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4)第26期
(总第四十二期)
精细安排及时指导 加强督办保质保量
——湖北省扶贫办多措并举确保建档立卡如期完成
10月24日,湖北省扶贫办将全省90个县(市、区)的4821个贫困村、590万贫困人口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基础信息数据打包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审核汇总,标志着我省2014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效率和数据质量是检验全省建档立卡工作成效的标准。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全省扶贫系统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督办指导,确保了工作顺利完成。
一、精密组织、细化方案。这次建档立卡工作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按时完成这个“一号工程”,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领导对这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鄂办文〔2014〕7号要求抓好建档立卡“一号工程”。黄冈市、恩施州、十堰市及所属县市主要领导当“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为建档立卡工作打牢基础。省扶贫办杨朝中主任、柳长毅副主任在不同阶段十数次打电话、发短信给进度滞后的有关市、州、县委书记进行督办。省扶贫办为这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问题,分别于4月、5月、9月召开了3次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会议,并举办了由全省市州县扶贫办主任参加的扶贫机制与精细化管理研修班等专题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反复周密安排和部署。
为了使这项工作有序开展,经反复研究,省扶贫办于4月底制定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鄂政扶发〔2014〕13号),正式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对规模控制、工作流程、识别对象、帮扶责任、信息采集与及时录入系统等程序步骤和时间节点等做到了精细安排,并分别于7月、9月举办专题培训班,强化操作培训、训练业务骨干,使市县的同志们在操作中既有章可循,又规范准确。
二、明查暗访,加强督办。湖北省扶贫办在工作启动以后,抓住进度和质量这两个关健要素,充分运用督办这个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省扶贫办领导分片包干明查暗访。从4月份起,省扶贫办成立4个督查组,其中3个明查,1个暗访,负责对各地建档立卡工作推进及完成情况开展督查。3个明查督查组分别由1名副主任带队,暗访督查组由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亲自带队,机关各处室和两个中心参加,随机抽查部分地方。半年来,省扶贫办共开展了十余次明查暗访,及时掌握了进度和质量的动态情况。二是积极主动争取省委省政府督查室顶层督查。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最基础性、常态化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至关重要。从7月份起,省扶贫办就积极主动争取顶层督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的支持,于9月份由省委省政府督查室联合组成四个督查组到各地督办建档立卡及驻村工作队组建情况,及时指导并改进各地工作中的问题。由于督办及时、指导及时,不断加强了工作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抽调业务骨干专项巡查。10月8至12日,在全省数据录入关健节点,为严控数据质量,省扶贫办选派部分市县业务骨干组成5个督查组,以查找问题为导向,抽查了全省15个市州的46个县市,比较全面的掌握了各地工作进展及数据录入质量情况,并及时、有效的对各地数据录入质量控制情况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三、明确责任、奖惩兑现。为了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扶贫系统负责同志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为了调动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负责精神,我们采取了“责任制”和奖惩挂钩的办法。一是制定激励机制。6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修订印发新的《湖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突出强调了对扶贫对象的瞄准,明确提出扶贫资金按7项因素进行分配,其中“县(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县(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成绩、县(市)扶贫开发进村入户率”等,所占权重依次为10%、20%、10%,建档立卡的成效数据占比将达40%左右,这就从制度和机制上激发了各地对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视。二是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在这项工作启动之前,为保证进度和质量,省扶贫办党组讨论决定,这次建档立卡工作与两个考核的奖惩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那些不能如期完成任务或数据质量差的县市,则2014年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均不得评为优秀或合格等次;同时相应扣减明年各县(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额度。这条“硬”规定的出台,对推动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及时提供经费保障。考虑到建档立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动用的人力物力较多,必须给予一定的财力保证,因此,经省扶贫办反复沟通争取,省领导支持,自2014年起,我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对全省4821个贫困村按每村1万元以上的标准进行补助;省财政又专项安排1000万元工作经费,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按各县市建档立卡工作成效给予奖励;省扶贫办还将拿出本部门项目管理费奖励市州扶贫办。
四、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建档立卡工作看似一项业务性技术性工作,但实际上它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政策性很强,既关系广大农村稳定、又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需要各方面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湖北省在这项工作启动之时,就十分注意发挥有关党群、政府部门的合力作用,6月27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财经办)、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的指导意见》(鄂政扶发〔2014〕14号),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制定帮扶计划,定期开展考核。同月,省委组织部、统战部、民政厅、人社厅等10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明确社会参与机制的路径和方法,夯实社会参与扶贫机制的工作。全省扶贫部门建立了“省负总责、市州主导、县抓落实、乡镇录入、村级核实”五级联动机制。全系统的干部和抽调人员广泛动员起来,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发扬“5+2”、“白+黑”的连续作战精神,特别是9月下旬省扶贫办领导与各地党委政府领导打电话发短信后,市县扶贫部门几乎全体动员到各县、市、乡镇、村巡回督办、检查、指导数据录入工作,于10月20日晚24:00前将我省90个县、市、区(含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4821个贫困村、590万贫困人口的采集信息全部录入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并上传省扶贫办审核。数据按时收集之后,省扶贫办又自加压力,在国家未出审核标准前,先期组织工作专班对90个信息采集单位的数据进行抽检,并反馈各地再进行3天的查漏补缺、校对修改,于10月24日将修订后的数据打包上报国务院扶贫办汇总。
我省扶贫开发建立卡工作虽然按时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因为软件设计及时间仓促等其他原因,各地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还有待今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下一步,全省扶贫系统将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进一步修正完善数据,协助做好数据信息上网运行工作,提前谋划和研究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办法,跟踪落实脱贫措施,如期完成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