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无技能农民工“好就业”却难“就好业”
“如果收入无多大差距,当然更愿意留在家乡就业。”2月26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人流涌动。虽已临近下班时间,聚集的人群丝毫未有散去之意,求职者抓紧一切机会,希望尽快寻到足够谋生的活路。
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是成都市最大的劳务用工市场,素有川内农民工就业“晴雨表”之称。据悉,自春节后,这里的求职者每天以三四百人的速度递增,至正月十五时已达到4000余人。3月份,等待工作的人维持在3000人左右。相关负责人称,与过去纷纷涌向东南沿海不同,家门口就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选择。但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相比,基于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限制,求职者却不得不面临虽“好就业”却难“就好业”的现实。
家门口就业“有账可算”
“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大规模的省外招工大巴开进来了。”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办公室副主任肖志强对眼前所见十分感慨。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东南沿海用工最红火时,该用工市场内大巴车排成行,用工单位更是报名、面试同步进行,招满后便直接用车载往用工地。最近几年虽然也有省外用工地前来摸底,但招工总量已难成规模。
有分析认为,农民工回流一方面源于东西部收入水平缩小,另一方面大量成长起来的90后农民工经历父辈积累,无需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这些促成了农民工的多元选择。
“家门口就业也有账可算,赚的的确少了,但生活成本大大降低,方方面面更好顾及。”今年40岁的王丽来自四川泸州江阳区下属乡镇,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跟随丈夫辗转于苏杭一带务工,直至前年听闻家乡建起了白酒加工配套产业园,出于照顾双方老人的考量,二人返乡就近就业。据称,此前他们一直在老家一家白酒外包装厂做计件零工,最高时合计收入可达到5000元。王丽表示,工资勉强可以接受,问题在于因是订单式的灵活就业,夫妻无法保证每月的稳定收入,只好再次迈出家门,希望到成都寻找一些更好的就业岗位,“在省内工作,无需长途跋涉,还是一样可以关照到家人。”
“到哪里都是一样赚钱,漂泊的日子不好过。”同样在一旁等待工作的刘刚表示赞同。今年30岁的刘刚此前在江苏一家加工厂工作,不过未满两年他就决定返回家乡,“让老人妻女留在家,始终不放心,再说老家的‘饭碗’现在也端得起来。”
“能就业”等于“就好业”吗?
刘刚的话符合实际。随着近几年西部经济发展增速,政府政策利好,返乡农民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能就业未必意味就好业。去年返乡后他已先后换过服务员、建筑普工、快递员等四份工作,“要么赚得少,要么太辛苦,还风险大”,据其称,曾在送快递时有过丢件经历,赔偿后相当于一周白干,还要面临公司内的相应处理。于是离职决定另寻他路。
“工作不好找,薪水太低了,想再等等。”王强坐在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为求职人员提供的展示柜内,柜台前写着厨师、面点,同时还罗列了他能够做出的面条品种,“我在这都等了一个多月了,想找个待遇稍微好点的,等等看。”
见这边说得热闹,周围等待就业的工友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那些关于就业的难事。“年纪太大了,也没什么专长,只能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在建筑工地干了五六年,只做普工赚的又少又辛苦,想换工作又不知道干什么”……
真的是难就业吗?《工人日报》记者从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到,与过去同期相比,就业市场现有登记招聘企业180家,共提供了7000余岗位,其中以保安、架子工、快递工等居多,平均每1.67个岗位在等待一位求职者上班。“其实就业不难,只是能够实现就业的岗位和求职者自身存在心理偏差,大家都在观望,寻找更好的工作”,该负责人称,长期以来,农民工普遍的就业定位就是进入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门槛较低的服务行业,缺乏过硬的技能水平。在择业时路径较窄,一些如育儿嫂、家政公司等领域的高薪职位,又对年龄和培训资质都有着相应的要求,这个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让很多务工者不愿向前迈出一步。
技能提升仍是薄弱环节
“刚到用人单位试用,结果没几天时间就又返回来了。”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办公室副主任肖志强说,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工就业,市场专门建立了网络求职室,免费推荐五次就业,但效果反馈并不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即便是从事餐饮领域的农民工也无法进入相对正规的团队中去,农民工的技能提升是个大问题。”
记者在两会上了解到,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话题。来自建筑领域的农民工人大代表刘钟俊提出,当前大多数外出的农民工还处于零散就业状态,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实施精准培训工程。同时,对无职业教育学历和技能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职业规划建议与就业指导。“咱们自己也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从餐馆里走出的农民工人大代表胡春霞认为,从农民工自身而言,也要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文化水平,适应工作发展需要。(中工网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