雄,她仅是公安队伍中一位年轻的痕迹鉴定师---王筱艺。

  出生于1987年的王筱艺,看上去瘦弱文静,却经历了无数的重特大案,在痕迹鉴定这个队伍里,她是一个年轻的“老把式”。如果她不是身着警服,你很难将她与曾参与勘验各类现场300余起,制作指纹鉴定书260余份,通过指纹破案80余起的办案一线刑事技术民警联系起来。

  2012年,王筱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十堰市公安局,并成为了张湾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室的一位民警。“让痕迹说话,破译罪案密码,为案件侦查提供完善可靠的技术支持,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刑事技术民警的责任。”王筱艺说,痕迹鉴定,是运用痕迹学原理和技术,对人体、物体形成的痕迹进行检验鉴定。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从案发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作案工具、轮胎印记等蛛丝马迹中找出破绽,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

  一枚指纹可以破案?一根细小的头发丝就能锁定嫌疑人?当初,这些对于初入行的王筱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当她看到同事们通过一枚指纹比对、通过一个脚印锁定目标,破获一桩桩大案要案时,她彻底的服了。“没有想到痕迹在现场勘察这么关键,对整个破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筱艺说,从那时起,她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痕迹鉴定专家。在初入行的几个月里,每次勘验完现场,她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将现场采集到的痕迹进行细心的比对,不厌其烦的揣摩,反复的研究。夜深了,同事们都已经进入梦乡,她还在办公室里悉心摸索着,不厌其烦地比对着。很快,她就从一个“门外汉”练就成为了一个“火眼金睛”的行家里手。

  在王筱艺的眼里,警察没有男女性别之分,她告诉自己要想干好工作就别把自己当成女人。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她都随叫随到,大小现场她都抢着去。酷暑烈日下,她顶着高温俯身拍照;数九寒冬中,手拎一盏勘查灯,她蹲在荒郊野外一寸一寸地寻找着物证……。

  王筱艺回忆,两年前的一个盛夏,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多久的她与同事一起到张湾区西沟乡勘验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还没靠近进现场,远远的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推开房门满屋的苍蝇、蚊虫哄然而起,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当她和同事在一阁楼上找到逝者时发现已高度腐烂,尸液沿着阁楼直往下淌。考虑工作的特殊性,同事们心疼的让她去拍取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可就在她专心绘图时,只听阁楼上传来一声巨响,来不及躲避的她被楼板和木屑重重的砸在她的肩上,尸液合着蛆虫掉满了她的全身,臭气熏天。在那一刻她没有尖叫,没有惊慌,而是正定自若的拍打掉衣服上的污物,继续她的工作。王筱艺说,那次的现场勘验,是她参加工作来最为漫长的一次,从中午到晚上11时,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工作,让她深深的体会到同事们的艰辛和不易。接下来好几天,她都感觉到她呼吸的空气里都充满了浓浓的臭味。

  去年8月,王筱艺临时接到命令,要迅速赶往武汉参加一起毒品案件的侦破工作,来不及带任何日常用品的她和同事们立即驱车前往。连续四天三夜,她和同事们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没洗过澡、没换过衣服,没刷过牙,四天里仅吃了四顿饭。当他们把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堰后,整个人都虚脱了。

  取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细心、耐心。王筱艺清楚的记得,2014年7月15日,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街办梁家沟村一居民家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损失总价值5110元。接到报警后,她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查,通过仔细勘查,她发现嫌疑人是翻窗入室盗窃,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屋内暂时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她找受害人家邻居借来一个手扶梯,不顾自身安全晃晃悠悠地爬上二楼窗户外墙,成功在窗户外框处提出处一枚清晰指纹。随后她及时将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与违法人员指纹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在比对中发现,从发案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与指纹库是周某某的指纹一致。随后他将比对结果反馈给一线侦查员继而破获系列盗窃案10余起。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