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为何推广难

20.02.2017  19:37
  湖北日报讯  图为常青街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送老人去做检查。
  文/图  记者  杨麟  实习生  黄晨曦
  早在2007年,武汉市率先在江汉区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医养结合模式养老院。
  开业来,该养老院备受社区老人青睐,省内外卫生、养老机构纷纷前来取经,武汉市也大力推广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但记者调查发现,10年来,该模式在武汉推广遭遇尴尬。据武汉市民政局统计,该市中心城区1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民政部门登记开设有养老机构的仅9家。
  复制成功的寥寥无几
  昨日,记者探访了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层小楼里,4至5层是康复养老院,民政部门核准的50张床位基本住满,主要是80至90岁的高龄和失能老人。
  该中心负责人李文兵介绍,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中心的医疗资源,为失能老人和部分自理老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日常护理在护士长指导下由护工实施,一旦老人需要治疗,则进入社区医疗模式,由综合科主任和社区医生共同负责。
  养老院护理费用按月收取:自理老人2000余元、半失能老人3000余元、失能老人4000余元。
  91岁的陈漪称,“自己找到了好归宿。这里不仅有医生和护士悉心照料,而且离家近,子女常来看我。
  老人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病,岁数大了,养老就医成难题。4年前,她听说常青街有家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院,经考察,决定搬来养老。
  据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养结合形式多样,基层医疗机构或内设护理院,或开设老年病科,或主动上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签约式医疗服务等。
  省民政厅福慈处负责人认为,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最大优点在于,将家门口养老和社区医疗结合,更有亲情相伴。
  开业10年来,这里一直红火,其他社区老人纷纷申请入住。
  李文兵介绍,省卫计委、省民政厅及武汉市将其作为医养结合典范推广,省内外同行前来学习调研的不少,但真正复制成功的寥寥无几。
  推广存在很多难题
  武汉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武汉60岁以上老人172.752万人,老龄化占比20.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但社区医养结合模式,遭遇现实羁绊。采访中,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诉苦:办养老力不从心,缺场地、缺资金、缺养老护理医护人员、缺设备……
  李文兵介绍,常青街社区医养模式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为给社区养老院提供场地,区政府将原属卫生、城管部门的办公用房整合后,移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还扩充医护人员,与协和医院、武汉红十字医院成立医联体,请大医院医生定期到中心出诊,并开通老人转诊绿色通道。
  医养结合发展遭遇的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参事室医养结合课题组专程到部分市县进行专题调研。
  课题组指出,医养结合推广还存在很多难题:目前我省医养结合机构,绝大多数未纳入民政部门养老机构补助范畴,未享受到养老床位的相关建设和运行补助;规划、土地、税收、金融等部门更缺少政策支持;缺乏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专业人员先天不足;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对象的医疗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新农合的政策报销范围,更有异地养老人员的医疗费用难以结算……导致已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难以为继。
  武汉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李剑华分析,养老服务目前还属于微利产业,照料失能老人风险较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性不高。
  亟须多部门联手推进
  医养结合已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中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李剑华认为,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亟须从顶层设计突破,加大资源整合。
  养老领域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琛徽建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扶持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给予医养结合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额度,提高养老床位的补贴额度;部分养老机构,可与附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方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服务。
  省政府参事室医养结合课题组建议,尽快打通卫计、民政、人社等部门的政策壁垒,以“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方式,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列入医保定点范围;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培养,并加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