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探访湖北救灾“后勤总部”仓库面积上万平方米可保30万人基本生活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将物资入库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 通讯员魏丹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曲严
货物放置在模块式货架里,这样转运时可节约一半以上时间;为了保证物资不霉变,每座仓库安装了8台抽湿机……位于武汉东西湖新沟的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是存放中央和湖北省救灾物资的主要仓库。6月24日,记者到仓库探访,了解了这个湖北救灾“总后勤部”的运作情况。
仓库里不存放水和食品
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主任张礼民介绍,武汉储备库的主体由两座大型仓库组成,包括综合楼、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附属建筑,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每座仓库的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根据设计要求,它的库存可保证30万人的基本生活。
武汉储备库2014年开工,今年开始接受物资入库。目前储备的物资有衣被、折叠床、帐篷等基本生活用品,还有热水机、照明灯、发电机等救灾装备。由于食品、饮用水等不适宜长期存放,因此仓库内并没有食品货架。那救灾时食品和水如何解决?张礼民说,民政部门平时会和生产企业、大型超市达成协议,在保证市场基本供应的前提下,预留一定数量的米、面、方便食品、食用油、矿泉水等,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通过流通领域及时调运。
接调令后75分钟发运
记者注意到,仓库里的物资并不是堆放在地板上,而是分开装在一个个方形货架里。货架一个个摞起来摆放,就像搭积木。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是有讲究的。货架分为三层,每一个货架可容纳的货物是固定的。以秋冬季绒衣为例,三层货架可以容纳130箱绒衣。这样摆放不仅可以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而且在调运物资时,省去了清点物资的麻烦,使用叉车将相应数量的货架直接搬运到装卸平台上,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装载时间。
6月19日16时55分,武汉储备库接到调运指令,向黄冈市蕲春县、英山县紧急调运省级救灾物资。18时10分10吨物资装卸完成,第一辆卡车启运,向灾区进发。
包括保安、叉车司机、保管员等在内,武汉储备库共有约20名工作人员。现已进入梅雨季节,他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查仓库,防止物资受潮霉变。每个仓库内安装有8台抽湿机,当温度超过30摄氏度、湿度超过70%时,就会开始作业。
仓库抗8级地震和大洪水
作为救灾仓库,如何保证它自身的安全?张礼民介绍,仓库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的防御要求。仓库的地基比周边建筑高出2米左右,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库房采用钢架架构,可抗8级地震。顶棚采用防火太空板,墙体也采用多层防火板。库房内安装有自动消防喷淋系统,还设置了两个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足以防御一般的火灾。
作为救灾“后勤部”,物资能不能快速运出很关键。武汉储备库的选址就充分考虑了交通的便利性。记者驱车从储备库出发,10分钟不到就进入了武荆高速的入口。张礼民说,仓库地址位于武汉水陆空交通的“咽喉地带”,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到天河机场40分钟车程,到孝昌的铁路货运站以及汉江货运码头也很便利。在仓库周边有多家物流公司,可以及时调运物资。就在6月24日凌晨,他们还应民政部的部署,调拨了10台太阳能场地照明灯,支援江苏阜宁龙卷风救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