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遍施“十八般武艺”战扶贫攻坚

30.09.2015  08:27

 

  新华社武汉9月24日电(记者梁相斌、谭元斌)作为武陵山区连片扶贫试验区重要板块、湖北省“一红一绿”战略支点和扶贫攻坚主战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每年减贫16.7万人、每月减贫1.4万人、每天减贫460人,才能同步实现小康。任务艰巨,压力空前,恩施州通过“军事化路径”扶贫攻坚,在“精准”上做文章、“十八般武艺”力战扶贫攻坚,调整领导干部考核引导人力、财力、物力汇聚扶贫攻坚,收到明显成效,获得群众好评。

  
见闻一: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

  李启林是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袁家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张地图,一张是巴东县精准扶贫作战图,一张是袁家荒村地图。他花了两天时间,把全村119户贫困户一个不落地标注在地图上。

  
  截至2014年底,恩施州建档立卡的绝对贫困人口仍有92万,他们多数集中在边远区、深山区、高寒区,因灾、因病、因学、因婚返贫几率高。时间紧迫,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产业支撑弱,恩施州“挂图作战”全力扶贫攻坚确保同步小康。

  
  在恩施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悬挂的地图上,恩施州8个县市、88个乡镇、729个重点贫困村、92万绝对贫困人口的分布、脱贫、小康时间进度,被红、紫、蓝、绿、褐五种颜色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个图既是作战图,又是路线图,还是军令状,更是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够统一思想,进一步去营造有利于精准脱贫、竞进脱贫、竞进小康的氛围。”恩施州州委书记王海涛说。

  
  据了解,恩施州8个县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里都有一幅本县市的地图。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说:“每天走进办公室,一看到这张图,就感觉一刻也不敢懈怠。

  
  “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恩施州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梁公章说,5年之内,红旗将漫卷土苗山乡。

  见闻二:“精准”上做文章 “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过去,营上村村民肩挑背驮,在贫困线上挣扎度日,很多男人娶不到媳妇。自从景区开发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以上的青壮年就地从事旅游工作,外来的媳妇欢喜地扎下了根!”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向明富说。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恩施州坚持“规划实施到村、政策整合到村、部门帮扶到村、精准考评到村”和“产业扶贫到户、项目直补到户、科技培训到户、金融扶贫到户、基础设施到户、公共服务到户”,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开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搬迁扶贫、“兜底”扶贫等,“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近几年贫困人口年均递减15万人。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十多年前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忙到八月,管到腊月”,家家户户忙里忙外,但收获的粮食只够吃三四个月,多数时间,村民只能吃红苕、洋芋。如今,靠着漫山遍野的茶叶,家家户户住上了漂亮房子,再也不用外出打工。目前戽口村茶叶面积达8500亩,既改善了环境,又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对于需要‘兜底’的群众,政府掏钱保证房子‘不漏雨、不漏风’,房前走路‘不粘泥’,生活和就医‘不为难’。”恩施市龙凤镇副镇长张文刚说。龙凤镇双堰塘村74岁特困户赵润英告诉记者,她每年各种补助加起来有3000多元,政府把房子也给修好了,生活很顺心。

  见闻三:县、乡领导干部解好扶贫这道题就“及格”了

  为了推动工作重心聚焦扶贫,今年5月,恩施州对县、乡领导干部考评作出调整,精准扶贫工作所占比重增长了数倍、十数倍。

  
  记者阅读考评办法发现,恩施州对县市的考评,实行精准扶贫实绩、经济社会发展各100分的“双百分制”,在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中,精准扶贫实绩占60%的权重;对乡镇(办事处),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实行“百分制”,其中,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落实占综合考评60%的权重;对州直单位,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实行30分至50分的加分制,其他目标责任考评计100分。

  
  “这意味着,对于县、乡领导干部而言,扶贫工作做好了,考评就及格了;反之,扶贫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等于零。”恩施州委组织部一名干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