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旬男子练成“水上漂” 站在1根竹子上过江(图)

17.05.2016  10:00


方恕云正在演示“水上漂”绝技

这两天,网上有张照片将一个51岁的男子抹上了传奇色彩,甚至有网友将他称为杭州“水上漂”:这个人只用两根毛竹,且不经任何其他辅助,就能渡江而去。拍照片的是一个驴友,他觉得自己遇到了武侠小说中的高手:这难道不是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失传多年的武林绝技“水上漂”吗?

  网帖

  站上毛竹横渡江面

照片中,一个普通的庄稼汉,站在一根普通的4米左右长的毛竹上过河。河面最宽处可能超过500米,水深也超过10米——这不是“风平浪静”的湖,水流较 急。最先看到这一幕并发上网络的驴友是“老姚_nz58D”。他看到后相当惊奇:这样的江面不要说一根毛竹了,即使是一艘小船也极容易翻吧。

跟帖的网友起哄,认为这又是一个并不新鲜的“有图无真相”,更多的人甚至认为是一次没有科学根据的炒作。

“毛竹是圆的,一旦施加外力,毛竹就会转动,根本没法站立,更不用说渡过500米的江水。”

“这不真成了失传的绝技‘一苇渡江’了吗,可信度太低了。”

  求证

  顶风划了300多米

记者经过各方打探,终于找到了照片中的这个奇人,他叫方恕云,杭州建德梅城人,今年51岁。

前天,建德新安江梅城古镇段江面上风很大。老方走过来,手里拿一根菜刀把粗细的竹竿,人看起来偏瘦但肌肉很结实。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他看起来很平静,深深吸了口气以后,将一根毛竹轻轻推入江水——这根毛竹看来已经在江边放了好久,颜色暗黄,长约7米,28个竹结,头尾两端相比其他毛竹要均匀。

他先试探性地将一只脚踩在了毛竹的中段,再尝试着将另一只脚也迈上去——一次,两次,大风影响到了方恕云“登船”,他需要不停地适应风造成的不平衡。但第三次的时候,还没等人们看清楚,他就已经站到了毛竹上。

“没事,没事,就是有点吃力。”方恕云的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以内八字或者外八字站立,而是脚心站在竹竿上,双脚也保持着正常站立时的同方向;身子稍稍往左转,眼睛望向竹梢。

手中的平衡用竹竿也不是左右轮流划,而是依据风力、水流、重心做不规则划动。

在大家屏息观望中,方先生的毛竹已经向对岸而去,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大概能达到一分钟三五十米。远远看去,岸边的人们只能看到江心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细竹竿。

“老方,赶紧回来,风太大了……”不少人冲那个江心的人影喊。

前后大约20分钟的时间,方恕云顶着大风在江里划行了至少300米。

  讲述

  落水多少次记不清

方恕云说,毛竹渡江只是他的平时消遣,偶尔作为摆渡回家的工具。“没想到会引起关注。”

方恕云说,2014年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后,开始学捕鱼、钓鱼。和水的情谊深了,也更了解水性。“有一次回家,晚了,没车,正好江边有一根从上游漂来的毛竹……”不过,那个傍晚,他没有悬念地落了水,但是他也感觉到了,只要能控制好平衡,毛竹的浮力能载他过江。

之后,他就对“江上行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意找来一根毛竹,在江面上开始尝试和练习。“落水多少次自己也数不清了。”

“现在即使再晚,没有了渡船没赶上班车我都可以回家。”方恕云说,富春江两岸他都备有毛竹,只要他想,随时都能用毛竹过江回家。

  释疑

  毛竹够粗浮力就够

“前脚是全身的一个重心,平踏压在毛竹前方,后脚脚指头牢牢地勾住毛竹,来保持整体的平衡,找准重心是关键。”方恕云说,其实还是很有技巧的,平衡感不 行的人是一定没法练成的,当然还要很多外部条件,比如身上的衣服是紧身的——可以减小阻力;要懂得看水流、浪头和风向,不然就很容易失去节奏。

“踏竹,借力;风来,顺势。”他觉得一定要借力顺势,如果要和自然力对抗那一定“人仰竹翻”。至于毛竹,也不是完全不讲究。“毛竹要长在深土里的,胸径粗;长度不能小于4米的,浮力大。”

记者请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物理老师张国忠,让他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方恕云“一苇渡江”的可能性。张老师说,只要毛竹够粗,它的浮力确实是能承受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的。他认为,以一根30节、中段直径30厘米粗的毛竹为例,它所能承载的重力就能超过70公斤。“只要掌握平衡不让毛竹在水中旋转滚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用一根毛竹渡江是有可能实现的。”

最后说一句,毕竟方恕云练了那么久才练成,再加上还要看渡江时的具体情况,所以一般人,特别是小朋友千万不要模仿。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