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16.09.2015  18:48

  目前,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各项比赛正在四川如火如荼进行,吸引了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广泛关注。

  残疾人体育事业是国家体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工作发展。《体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要保障残疾人体育健身权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民健身条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1993年起我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归口中国残联,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中国残联设立了体育部,负责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2003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负责残疾人体育相关工作。各省残联宣传文体部或体育处负责残疾人体育工作,部分省市成立了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等事业性机构,专门负责本地区残疾人体育工作组织管理。我国现有中国残奥委员会、中国特奥委员会、中国聋人体育协会三类残疾人体育组织,分别负责各类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对外交流活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成立了各级各类残疾人体育组织。各地还通过残联系统自建、依托体育系统基地、依托社会资源等方式,建设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保障残疾人健身和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其中已有32个训练基地被挂牌为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2011年12月19日,会同国家体育总局,挂牌成立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专门为推动残疾人体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专业服务,是我国首个依托高校资源设立的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已同意北体大自2015年起免试招收2008年及以后残奥会有关项目国际赛事冠军获得者进入运动训练本科学习。

  “十二五”时期,残疾人自强健身被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统一、互相促进,推动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自2011年起,启动“自强健身工程”,逐步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共举办了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在社区、学校、托养机构举办残疾人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以及试点举办区域性残疾人体育健身展示活动,带动基层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体育带来的快乐。每年7月20日举办的全国特奥日也成为全国特奥运动员、家长和特奥工作者每年一度的重大节日。兼顾不同类别残疾人健身需求,推广轮椅广播操、轮椅柔力球、轮椅太极拳、轮椅哑铃操等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策划制作残疾人体育教学示范片,在央视5套播出,为残疾人居家体育健身服务探索,带动地方在当地媒体推出推广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在全国27个省(区市)社区、特教学校、残疾人机构及体育基地等,资助了240个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撬动地方加快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各地共建设了2658个省级和地市级示范点。组织专家编写了《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连续举办7期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师资培训班,培训审批719名国家级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培训师资,全国共培训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2.2万余名。自2014年起,实施“家庭关爱计划”服务模式进行试点,研发康复体育小型器材、指导方法,举办全国康复体育训练营,开展国家残疾人体质测定标准研制工作。

  残疾人体育竞训工作方面已形成了完整体系。全国残运会、全国特奥运动会为每四年举办一届。目前,已经成功地举办了8届全国残运会,5届全国特奥运会。根据中央精简赛事要求,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六届全国特奥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合并举办。每年都要举办各项目全国单项锦标赛和各类培训展示活动。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和保障力度加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人才队伍,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残疾人运动员有6800多人,审批的裁判员1100多人,分级员45名(截至2014年年底的数据)。

  近年来,我国参加国际赛事成果显著,参加国际交流频繁活跃。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起,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三届位居残奥会金牌、奖牌榜首位。连续8届获得远南运动会暨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金牌、奖牌榜首位。2015年,我国参加第十八届冬季听障奥运会,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季听障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和历史最好成绩。2011年,北京承办国际残奥委员会全体会员大会。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获得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举办过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城市。申办和举办2022冬季残奥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残疾人与社会融合发展,共享同步小康社会发展成果。

  今后,残疾人体育工作将逐步实现由配给式服务向需求式服务的转变,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更加适合的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服务内容。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