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机器人”现身武汉为地下管道“体检

30.07.2014  17:18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0日电 (齐云)“只用摇动控制手柄,就能取代传统的人工下井检测管道,这台机器人太先进啦!”近日,在光谷武大科技园的一处窨井旁,几位市民见工人用“机器人”为该段地下管道做“体检”,连连称赞。 

  由长江日报、武汉市环保局、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宣教中心、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长江网和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开赛近两个月以来,收到不少来源于生活的环保创,高科技企业也纷纷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城市的环保做贡献。

  引起行人注意的这个“机器人”是由武汉中仪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发明,高约15厘米、长约40厘米,头顶安着小型镜头和照明灯,脚下是6个黑色车轮,背后插着一根电缆线。

  见“机器人”在管道里走走停停,左瞧瞧右看看,“眼睛”不时左右旋转,还可以自动“前进”、“倒车”、“转弯”和“加减档”。遇到障碍物,它还可以灵活地绕行,“眼睛”所捕捉到的一切,都清晰地显示在主控制器的屏幕上。

  据介绍,这种管道“机器人”学名叫“X5+管道视频检测仪”,由爬行器、变焦镜头、照明装置、主控制器和电缆线5部分组成。“脑袋”可升降,“眼睛”可360°旋转,仰俯2*135度旋转。操作主控制器,“机器人”能灵活穿越150毫米到2000毫米口径的管道,拖力200磅,最大行走速度可达27m/min。

  操作员卢燕磊告诉记者,“机器人”在管道内部发现破损、堵塞、渗漏等情况时,可利用主控器操纵机器人携带视频装置靠近异常点,同时调整镜头,可自动调焦对管道缺陷进行精细观察。

  该公司总经理郑洪标介绍,此款机器人最突出特点是能够现场生成符合行业标准的检测报告,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公司已自主研发全景机器人检测装置,可将机器人检测中同步上传的管道内部影像实时纵剖面展开,最终输出2D剖面图和3D(三维立体)管壁模型,能更加直观的对管道进行观察。

  “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投入使用较多。”郑洪标说,国内对管道的检测,基本都是人工下井,而一些管道存在有害气体,威胁工人安全。“管道‘机器人’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模式,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实时监测辖区内管道情况,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地下管道。(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