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王国生到竹溪竹山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17.08.2015  09:34
  湖北日报讯 (记者蔡朝阳)为落实好省委扶贫攻坚誓师大会精神,打好“十二五”扶贫收官战,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工作,11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到十堰秦巴山区腹地的竹溪县、竹山县就精准扶贫开展专题调研。他走进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和田间地头,查看产业脱贫的实效,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收入、子女上学、生活等方面情况,听取县、乡、村干部对脱贫奔小康的意见建议。王国生强调,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不仅是对各级干部发展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作风检验。贫困人口面临的困难都很具体很现实,每户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就更需要把“精准”二字落在实处,找准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拿出管用的脱贫措施和办法,多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有实实在在变化,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作为全国、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十堰市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实施“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工程,去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近10万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竹溪县和竹山县是全省最偏远的山区县,脱贫任务艰巨,在扶贫攻坚中没有等、要、靠,而是结合山区特色,积极探索生态富民。

  竹房城镇带实现整村连片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五年来通过扶贫搬迁等措施让6万多人脱贫,走出了一条全域规划、整合资源、精准施策、生态扶贫的路子。王国生先后来到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片区、关垭子村、竹山县麻家渡镇总兵安村、罗家坡村、溢水镇东川村,实地察看精准扶贫台账,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交谈,了解各村不同的扶贫办法和发展思路。村民致贫原因有哪些、脱贫措施如何跟进?危房改造进展如何?村民看病贵不贵、方不方便?王国生一一仔细询问。他说,驻村帮扶的措施要实,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规划和项目清单,实现资金、项目、技术精准对接。竹山县罗家坡村是全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地,多年来,该村顺应农村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新的内涵。王国生对他们开设“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做法给予肯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竹溪县中峰镇同庆沟村、水坪镇沙坝村,王国生走进村民徐涛、孙友来家中,和他们拉起家常。当听说他们通过县里的贴息贷款很快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时,王国生说,金融扶贫是变“输血”为“造血”的有效方式,通过政府帮、银行贷和农户自己干相结合,能解决发展资金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对接好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用金融活水开启致富之源。

  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发展要跟上。王国生来到竹溪梅子贡茶业集团、力莱电子科技公司、竹山嘉麟杰服装厂,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情况。王国生对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的关键,对成长性好、吸纳就业多、增收作用大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产业支撑扶持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

  调研中王国生对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竹溪县、竹山县的精准扶贫工作给予肯定。他说,没有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开展精准扶贫,首先要摸实情,做到精准识别。巩固和完善前期建档立卡成果,落实“四看”标准,弄清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按照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科学制定扶贫攻坚规划,逐村逐户分项制定解困计划和具体措施。其次是要出实招,做到精准帮扶。要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救助保障政策托底等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把增收的账落实到具体项目,让贫困户不仅有盼头、有干头,而且能够不断尝到甜头。三是要重实效,做到精准考评。对扶贫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估,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把群众吃饭、穿衣、住房、看病、就业等方面的变化,作为是否脱贫的重要标准,考评到户,而不简单以一个地方面上的发展变化情况代替每家每户的脱贫。

  王国生还考察了武当山机场建设、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新工厂和东风越野车项目,到中华水源生态湿地公园和郧阳区樱桃沟村考察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情况。他指出,对于贫困地区而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要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走势,抢抓政策机遇,突出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

  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及十堰市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