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扶贫把“漫灌”变成“滴灌”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王馨 通讯员 杜国军
访苦,访了还要“回头看”
5月23日,冷风、小雨。秭归县杨林桥镇天鹅村村民林学成家里,炉子上炖肉的砂锅却“嗞嗞”冒着热气。抬头看着堂屋房梁上仍挂着的七八条腊肉,老林一脸笑意,“过年时杀了三头猪,还剩这么多。”
2011年,秭归开始实施“1119”整村推进帮扶工程,在荆门打工的林学成回村干起了养殖。“以前家里一贫如洗,连结婚的彩礼都难得凑齐……”林学成羞涩地看了看身旁的妻子,“现在一年至少赚个八九万,不出去折腾了!”
林学成说,和自己一批回家的有50多人,县里镇里干部多次上门,帮助发展柑橘、茶叶等项目,既送资金又送技术,现在,大家都住上了新房、用上了沼气。
所谓“1119”,即1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轮换一次。该工程实施3年多来,秭归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当地总结出一套“访苦还要回头看、进村入户把事干、年底考核把账算”的群众工作法。
秭归县扶贫办主任王功高说:“访苦,就要经常‘回头看’,了解措施是否奏效、村民是否致富。”
记者赶到天鹅村村民税元龙的家时,他正在喂猪。“这个产业算是选对了,如果错过2011年整村推进的机会,我就亏大了。”税元龙边回忆边说。离开猪圈回到房里,一台50英寸液晶电视映入记者眼帘。税元龙笑了,“去年买的,5000多块。”
税元龙原来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着3亩多地,种点玉米、油菜。2011年,村里将他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对象帮扶,指导他发展生猪养殖,补助4000元用于栏圈建设,并免费提供4头种猪。当年,税元龙出栏生猪37头,盈利近4万元,一次性收回了建猪栏的投资。今年上半年,税元龙已出栏16头生猪,收入近两万元。
村支书林文应说,以往村里没有主导产业,645户村民增收无门,“县里领导来走访,很多人都抱怨,扶贫项目进村容易、到贫困户难,越扶越穷。”实施“1119”工程后,村里确定生猪作为主导产业,“去年我们村养殖生猪1.9万头,户均增收6500元,不仅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一跃成为全县第一大生猪养殖村。”
王家垭村的橘、罗家坪村的茶叶、文家岩村的烟叶……3年来秭归28个整村推进村,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改漫灌为滴灌,对不同的贫困人口采取不同的方式,算是对了路!”林文应说。
考核,干部绷紧了弦
整村推进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干部。
九畹溪镇砚窝台村以前没什么产业,村里还欠了100多万元的债。2011年实施整村推进恰逢村级班子换届,新一届班子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定植茶苗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们不分天晴下雨,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
村民严伏森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竖起了大拇指,“记得当时快过小年了,连我外出打工的儿子都回来了,可干部们还住在我家。那么大的雨,他们还在地里扯菜、帮忙。”
村支书雷江红坦言,“以前我们这里,领导干部不愿来,村干部不愿做,村民没有积极性。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推进“1119”过程中,秭归县委县政府采取“一年一统筹、一村一纪要、一季一督查、一轮一考核”的办法,将落实情况、各项目实施情况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将县直单位帮扶情况与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挂钩,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