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享武汉慢生活 市民点赞设计师和建设者是细节控
昨日,东湖绿道、中山大道、地铁6号线、机场线及雄楚大道BRT热度未减,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从四方八方涌来,分享它们带来的便利与喜悦。开放首日的激情澎湃后,大家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咂摸,发现宏大工程背后藏着好多小秘密,很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人。有市民不禁感叹:设计师和建设者一定是“细节控”。
■为鸟、兔、蛇等小动物盖屋搭桥
市民蒋先生是名观鸟爱好者,他发现东湖绿道的观鸟屋特别多。在这些观鸟屋附近,种着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果树。负责设计的地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湖绿道不仅是给人活动的休闲绿色空间,也是小动物们的家。所以在设计时,会考虑动物的感受。为此,他们特意在鸟屋附近种植了12种鸟类喜欢吃的植物果树。在一些地方,还设立了“生物立交桥”,方便兔子、蛇等小动物穿行。
■厕位女多男少确保不排队
昨日专门携家人前往东湖绿道的小学教师吴雪欣喜发现,在东湖绿道,女厕门前排队的现象,几乎为零。
原来,东湖绿道全线共有近3000个厕位,男女厕位按照1∶1.5的比例配置,打破了以往男女厕位1∶1甚至男多女少的惯常做法。
据设计人员介绍,东湖绿道在设计之初,围绕公厕如何科学设置,设计人员并未照搬一些研究材料,而是在不同时间段针对男女如厕时间的长短进行记录分析,最终得出更科学的数据。
■去掉座椅靠背还全景视角
在东湖绿道,为了方便游客全方位赏景,部分座椅取消了靠背的设计。设计人员称,这些座椅大多分布在绿道两侧均有景可观可赏的地方,游客能自行选择面向哪侧风景。
在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站台上整齐摆放的铜制“竹床”,让人看后会心一笑。作为候车座椅,它能唤起人们对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市民刘赞说,竹床以前每家都有,现在倒成了稀罕物,想找都很难找到。如今可以在等待列车进站时,坐上一坐,也重温一下童年记忆。
■电脑定位脚下每一块砖石
东湖绿道人行步道上的小料石,整整齐齐。哪怕是转弯的区域,也一样有序。别看就是铺路石,东湖绿道施工团队可是“下了狠茬”。他们先拿电脑模拟,反反复复调试,才确定每块小料石的位置,遇到弯道、坡道、弯坡组合道可就更麻烦了,要经过上百次试验,才能确定。
在中山大道上,小方砖的铺装同样讲究,在砖与砖的拼接过程中,工人专门留下5毫米至8毫米的缝隙,再用“茶壶”装1:3的水泥砂浆进行分次灌缝保障密实度,最后采用毛刷清洗干净并加以覆盖保护。如遇雨天,雨水可以很好地渗透排出,不易积水。市民黄女士很喜欢这些小方砖,觉得既小巧可爱又古朴自然,专门拍照留影,用作电脑桌面。
■盲人也能“看”雕塑
中山大道长青广场,有一座名为《轨迹》的雕塑。这尊作品以白铜铸造,看上去像两片弯曲的卷纸。作品的下半部分有武汉地图,画着中山大道沿线的建筑,边缘位置刻有介绍文字。设计人员说,这座雕塑实际上以中山大道为线,记录整座城市的历史。上面还专门刻有盲文,方便盲人朋友通过触觉,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
■给花草树木留出生长空间
“石头缝里长草了”,家住梨园医院附近的潘老先生拉着老伴在东湖绿道上散步时欣喜发现。他说以前在河南老家的院子里,也有条缝里长草的石头小路。所以看到东湖绿道上也有这种石头路,感觉特别亲切。其实,要实现这青石板间长草的效果并不容易,需要工人“三灌三浇”,才形成浑然天成的绿径。
在中山大道,为了不妨碍树木生长,改造段道路上方公共线缆已全部入地。为给树穴让路,地下的自来水、天然气、排水等管线,采取水平或垂直移动的方式避让,最深处甚至挖到地下8米。
■地铁车厢自动调温、净化空气
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6号线的空调系统还能根据车上载客量的多少自动调节温度,人越多制冷量越大。这是因为6号线的系统很智能,车上有传感器,能够自动计算载客量。就像体重秤一样,先称出车子的总重量,再减去车厢的重量,除以平均体重,算出车上有多少人,进而调节温度。另外,6号线的空调自带空气净化装置,运用等离子技术,达到除臭、杀菌的功能,让车厢内空气更清新。
■天天都可见蓝天白云
现代都市人忙忙碌碌,心情容易压抑。假如能够天天看到蓝天,心情也会变得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设计初衷,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有了白云、蓝天。
汉正街站站厅是一个开敞空间,设计师大胆设计,把位于中庭的柱子全部“拔除”。中庭两跨变一跨,侧边两跨和中跨,全部打通。天花板部分采用手绘的蓝天、白云壁画。抬头望去,让人心生愉悦。自地铁6号线开通,汉正街站就已成为乘客自拍的最热门站点。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