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靶向发力脱贫精准
机制建设取得突破
贫困县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子的事以前鲜见,今年却时有发生。2015年,贵州省道真、关岭、纳雍、沿河、台江等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县帽子。
原来,贵州省承诺“摘帽不摘政策”,并对成功实现减贫摘帽的贫困县给予额外奖励、扶持。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叶韬说,原有扶持政策保持不变,安排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原则上按10%的增幅逐年递增。
多年来,由于贫困县在国家政策层面能得到更多倾斜,我国贫困县数量长期减不下来。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全部摘帽,贫困县退出机制改革由此提上日程。关于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退出方法,国务院扶贫办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与贫困县退出机制相配套的,还有贫困县考核机制改革。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透露,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文件,2015年已经扶贫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修改完善报批后将尽快印发。贵州、河南、海南、甘肃、吉林、云南、广西、湖北、新疆、江西、山西、四川、湖南13个省份制定了对贫困县的考核办法,扶贫考核权重占到60%以上。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结对关系也在2015年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由扶贫办、中组部、统战部、中直机关工委、国家机关工委、总政治部、教育部、 人民银行 、 国资委 9个部门牵头联系定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的考核办法,已开展调查研究,正在制定过程中。
配套政策连续推出
2015年6月,在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该省“1+17”精准扶贫方案出台。其中,“1”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要求确保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6个精准”;“17”是涵盖贫困地区饮水安全、村内动力电、交通、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电子商务、教育、卫生、乡村文化场所、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驻村帮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像这样的高含金量的扶贫政策文件,2015年在各地屡见不鲜。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5年河北、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1个省份,都出台了“1+N”精准脱贫系列文件,即一个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文件加上若干个配套文件。云南、湖北、贵州充实和拓展“1+N”系列文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按照中央会议精神对省内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对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多个省区市也在近期出台系列文件,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N”精准扶贫组合拳,既保证了扶贫靶向精准,避免跑偏脱靶、做到“定点清除”,又围绕中央精准脱贫攻坚要求,对扶贫的每个环节都明确了具体目标、着力重点、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评办法等限制性指标,形成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保证了扶贫措施的精准。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财政部落实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贫投入力度要求,对扶贫资金监管和资金整合力度做出新的安排。国土资源部将出台措施专项安排贫困县和老区县用地计划指标,允许将贫困县和老区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使用。水利部着力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水利投入用于贫困地区占30%。交通运输部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安排金融扶贫工作,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农发行成立扶贫开发事业部,已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804亿元,总政治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农业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等部门抓紧编制行业扶贫规划,陆续出台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
脱贫举措立竿见影
时近年末,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过年。他们发现,村里多了一处面积达700亩的果园。原来,去年小丰山村集体与企业家李能财签署协议,计划在若干年之后,建成700亩的果园。谁知这个不起眼的贫困村的致富小项目,今年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各项扶持迅速到位,村集体得以打捆使用扶贫资金入股果园开发,果园因此很快建成。
“黄冈10个县市区102.83万贫困人口,2018年前力争全部脱贫摘帽。”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市有892个贫困村,居全省第一位;贫困人口102.8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71%,居全省第二位;贫困发生率17.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55个百分点。黄冈市决定突出产业扶贫这一核心。小丰山村果园项目,只是黄冈市产业扶贫的一个范例。
2015年,各地各部门纷纷推出有力举措,积极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其中,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完成,为精准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共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311名。全国已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驻村干部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光伏发电扶贫稳步推进,共帮助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山西5个试点县共建设村级电站68个,总规模7.5兆瓦,每年可保证18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甘肃省陇南市电商扶贫网店已达8000家,辐射带动了64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30元。
2015年是“十二五”扶贫工作圆满收官之年。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完成。(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