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现古生物化石“江夏鱼”
武汉发现古生物化石“江夏鱼”
证明4亿年前这里曾是滨海地区
远在4亿年前,武汉曾是河口三角洲的滨海地貌,是众多水生生物的乐园。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龚一鸣教授、纵瑞文博士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化石,命名为“江夏鱼”,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报》上。
这是继“汉阳鱼”之后,又一种以武汉城区名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相关研究也让人们对武汉的地质历史和古生物多样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发现
从工地碎石块中意外敲出新奇标本
去年4月底,因疫情原因,在老家滞留3个多月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纵瑞文回到武汉,就迫不及待想上山采集化石。当时,武汉的公共交通还没完全恢复,纵瑞文就从所在小区出发,步行前往附近山头,碰碰运气。
在武汉豹澥街黄金堂附近,有一处裸露的地层,这里曾发现过化石。这个地方纵瑞文2019年就曾来过两次,当时只发现一些汉阳鱼和中华棘鱼的碎片,并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
“化石材料的获取,有时候需要一点运气。”纵瑞文带着地质锤,来到了上次发现鱼碎片的地点,这里因施工新挖出来不少碎石块,当他走到一处陡壁下,突然在一块平整的岩石层面上,发现几个黄褐色的三角形色块,贴近一看,表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瘤点,再仔细看上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构造。
常年在野外采集化石的纵瑞文,此刻眼前一亮,继续对岩石表面残积物的简单清理,暴露出来的结构更多,已经可以看出早期鱼类的鱼头形状了,但是又与这个层位里已经发现的早期鱼类(汉阳鱼、中华棘鱼)形态明显不同。
纵瑞文意识到这是新发现,立即对标本进行采集,并在周围寻找新的标本,不到一个小时就采集到了十多块。
回到学校后,纵瑞文和团队一起,开始在实验室对这些标本清理和研究,并向国内古鱼类专家请教,最终确定为真盔甲鱼目中的一个新属,因为发现地点曾属于武汉市江夏区,将属名命名为江夏鱼。
意义
见证武汉四亿多年沧海桑田变迁
纵瑞文博士说起武汉的鱼,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武昌鱼。不过古生物圈里,以武汉区域命名的“汉阳鱼”,也一样很出名。“汉阳鱼”最早发现于汉阳锅顶山,证明当地4亿年前可能是河口或三角洲及滨海环境,“江夏鱼”的发现,则进一步见证了武汉地质历史的变迁。
纵瑞文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龚一鸣教授以及该校本科生刘一龙、黄烈斌等组成的团队研究发现,这种发现于武汉东部志留纪早期的地层中的“江夏鱼”,生活在距今约4.35亿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盔甲鱼类。武汉地区很可能是该类鱼的起源地,这一发现增加了武汉地区古鱼类的品种,说明在4亿多年前武汉地区曾是多种古鱼类的乐园。
同时,根据古生态学分析,和“汉阳鱼”一样,“江夏鱼”应是一类生活于河口三角洲微咸水域的底栖鱼类,这表明4亿年前,除如今的汉阳片区以外,武汉多个片区已经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貌。
根据获取到的化石标本,龚一鸣、纵瑞文团队还绘制出“江夏鱼”的模拟图像。“这种古鱼类看上去萌态可掬,因为没有颌骨和牙齿,它们只能靠滤食生活。”纵瑞文表示,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测,虽然“江夏鱼”是武汉的古老鱼类,但不太可能是武昌鱼的祖先。
声音
专家呼吁城市建设应关注化石保护
“很惊喜,但不意外。”听闻“江夏鱼”被发现命名,武汉市江夏区全域旅游中心主任祁金刚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江夏曾多次发现古生物化石。
据介绍,1985年在江夏八分山白云洞内,就曾发现古生物化石。从武汉大学历史考古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江夏主持文物考古类研究的祁金刚,全程参与了这次考古发掘。
经过考古发掘,白云洞内发现了距今约1.8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乳齿象和剑齿象牙及其他动物化石十余种,以及木炭等人类活动遗迹。“更早的1972年,在修建江夏法泗大桥时,还发掘出鹿角等化石。”祁金刚说,这是江夏乃至武汉地区经历沧海桑田变换的最好史证。
“此次发现的‘江夏鱼’化石,是在志留纪早期,距今4亿多年,与当时武汉地区是古扬子海的一部分时间相吻合。”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馆长徐世球教授介绍,到距今约2亿多年时,由于地壳运动,古扬子海消失。
“这次发现与锅顶山‘汉阳鱼’遥相辉映,对研究武汉地区地质变迁史具有重要意义。”徐世球表示,这说明武汉自然历史漫长而悠久,为生命起源与进化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徐世球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化石产地进行保护,“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古化石,发挥其科研、科普作用。”
■ 链接
武汉化石坐标
坐标:江夏黄金堂
地层:志留纪、二叠纪
化石:海百合、珊瑚、腕足类、江夏鱼
坐标:东湖高新区花山老武黄公路两侧
地层:二叠、三叠纪
化石:鱼龙头骨、菊石
坐标:东湖高新区茅店山路
地层:志留纪
化石:王冠虫、海星、海百合
坐标:汉阳锅顶山
地层:志留纪、泥盆纪
化石:亚鳞木、斜方薄皮木、汉阳鱼、中华棘鱼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 陆缘 通讯员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