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突击的“蓝色尖兵”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16日电 (朱伟 童光辉)疫情就是命令。谷城县退役军人闻“疫”而动,以党员退役军人为骨干的谷城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冲在抗疫战场第一线,成为一支执行突击任务的“蓝色尖兵”。
高扬党旗 一线斗争
谷城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9年10月,有正式队员12名,其中党员退役军人6名,主要发起人周昆是“襄阳楷模•最美退役军人”。周昆曾是一名特种兵,他说:“成立救援队的初心就是发扬博爱、奉献志愿精神,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的挽救生命。”
疫情发生后,谷城蓝天救援队的党员退役军人纷纷站出来请战。“我志愿投身抗击疫情一线,不计生死,不获胜利,决不收兵!”党员退役军人骨干面对党旗庄严承诺。县委组织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建蓝天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任命周昆为党支部书记,授“老兵突击队”队旗,接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挥,同时加派联络员协调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群身穿蓝衣蓝帽、佩戴党徽的“尖兵”,想方设法联系紧缺物资,日夜兼程“抢”运货物,顶着风险消杀重点区域,不休不眠坚守隔离点……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蓝色”身影。
在党员退役军人的带动下,不到半个月就有200多名志愿者加入蓝天救援队,无偿出动队员和志愿者2000多人次,车辆100多台次,执行运输、消杀、值守任务70余次。
担当作为 不辞劳苦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冲上去!”周昆既是这支队伍的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全身心投入紧缺物资的募集、转运中,每次都是凌晨二三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的父亲、一名老军工看到儿子安全到家,才放心回房间睡觉。
“我的爷爷和妈妈都是刚刚去世,父亲其实很担心,但什么都没有说。只要能早日赶走病毒,再苦都是值得的。”心存愧疚的周昆说。
退役军人、个体经营户郑大忠和何志刚主动请缨运输物资,车辆行程3000多公里,有时一天往返襄阳、谷城多次,县内各乡镇、开发区都留下他们的身影。人手不足,他们还当起了搬运工、登记员。“连续战斗十几天了,太累了,困的很。”自从参加疫情救援后,郑大忠和何志刚就没有回过家,困了就睡在店里的沙发上。
“家里有老婆娃子,还有父母,我们天天在外面疫情高危的地方跑,不能连累家人。”这就是一名普通退役军人的心声。
血性挥洒 不惧危险
“我当过兵受过训练,我先来!”在对一幢疑似患者居民楼执行消毒任务时,退役军人党员、县政协干部宋进锋夺过弥雾机进楼消杀。他已连续几天冲锋在消杀一线,背着近百斤重的弥雾机,穿着防护服,不到20分钟身上就会被汗水浸透;紧紧裹住面庞的口罩,也在他脸上留下深深地勒痕。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每次穿上后,基本不喝水、不上厕所,直至任务结束。
年前,谷城蓝天救援队员郑志平,已回到五山镇老家过年了。疫情发生后,全县实施交通管制,他就和爱人先是步行,后用摩托车接力返回县城。回到县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办公室收拾干净,腾出来供蓝天救援队员们休息办公,他一头扎进城关镇隔离点志愿服务中。
丈夫在外不落屋,媳妇在家不闲着,同样顶着风险,忙着给不回家的队员们做饭。“我没有什么被感染的顾虑,看着这些队员累成那样,都来我家吃口热饭,总比吃泡面强!”
无私奉献 不计名利
疫情就是集结号。在党员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下,分布在全县各级各行业的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用大爱谱写了他们的“蓝天志愿精神”。
“差防护服、口罩,我们来想办法。”法人队长、捷安运输公司总经理卢辉四处打听,八方求援,募集采购500套防护服、3万只口罩、20吨消毒水无偿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村社区工作者。
队员、县税务局党员干部席文辉的发小是拼多多公关部总监,经过他的努力争取,拼多多捐赠的28吨蔬菜水果和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资,也陆续送到谷城的各个医院。
“缺人手,我们来上。”县城的5个隔离点,急需志愿者参与值守服务,招募通知在蓝天救援队微信群里发出不到1个小时,志愿报名人数已满,第二天准时到隔离点上班。 “封”路也不怕,很多志愿者往返步行十几公里参加志愿活动。
“物资运不回来,我们来拉。”司马丹涛、胡海涛、龙杰、宋茂盛等志愿者,纷纷主动把自己的私家车,无偿提供给蓝天救援队集中调配使用,连人带车投入防控物资“抢”运。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