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白果乡女能人:实体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4日电 (廖泽昌 熊长谦)近日,笔者沿着恩施市白果乡茶叶走廊公路一路南行,来到青山翠竹环抱的肖家坪村下白牛坡的一个农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架结构宽敞明亮的茶叶加工厂房。几个工人正在为茶叶的分拣,筛选,紧张的忙碌着。
我们正被茶叶溢出的清香味浸润着,一位衣着朴素,举止干练的青年妇女非常客气的把我们招呼到堂屋,沏上热茶,随后娓娓道来了她念了多年的“茶经”,她就是今年 31岁的肖家坪村科技示范户曾艳红。
忘不了的是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
曾艳红,是土生土长的白果乡肖家坪人,这里的一块石头,一条小沟,一棵枣树无不都深深扎在她的脑海里。 2006年,只身在南方打拼了几年的她,手中有了一点积蓄。虽然外面的世界与家乡的小山沟相比,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可以过上更舒心的日子,可她每当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就觉得只有耕耘好自家的责任田,选好项目创好自己的业,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路子。当年,曾艳红毅然放弃了月入几千元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她家有耕地面积13亩,以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农作物。随着白果乡政府在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她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决定将13亩责任田全部改种茶园,为自己日后开办茶叶加工厂打好基础。起初,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一度茶叶收入不上去,又减少了其它收入来源,倍感失落。是否继续坚持发展茶叶产业?她动摇过,彷徨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觉得要从深层次找原因。为什么别人能种好,能增加收入?于是,她主动联系了乡农业服务中心。由于她的思想非常活跃,乡农业服务中心决定将她选为肖家坪村的科技示范户,农技指导员廖平海经常上门与她交心谈心,帮她规划种植结构,从品种的选择,茶园的土肥管理,到茶叶的采摘,修剪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很快她就掌握了茶叶种植的基本要领。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措施,终于在 2014年茶叶亩产收入突破了6000元。
2007 年,不少茶农通过种茶都走上了致富之路,茶叶市场走俏,价格不断上扬,曾艳红看准市场机遇,投资 60万元在本村办了个 8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为达到建设标准化厂房,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到机械设备的选购,她三番五次比商行业专家,跑市场。为节约控制建设成本,哪怕是购买一颗螺丝钉她都亲力亲为,有时忙得一天只吃上一顿饭,就是家人不理解,也要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硬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通过不懈努力建起了自己理想的厂房。目前她的茶厂年干茶加工能力可达 20万斤,年销售收入可望突破 400万元。为了今后让自己的产品进入“恩施硒资源”这条通道,曾艳红将自己的企业注册为“硒香润茶叶”,以期实现远景目标。
盯住市场抓品质 增进效益促发展
为了拓展销售市场,曾艳红除将加工好的茶叶集中在恩施市体育中心茶叶交易市场物色商家进入批发市场外,还多次到广西,浙江,河南,四川等地考察推介取经,她现在已与十多家外地茶商长期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同时还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每年外销成品茶近十万斤。在销售过程中,她先将样品提供给客户,客户选好样品后,反馈相应信息,然后严格按客户要求依样发货,一旦发现质量有问题立刻退单。
2015年曾艳红已加工高端茶1800斤,最高销售价达180元 /斤,加工批茶 10万斤。平均单价15元左右,到目前销售收入可望突破 200万元,实现利润 80万元。她高兴的指着屋前犹如绿色地毯的茶园告诉我们,这是我的聚宝盆啊。除开芽茶毛尖人工采摘外,批茶我都是采用机械采摘,因为面积宽,我家只有四个劳动力,忙不过来,同时还要想法将周边近 50户茶农 200亩左右茶叶鲜叶就地收购,也好让乡亲们方便就近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实践,曾红艳在绿茶加工工艺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她特别注重鲜叶的采摘。她认为,太老的叶子不能要,太小的叶子不能采,一般一芽一叶是比较顶级的茶,一芽两叶是普遍采摘标准。同时,对茶叶加工过程的杀青,揉捻,干燥,贮藏也特别讲究。在收购过程中,经常告诉茶农,要避免在田间喷打禁用农药,不断的强化茶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为自己的企业树立品牌形象,为长远利益奠定信誉基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然身处深山,但曾艳红诚实本分的品格,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的经营观念,赢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评价,近年不断的有山外客商上门下订单,销量大幅上升,她现在瞄准的是全国市场,更深知“恩施硒资源”这张名片的巨大能量,她说今后还要继续在“硒”字上做文章、下功夫,精心呵护自己的“硒香润茶叶”。更要引领一方百姓踏上致富之路,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