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筑实民生底线积极助力扶贫攻坚

14.06.2018  11:24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5月16日下午,省民政厅党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省民政厅厅长柳望春介绍,民政部门是党委、政府直接为困难群众服务的职能部门,民政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政部门要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三大意识”、实施“三提工程”、推进“八大改革”、补齐“三大短板”,兜牢筑实民生底线。

  深化政治意识,实施“三提工程”,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近年来,我省建立完善了“8+1”社会救助体系,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扶尽扶”,保障水平高于全国、领先中部地区。柳望春说,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就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政对象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抓服务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党和政府暖民心、惠民生的关怀及时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着力实施“提标工程”,使民政对象更有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至今年年末,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达到597元/人·月和5194元/人·年,同比增长7.6%和11.8%;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9250元/人·年,增长10%;同时,进一步提升孤儿、重点优抚对象、困难残疾人、困难老年人等各项保障水平。至2020年,将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和不低于全国、不低于中部地区“两个不低于”的原则,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着力实施“提质工程”,使民政对象更有幸福感。以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常态化监督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着力实施“提能工程”,使民政事业更有成就感。提升民政系统防范化解风险、依法行政和基层民政服务经办能力,使民政成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减压阀”“润滑剂”。

  增强创新意识,推进“八大改革”,确保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习总书记要求,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这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柳望春表示,今年省民政厅将着力深化民政改革创新,为切实推动湖北民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着力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取消或下放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假肢矫形器生产企业资格审批。

  着力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全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

  着力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把社会组织建设成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着力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等试点工作。

  着力深化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健全殡葬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殡葬公共服务,改革殡葬管理服务方式,深化殡葬移风易俗,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治理农村散埋乱葬。

  着力深化低保审批改革试点。将低保审核审批权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下放到乡镇政府,提升审批时效。

  着力深化福利彩票销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福彩事业安全、健康发展,助力民政公共设施建设。

  着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完善村(居)务监督机制和村(居)民自治机制,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强化兜底意识,补齐“三大短板”,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柳望春介绍,全省民政系统将努力实干,着力补齐三大短板,破解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奋力交出满意的答卷。

  着力补齐加固民政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至2020年,拟争取各级财政预算投资40余亿元,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有关养老服务、各类福利机构、流浪救助、社区建设、军休服务、救灾物资储备库、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殡仪馆等民政兜底工程。

  着力补齐民政政策创制滞后的短板。争取以人大立法或以省政府规章的形式,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一批有关养老、慈善、地名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军休双拥、优抚安置、民政标准化建设等系列兜底政策。

  着力补齐政策落地落实不够的短板。充分运用省委巡视、政务督查、纪委大数据比对和第三方评估成果,严查民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跑偏走调”等突出问题,强力推动党和政府各项有关民生民政政策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