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多部门部署推进民生大事 6件民生大事落地开花
图①:2016年12月19日,浙江临安市中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金凯华摄(人民视觉)
图②:2016年11月21日,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到“煤改电”用户家了解情况。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③:2016年12月17日,湖南长沙市望城区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摄
这几天,浙江安吉的保洁员沈朝东心里暖暖的,他没想到,扔垃圾这样的“小事”,居然成为一次中央会议的议题。吉林延吉的崔喜海搬进了集中供暖的小区,他同样没想到,“中央连取暖都替我们想到了”。
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6个问题,都是大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雷厉风行。在会议结束后的一周时间里,多个相关部门晒出具体方案,部署推进这些民生“大事”。
推广经验
在浙江金华,无论是老房子旁还是新洋房边,都有蓝绿两色的垃圾桶。“会烂的投入绿桶、不会烂的投入蓝桶。”这种简单又容易记住的“二分法”,让金华的垃圾分类制度真正落了地。“二分法”还体现在奖惩机制上,金华的垃圾分类有“红黑榜”,每日检查、张榜,让熟人“互相监督”,有效提高了居民的自觉性。
2016年12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出通知,在全国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经验。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在本地区选择3个以上代表性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并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于2017年4月底前将县(区、市)名单及实施方案上报。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认为,要消除垃圾围城的隐患,首先要从改变公众观念做起,特别是要推进垃圾分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的覆盖范围。
投入资金
2016年12月23日,国家能源局表示将进一步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行动计划,推进燃气供暖、电供暖、生物质能供暖、地热供暖等清洁供暖方式。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5年内在有条件地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方式替代散烧煤。
2016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宣布,2017年将继续重点推进北方冬季电采暖工程,计划对京津冀地区60.7万户居民实施“煤改电”。2016、2017两年,共计划投资300多亿元用于电能替代项目配套电网建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将有助于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百姓生活、治理雾霾具有重大意义。
严格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先行。2016年12月23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指出,2016年年底前,中国形成近1100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涵盖2万项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
2016年12月28日,农业部对外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6版。这一农药残留的新国标,在标准数量和覆盖率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基本涵盖了中国已批准使用的常用农药和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
此外,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民生工程,相关部门或出台意见,或督促落实,也在加紧推进中。(潘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