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政:情系三胡的日与夜
干净整洁的户间路
同产业帮扶户交谈
今年,是省民政厅新农村工作队驻来凤县的第十个年头,从大河镇桐子园村到三胡乡阳河村,驻点村变了,但为民服务、强农惠农的执着追求没有变。第十届工作队从年初下乡到岗,至今已在驻点村开展了半年多的“三万”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在驻村的无数个日与夜里,他们把足迹印在了家家户户的堂屋里,把汗水留在了田间地头。
典型的“非典型”生活
七月骄阳,流金铄石。在等待近两小时后,中午1点多钟,记者见到了与县交通局道路勘测技术人员一同返回的孟明。这位身高一米八左右的河南汉子满头大汗,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难掩兴奋之情:“今年10月底,三堡村的循环公路就要通车了。”
三堡村距离三胡乡约10公里,5.2公里长的土坯路是该村7个组1200人出行的必经路。从年初到三胡乡驻点,工作队便开始为修建该路奔波劳碌。“车子进不去,只能靠肩挑背驼。”这条路承载着三堡村几代人的热切期盼。
今年41岁的孟明是省民政厅派驻来凤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队员之一,08年从部队转业后在到省民政厅工作。 “2012年底省厅人事处派我驻来凤,我立即就答应了。”然而下村后,孟明发现不仅同村民语言沟通困难,他还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菜的辛辣使他的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点。除此之外, “路无百米直,地无三分平”的恶劣环境也让他深感责任之重。为了尽快摸清底数,孟明所在的工作队白天征求意见抓项目,晚上走村看户访民情,短短数月,踏遍了驻点村的山山水水。
提起孟明,石桥村五组村民李成林竖着大拇指称赞道:“孟处长工作好踏实过细,为修我门前的路,他先后来的不少于10次,真正为我家带来了幸福。”63岁的李成林患有心脏病,妻子患有肺结核,是特困低保户。过去家门前的路十分狭窄,进进出出总是胆战心惊。如今一条平整宽阔的路向外延伸,旁边还垒有护坎。记者发现,同别处不同,李家门前的路,是用刻槽的石板铺筑的。“老人年纪大了,这种路下雨天防滑效果更好。”孟明向记者解释道。在工作队的推进下,全村80户居民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和户间路整修一新,与正在打造的土家古民居建筑融为一体。
“我谈不上是什么典型,就是实打实地为老百姓多做点事。”孟明说。驻村工作人少事多,从过完春节到三胡后,他只回去过一次,还是为了带妻子到医院复查,今年是他的妻子进行乳腺癌手术后的第三年。
心理医生“祥林嫂”
在工作队驻地,坐着几位赶场顺便过来坐坐的民政对象,工作队进驻后,他们就把这里当成“家”,59岁的周菊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菊英家住三堡村五组,大女儿远嫁他乡,二女婿由外乡入赘婚后不久,抛妻弃子一去不返。周菊英上有84岁高龄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年幼的外孙,靠着她和丈夫两人经营五亩别人弃种的边角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工作队在进村走访了解她家情况后,决定送500只鸡给她饲养,并帮助她建起了养鸡场和水窖。她这次来,就是与工作队合计扩大鸡舍的事。
孟明告诉记者,周菊英养殖的鸡预计8月份就能出笼了,每只能赚10元左右,今年就能多赚5000元。现在重点是防止发鸡瘟,已与县畜牧局联系了,作为重为防治对象。
“有时候老百姓来找我们解决问题,政策上能帮扶地都尽快解决,更多时候,他们是需要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跟他们打打商量想想办法。” 工作队队长陈文兵说,同群众在一起时,相比一位驻村干部,自己更像一位排忧解难的心理医生。而回到省城,他笑称自己又化身成“祥林嫂”,逢人便说三胡风景民情好,到处协调筹集项目资金。
游走在在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间,是为了驻村工作队的奋斗目标与坚定愿望——在有限的驻村时间与有限的资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带动和改善当地民生。经过多方协调,7月,三堡村循环路建设的所需资金终于到位。
儿子·丈夫·父亲
2013年底,因在翔凤镇关口村工作出色,省厅决定延长孟明一年驻村时间。同善解人意的妻子相比,升入初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让他担忧。“我知道他试图慢慢理解我。”孟明说,其实自己也有过挣扎,可是全省近万个驻村工作队,数万驻村干部,哪一家没困难?
队长陈文兵同样面临着工作忙碌难以顾家的问题,自己身患糖尿病,女儿正是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为了照顾家庭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妻子毅然辞掉了高校教研室主任职务。今年4月初的一天,家中水龙头爆裂,由于家里没有人,汹涌而出的水足足把家里淹了6个小时,从七楼一直漏到五楼。上了一天课回来的妻子一踏进屋里,吓得放声大哭。那个晚上她和女儿一道撬地板一点点往外舀水,到楼下给人解释道歉,一直忙到天亮,谈到这些陈文兵觉得十分愧疚。
记者采访时,正好陈文兵的母亲也在三胡,陈母今年73岁了,20年前失去长子,前不久二女儿也不幸罹患癌症逝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儿子一天到晚在村子忙碌,老人就在楼下老年人活动室看老人打纸牌。谈起家里人对儿子工作的支持,老人说,“就在他二姐姐辞世的头一天,还用微弱的声音叫他早点回来凤,工作要紧”。 晚上,陈文兵为更好地照顾母亲,便和母亲挤卧在张床上。“她是第一次来山区,散散心,也看看我工作的地方。” 陈文兵说。 “背井离乡从省城过来,如果不为当地百姓扎扎实实做点事,对不起组织,更对不起家人。”
正是这份执着和决心,让工作队努力“把党群关系做成亲戚关系”。在三堡村困10组困难户杨祥和的家中,陈文兵抱起老杨3岁的孙子,孩子乖顺地依偎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久违的父爱。“娃娃生下来三个月妈妈就离家出走了,爸爸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杨祥和说,门前的这条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进出一趟来回得三个多小时,工作队已经来了4次,孙娃老惦念着。孟明告诉老杨,门前土路几个月就修成水泥路,孩子上幼儿园就方便,老杨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对于驻点村的“空巢”、“留守”问题,工作队在着眼改水、修路、修渠基建的同时,还聚焦于软环境的营造。持续开展“让孩子不再失去妈妈”活动,牵线搭桥结对资助贫困学生,20余名孩子幸运地拥有温馨的“家”;筹划开展了三八节留守妇女清洁家园活动,对文明家庭进行表彰,让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得知驻村队员陈光带着对口帮扶的孤儿回武汉探亲了。“对贫困户不能单纯的给钱给物,精神抚慰更为重要,真正做到给弱势者有尊严的帮助。”
“他们是真正扑下身子用心在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老百姓的口碑是最好的证明。”三胡乡党委书记田慧说,“工作队理念先进,思路清晰,工作务实严谨,让她和三胡的干部受益匪浅,有他们的指导帮扶,是我们三胡人的福气。”(来源:来凤县人民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