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个关键 推动扶贫搬迁
房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5.08万户14.6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2.8万户9.98万人处于高寒山区、库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敏感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总要求,房县大力实施“大产业、大搬迁、大保障”战略,坚持把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紧扣精准识别、规划设计、搬迁安置、房屋建设、政策保障等关键环节,统筹把握,全力推进,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搬出“穷窝窝”,走上了致富路。
一、把握好精准识别与分类施策,防止“一模糊”
坚持把精准对象、摸清底数作为实施扶贫搬迁的源头性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地方实际,分类施策,灵活多样,采取多种方式搬迁安置,做到底数清楚、台账齐全,确保搬迁对象不错不漏、应搬尽搬。
(一)走访摸底,不漏一户。整合县级领导、县精准扶贫指挥部、驻村工作队、乡镇、村组等干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大摸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认真组织“五看五定”核查工作,见人见房,立照存档,做到贫困村、贫困户走访摸底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筛选甄别,确定对象。在全面走访基础上,突出“四区五难”(高山区、库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敏感区,出行难、吃水难、就医难、入学难、增收难)贫困群体,认真甄别每家每户的生存状况、住房条件、经济来源,严把“户申请、组评议、村认定、乡审查、县批复”报审程序,坚持民主评议、公示公开,确定搬迁对象2.04万户6.13万人,做到了识别精准。
(三)分类施策,台账管理。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搬迁对象意愿,分类确定安置方式,其中统规统建0.6万户、分散自建1.04万户、城镇购房0.1万户、公租房安置0.1万户、域外搬迁0.2万户,探索出了依山傍水生态型、民俗古寨旅游型、插花安置乡土型、五统四靠功能型、公租零租保障型、进城进镇创业型、避灾避险解困型、投亲靠友融入型“八大搬迁模式”。把握轻重缓急,坚持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危房土房户“四类对象”优先搬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台账管理,看图指挥,梯次推进,做到“搬迁对象、搬迁模式、搬到哪里、建成啥样、能否脱贫”五个心中有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
二、把握好政府引导与群众意愿,防止“一刀切”
坚持政府引导,让群众在现有“八大搬迁模式”中自主选择,真正成为扶贫搬迁的参与者、受益者,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共管,杜绝命令式、强迫式搬迁。
(一)五统四靠,整体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区域,坚持“五统四靠”,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配套,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园区、靠近景区,实行整乡整村搬迁。目前,共建成集中安置小区27个,安置群众1882户7528人。房县西南深山一乡,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土地贫瘠、社会事业落后,贫困人口占50%以上,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破解区域性贫困难题,我们大力实施整乡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古桥沟、双柏、黑獐沟三个集中安置小区,集中安置536户2191人,搬迁群众住上了小洋楼,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过上了幸福生活。
(二)进城进镇,融入搬迁。结合竹房城镇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区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好的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辐射带动边远地区人口向中心区域流动,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青峰、军店是县域东西两大重镇,人口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就业相对充分。我们顺应市场规律,在加快边贸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同时,不断完善青峰、军店集镇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周边群众主动落户。近年来,两镇累计吸纳人口1.6万人。中坝乡褚河村,紧邻竹山,原有人口385户1799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喊话在眼前,走路得半天,群众生活极度困难,通过插花安置,现常住人口只剩80户199人。按照这种模式,县城常住人口由原来的12万人增加到17万人,竹房城镇带吸纳2.2万人落户。
(三)投亲靠友,域外搬迁。引导搬迁对象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离乡进城、自主外迁,除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近年来,全县3万人先后迁往县外居住,九道、上龛两乡有4000多人迁往随州、荆门等地,沙河、万峪两地有5000多人迁往邻近的谷城县,顺应了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了群众生活观念转变,也改善了迁出地生态环境。
三、把握好统筹兼顾与分类推进,防止“一把抓”
