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上热下冷”现象需重视
扶贫项目是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县乡村设立的专项扶贫工程,其初衷是以国家资金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结合真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项目。在贫困农村,尤其是乡镇、村庄,以前只要一有扶贫项目,大都是想方设法去争取,生怕被落下。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期,笔者在一些贫困县乡村走访时却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扶贫项目主动送上门基层却不想接了,扶贫项目出现的“上热下冷”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扶贫项目在基层遇冷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空心村”人员少,集体经济“空壳化”,配套资金落实难。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村庄呈现空壳化趋势,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富裕。而扶贫项目往往采取的是差额拨款,项目所在村社也需通过群众筹工筹劳等方式,补足政府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等工程的剩余款项。但是对于一些本就贫困的农村来说,要么拿不出剩余款项直接导致开不了工;要么硬着头皮上马,最后却可能因为凑不齐钱,成了“半拉子工程”。
二是扶贫项目规划设计不够科学、不接地气。有的扶贫项目规划设计不够科学,不符合农村实际,村民反应强烈。村干部为项目忙前忙后,老百姓却不买账,致使乡村干部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三是扶贫项目基层干部落实难,吃到嘴里却咽不下。占地是很多扶贫项目的“死结”,牵涉到村民的具体利益,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如水利工程建设,本来是好事,工程材料费、人工费都由财政支付,可土地需要村里自己想办法调剂,由于一些村庄连荒山在内的土地全部承包到农户,没有集体土地可调剂,在补偿款又无着落的情况下,就很难将项目落实下去。
四是贫困群众缺少获得感,参与不积极。一些扶贫项目之所以在基层遇冷,还与扶贫因人因户施策没有完全到位,措施不实不细,缺乏针对性有关。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少,获得感不强,对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就会应付了事,参与热情不高。
扶贫项目出现“上热下冷”现象,并不是基层群众没有需求,而在于有关部门的工作不对路。正如有基层干部坦言:要改变贫困面貌,咱打心底希望基础设施能更多覆盖贫困村。可是时下一些扶贫项目缺乏深入调研论证,脱离地方实际情况,自然难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如何让扶贫项目成为贫困群众真正想做、愿做的事?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调整完善扶贫项目财政投入机制,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一些贫困地区财政本就入不敷出,应追加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减轻地方压力,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扶贫项目落实。同时还要考虑人工费、材料费增长等因素,适度提高扶贫项目财政补助标准,确保扶贫项目工程的质量。
二要加强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确保扶贫项目落地并且稳定地发挥作用。扶贫项目经过层层筛选,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下去。有的扶贫项目由于投入大、资金不足,甚至几年才能完成,可采取将几年扶贫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完成。
三要因地制宜,提高扶贫项目的可行性、精准度。在制定扶贫项目规划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符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项目规划设计,真正做到量身打造,发挥效力。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增加项目的可行性。
四要赋予当地群众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群众在扶贫项目中的主体作用,有些扶贫项目可由当地村民自己完成或由村民参与协助完成,政府加强协调和监督,从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扶贫项目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的落实和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因此需要各地高度重视,从财政投入机制、政策支持、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等多方面发力,避免“上热下冷”现象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