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5)第22期

15.09.2015  10:05
 

  罗田县:抓住“四个三” 打响“攻坚战

  以竞进姿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全省扶贫攻坚誓师大会召开以来,罗田县根据省市安排部署,以“竞进脱贫,同步小康”为目标定位,按照“六个精准”工作要求,抓住强化三大理念、实施三大行动、创新三大模式、建立三大机制等“四个三”,集中力量打响扶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完成106个重点贫困村、3.7万贫困户、12.1万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任务,如期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销号”。

  一、强化三大理念,把政治责任扛起来

  一是决战决胜理念,将脱贫问题与小康问题一起解决。罗田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后发县,一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戴了29年。习总书记发表“四个切实”的重要讲话后,该县党委、政府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全县上下一致认为“到2017年全面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决战决胜”。在此基础上,该县党委、政府作出“3年攻坚脱贫、3年巩固提升、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决策,号召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攻城拔寨的气势、立竿见影的效果,立决战之志、扬首战之威、行战时之纪,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面实现“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目标。

  二是统筹兼顾理念,将穷县问题与穷人问题一起解决。罗田县坚持以扶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把穷县问题与穷人问题一起解决。在解决穷县问题上,提出“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围绕招商引资抓工业,围绕园区平台抓工业,围绕骨干财源抓工业。在解决穷人问题上,提出以“四化同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着力提升产业融合度、关联度,着力提升城乡承载力、吸引力,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标本兼治理念,将发展问题与生存问题一起解决。分析罗田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大体由“两个30%、两个20%”构成,即因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项目等导致发展能力不足的占30%;因就医、就学、天灾、残疾等导致生活负担过重的占30%;因安居难、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导致生存环境恶劣的占20%;因痴、呆、傻、孤、独、寡等导致贫困的占20%。对前两类贫困人口,该县重点解决发展问题,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减轻生活负担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对后两类贫困人口,该县重点解决生存问题,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和落实政策兜底,最终实现脱贫安居。

  二、实施三大行动,把精准扶贫抓起来

  一是特色产业扶贫行动。罗田县是一个山区特色县,特产资源得天独厚,产业扶贫优势突出。在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中,该县把特色产业扶贫作为三大行动之首,确定了产业精准扶贫“五大工程”。即:黑山羊产业“33111”工程,利用3年时间,向适合养羊的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外加1万元扶持资金,支持1万个贫困户养羊,力争年人均收入过1万元。中药材产业“33521”工程,利用3年时间,向适合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外加5000元扶持资金,支持2000个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力争户平增收过1万元。板栗产业“33531”工程,利用3年时间,向从事板栗生产的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外加5000元扶持资金,支持3000个贫困户发展板栗生产,力争户平增收过1万元。旅游产业“33311”工程,利用3年时间,扶持示范村、示范企业、示范农家乐3类示范点,强化劳动就业、定向结对、帮扶创业3项扶贫措施,培训扶助1000个贫困户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力争户平增收过1万元。电子商务“35131”工程,利用3年时间,通过平台减负、网货增收、创业致富、就业带动、工程惠民等5项措施,培训引导1万个贫困户通过电商脱贫致富,扶持贫困户开办网店300家,力争户平增收节支1万元。

  二是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该县计划用3年时间,对居住在库区、高山区、地质灾害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的7500个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让困难群众“挪穷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县明确了“四个安置去向”,3000户进城带动县城繁荣发展,2000户进镇带动集镇加快发展,1500户进中心村带动新农村建设,1000户进居民点带动宜居村庄建设;确定了“四条筹资渠道”,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贷款筹集6亿元,整合扶贫、住建、移民等部门资金筹集3亿元,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筹集3.5亿元,通过小区开发筹集5亿元,合计筹集资金17.5亿元;明确了“四类补助标准”,对进城、进镇、进中心村、进居民点的贫困户,每户分别补助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是落实政策兜底行动。强化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培训就业、低保五保,以“四管齐下”的有力举措实施好政策兜底行动。强化医疗救助,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大病医疗救助等三重医疗保障,外加社会救助等措施,确保农村群众不因病致贫返贫。强化教育助学,整合各类助学资源,统一途径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实现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零负担、中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学的“三零”目标。强化培训就业,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劳企对接,3年时间培训贫困劳动力6000人,新增技能劳动者4000人,新增贫困户创业就业6000人。强化低保五保,对农村低保、五保进行清理核实,对无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两无”贫困户,落实政策兜底,确保“应保尽保”。

  三、创新三大模式,把各方合力聚起来

  一是“五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模式。即“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政府是主导方,是产业扶贫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对其它四大主体起到一个组织协调、穿针引线、检查督办的作用,并无偿提供贷款贴息和扶持资金。银行是资本提供方,按政府扶贫部门注入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10的比例确定放款,放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执行,在帮助脱贫的同时确保自身收益。保险是风险分散方,根据产业的不同在政府扶持资金中专列保险费支出,提高贫困户抗风险能力,在风险发生时确保贫困户不减收、公司不受损、贷款有保障、扶贫工作不受影响。公司是产业带动方,是产业精准扶贫的载体,通过向政府出售服务、向农户提供服务,帮助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同时在扶贫中实现自身做大做强。贫困户是受益方,对政府来说是优惠政策承接方,对银行来说是借款方,对公司来说是合作方,清楚界定权利义务。

  二是“五统一”的资金统筹模式。统一规划,就是科学制定扶贫攻坚专项规划和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和方案确定所需资金总量,拿出资金统筹的总盘子。统一整合,就是根据部门项目和可供整合的资金总量确定整合额度,目前确定每年整合部门资金3亿元,3年时间整合9亿元。统一使用,就是将统筹到的资金总额,根据专项扶贫行动切块使用,目前确定每年整合的3亿资金,“三大行动”各1亿元。统一监管,明确财政为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投资评审、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统一考核,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扶贫专项考核重点内容,与扶贫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结账。

  三是“五个一”的连片开发模式。引进一个老板、流转一片土地、培育一个产业、建成一个景点、致富一方百姓鼓励回归创业、农村土地流转、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发展、精准扶贫攻坚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农民就近创业就业。

  四、建立三大机制,把推进措施强起来

  一是责任倒逼机制。成立高规格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7个专班、3个工作组,全部明确了工作职责。7个专班按照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的“四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全部列出了脱贫户数、人数清单。县、乡、村层层签订军令状,按照到镇、到村、到年、到户、到人的“五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也全部列出了任务分解表。部门帮扶实行“不脱贫不脱钩”,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帮扶实行“不脱贫不撤退”。

  二是会战推动机制。“四大家”领导带头调查摸底、带头办点示范、带头结对帮扶,指挥部切实承担起大本营、司令部、作战部职责,作为责任主体的各乡镇和各村切实承担起战区和战场之责,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为主力军、先锋队,全体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迅速形成了全县的大合唱。

  三是挂图作战机制。县、乡、村三级建立作战室,将指挥部及专班职责、“3355”行动计划、“三个一批”任务分解表、各乡镇任务分解表、贫困村和贫困户分布情况,全部制作成简便易懂的路线图、时间表,并全部上墙,实行看表指挥、挂图作战、对照检查、到期结账。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坚决启动约谈、问责等程序;对如期或提前完成任务的,坚决按正向激励机制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