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汉阳黑作坊受阻 人被关进冰库温度-18℃

20.06.2014  19:44
 
  • 7月30日,记者暗访时在“零点制冰厂”冰库内看到大量食用冰成品。
  • 零点制冰厂”工人正在给经销商面包车上食用冰。
  •  

       相关新闻: 汉阳作坊生产假冒食用冰销往武钢 工商质监拒立案

      长江商报消息 “嘭!”就在我们朝“食用冰”走近时,身后一声闷响,我和摄影记者被关进冰库。

      本能地回望冰库的门口,我明显感觉身旁的摄影记者身体瞬间的抖动。他是一条体重90公斤的汉子。我们站在原地,像被冻僵了,保持姿势,对望数秒。

      是的,我们被制冰黑作坊关进了冰库,一名女实习生还在外面!不知道会被锁多久,不知道实习生在外面会出现什么状况。

      “不管了,先拍图片!”我和摄影记者同时说。

       科得”商标是否侵权?

      【工商】零点制冰厂使用“科得”商标以及冒用科德制冰厂的地址和电话,是否涉及到侵权?

      武汉市工商局汉阳分局付主任称“科德”与“科得”之间侵权的问题,首先需要调查清楚“科德”是否有注册商标,如果有注册商标,科德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但相关“科得”冒充科德公司的名义造假一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专家说法】“涉嫌商业欺诈。”昨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尚重生认为,小作坊利用“科德”和“科得”的相似概念,也就是人的瞬间辨识差异和模糊的接受概念,来达到欺骗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属于商标侵权。

      “这属于工商部门管理的范畴。”尚重生说,“小作坊不管是主观目的,主观动机还是结果,都是糊弄消费者,使消费者误以为买到了好冰。

      【律师说法】胡丽丽认为,冒用地址和电话的行为肯定造成了侵权,并且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按照规定,武汉科德如果掌握了证据链条,可以向相关部门提起诉讼,按照规定,此种情形应该立案。

       记者手记

      摄影记者快步走近堆放的食用冰,左手从包里掏出相机,右手装卡,像一个战士。不知道是因为冰库太冷,还是因为害怕,装记忆卡的手不停地在抖。

      因穿着短袖短裤,我们只觉得寒气透过脂肪刺痛骨头。

      “胖子,要真一直被冻在这里,你肯定活得比我久。”连拍几张图片之后,我一边提起冰块一边自嘲。

      “你要冻死也是白富美的打扮,不是你平时的女民工形象。”他在我眼前专注地拍照,我只见一堆肥肉在抖动,“死之前见到一坨180斤的肥肉抖动,感觉也不错啊!”这时候的调侃,其实是一种壮胆。

      而在此前20分钟,我们刚按着运载冰块货车留下的水印,找到这家制冰的小作坊。

      佯装购买冰块,并要求看冰的师傅打开冰库让我们先看货。正在装冰的师傅一手领着钳冰的大钳子,一手拉开了冰库的门。

      冰库门在打开的刹那,我感觉到的并不是凉爽,而是刺骨的寒意。

      “你们自己进去看吧。”师傅回去继续装冰。

      因为温差大,冰库门口都是冰雾,里面也没有灯,根本无法看清里面究竟有什么。我们在冰库门口迟疑了一下。

      冰库里有一些碎冰,混着黑色的泥水,高跟鞋踩上去咯咯作响。我甚至听见了手臂上汗珠瞬间凝固成冰的声音。冰库里的冷,让我觉得世界在这一秒开始很安静。往冰库里多迈进一步,心也被冻得减慢了跳动。

      冰库很大却很空,门口靠左的角落堆放着工业冰,冰库中间靠左围了一个铁栅栏,约占整个冰库面积六分之一。铁栅栏里,直接落地,靠墙摆放的,正是一袋袋用塑料袋包装好的食用冰。

      我兴奋的拉了一下身后的摄影记者,我们俩都赶紧加快了脚步。

      冰库的大门,就是这一刻,被突然从外面关上的。这门,从里面根本打不开。

      大约七八分钟后,我开始浑身发抖,摄影记者明显也快冻得拿不住相机。

      “吱呀。”冰库的门忽然被打开了,摄影记者下意识将擦汗的毛巾搭在相机上。这是掩护相机的职业习惯。

      “里面冷不冷啊?”实习生站在门口冲我们喊了一句,声音有些怪异。

      我随即朝门口走,用身体挡住摄影记者,让他有时间将相机的记忆卡拔出,将相机放回包里。

      “我的天,真是冷,这里面有多少度啊?”从冰库里面出来我直嚷嚷。

      “冰库零下18℃。”一个运冰的师傅说。

      从冰库出来,我简单询价后,留了一个联系电话就赶紧离开了。

      “外面是什么情况?”离开之后,我见实习生脸色发白,拉起她的手才发现她比我更冷,身体发抖。

      “你们刚进去,一个师傅拎着大钳子过来表情怪怪地问我进不进去,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直接把门关上了,然后直接跟我说‘他们被锁进去了,要放他们出来去找王师傅’。

      我安慰她说,肯定是师傅在开玩笑!“我觉得他们像在试探我们!”实习生肯定地回答说。

      其实我清楚,我们是被试探的。因为在来这里前一天,我的同事已经致电对方的易经理并表明了记者身份,同时提出相关问题,易经理直接回绝我们所有的问题,并称厂里不生产食用冰。

      后来实习生告诉我,冰库的门看起来像一个保险柜的门锁,直接被关上的时候,非常清楚的听见门锁里面回转的声音,她也没敢动。过了一会儿,她朝运冰的师傅喊了一句,“来买个冰,干嘛要锁他们进去?

      “没有上锁,门把手向下拉门可以打开。”一位运冰的师傅说。她才将门打开。

      坐进采访车,离开时,我忽然感觉一阵心慌。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什么叫“后怕”。

      本报记者 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