坚持脱贫为要,将扶贫搬迁与避险解困、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相结合,建立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做到“属于哪一类搬迁,享受哪一类政策,使用哪一类资金”,实现有项目支撑、有资金来源,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一)避灾避险,易地搬迁。大木厂镇、姚坪乡地处黄龙库区,地理条件恶劣,生产生活不便,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滑坡体上和危房中。为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们抢抓黄龙库区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试点机遇,启动第一期609户2155人的易地搬迁工程,建设集中安置小区6个,将贫困群众迁移到资源富集、基础设施相对便捷的区域。近期,80户贫困群众可入住新房。项目的实施,既能达到避险避灾目的,又能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二)依托产业,就地改造。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要求,对产业基础较好的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户),实施就地改造,增添人气,聚集财气。土城镇土城村,依托黄酒产业,将贫困户房屋改造与黄酒产业、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中国黄酒民俗村。目前,已改造特色民居50户,正在建设糯稻、野蓼花等黄酒酿造原材料基地和黄酒博物馆。游客在住民居、品土菜、喝黄酒的过程中,体验了田园生活,贫困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中增加了家庭收入。
(三)公租零租,集中安置。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采取以房安置、货币安置等方式,就地解决一批在城区工作、生活的贫困户住房问题。实施安心进城工程,对常年在县城打工、经商、陪子女读书的农户,尊重个人意愿,通过购买保障性住房予以安置。有效利用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购置日用电器、简易沙发、床被等生活必须用品,解决搬迁户过渡期困难,避免“家徒四壁、外鲜内空”的尴尬局面。同时,密切关注介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群众,按照基础设施共享原则,及时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四、把握好集中规划与单体设计,防止“一个样”
坚持“在规划小区内建房屋、在设计图集中选户型”,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2人控制在60平方米”的保障基本原则,编制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一批简约大方的民居户型,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凸显当地民俗风情,做到“一村一色、一片一韵”,防止一排排、一行行,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一)依山傍水,随湾就片。结合贫困村的自然风景、地形地貌,按照“依山就势、靠山傍水、随湾就片、错落有致”的自然布局,对村落进行规划,实现搬出山、靠山边,保持山水层次感、历史厚重感。窑淮镇三岔村有贫困群众133户,我们以“绿色田园、生态茶园”为底色,依托郁郁葱葱的青龙山、蜿蜒曲折的马尾河,按照“随湾就片、保留原貌”的原则,以荆楚风格改造特色民居81户,庭前屋后栽植经济林木10万余株,发展茶叶2000亩,形成了青山碧水、芳草绿树、耕田植桑、吟茶赏花的世外桃源,贫困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该村获得了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称号。
(二)迁危留旧,修旧如旧。坚持把地方性、乡土味、田园梦作为实施扶贫搬迁的基本遵循,禁止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大拆大建。对景区或适合发展旅游的区域,区别危房和旧房,注重保持原始风貌,做好迁危留旧、修旧如旧规划,防止像“破四旧”拆古庙一样将旧房“一扫光”。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四合院、三进院、天井院、马头墙等老房旧房,以及保存完好的土墙房,按照民俗古寨旅游型模式,采取列架布瓦、胶土粉刷等传统工艺,进行仿古式、民俗式维修加固,尽力保留一批老街、老井、古树、古物,最大限度保护乡土旅游资源,展现榆柳辘轳篱笆、小桥流水人家的乡土风貌,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让人们记得起乡愁、唤得起儿时的记忆。军店镇下店子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其老街也是鄂西北有名的明清古街道,有贫困户118户378人。我们对老街进行复古设计,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砖瓦、窗棱及当地石材,采用老工艺进行复原改造,青砖灰瓦、飞檐斗角的明清民居,曲折悠长、古色古香的青石巷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手工艺品,明清老街的昔日容颜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因地制宜,功能配套。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搬迁小区,做到体现基础配套、体现地方风貌、体现经济实用,确保“建得起新房、看得见新村”。窑淮镇界山村、化龙堰镇古城村,依托原有中心村,沿袭仿唐风格,按照“五有六配套”标准,即有安全住房、有土地菜园、有致富产业、有公共场所、有社区服务,水、电、路、气、通讯、绿化等配套,建成安置小区3个,配套了群众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实现了户院道路硬化、房前屋后绿化、小区街道亮化、便民服务社区化,共集中安置186户826人。群众在家门口跳起了广场舞、打上了健身球、享受了便捷服务,过上了城市化生活。
五、把握好责任主体与建设主体,防止“一个法”
坚持把乡镇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营造易地扶贫搬迁的浓厚氛围。
(一)民建民管。成立农民建房理事会,参与建房日常管理,监督“谁中标谁建设”制度有效落实。按照资金性质,坚持“基础设施挂网招标、农民建房谈判竞标”,防止资质高、收费高的大公司中标转标,杜绝层层转包分包、本里转圈,努力降低建房成本,保证房屋质量。姚坪乡避险解困4个安置点,均成立了4—5名由村两委、建房户代表组成的农民建房理事会,建房价格经过理事会多次与施工方协商,造价从原来每平方米1170元降到830元。搬迁对象日常参与房屋建设,在监督工程质量同时,每天还可获得100元劳务收入。
(二)政府监督。坚持政府放手不撒手、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认真做好地质勘测、规划设计、环境评价、工程监理等工作,保障安置小区建设质量安全、推进顺利。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严格按照“3331”比例拨付建房资金,即工程启动时拨付30%,房屋封顶时拨付30%,竣工验收时拨付30%,预留10%作为质量保证金。
(三)多方参与。采取政府、金融、社会三方拉动,拓宽资金渠道。在对搬迁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同时,统筹一批扶贫搬迁资金,以户为单位兑现建房补助。九道乡义渡坪集中安置小区,投入资金180万元,实施了绿化、硬化、亮化工程,配套了广场、幼儿园,集中安置38户143人。沙河乡芦家坪集中安置点,在农户自筹基础上,当地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青农业公司,按照每户3万元标准先期垫付建设资金,农户在基地务工分期还款,解决了建房启动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