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创新“四型”模式 助推旅游扶贫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区腹地,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辖9个乡、4个镇、4个办事处,172个行政村、3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2万,其中以土、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村145个、贫困人口14.6万人,是武陵山连片地区贫困县市之一。
恩施市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62.42%,被称为“鄂西林海”“天然氧吧”, 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中国三大后花园”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国家园林城市,被网友评为“全国七大洗肺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恩施市特产资源丰富,拥有全球目前发现的唯一独立硒矿床,被国际人与动物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有“天然植物园”“烟草王国”“华中药库”等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茶的原产地,也是湖北省三个“茶叶大县(市)”之一。
2012年12月,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到恩施视察后,将恩施市龙凤镇确定为湖北省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恩施市按照克强总理的有关指示,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武陵山试验区等政策机遇,把旅游扶贫作为综合扶贫试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探索出的“龙头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拉动型、产城融合撬动型、综合改革推动型”四种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了旅游发展、扶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旅游接待10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23.5亿元、18.33亿元,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3元;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5.5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4.6万人。
一、主要做法
(一)致力培育精品景点,以龙头景区带动扶贫。充分发挥龙头景区吸纳、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依托龙头景区,就近就业创业。一是提升景区品质,增强吸引力。加快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大清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共建4A景区4个,3A景区3个。大峡谷景区累计投入13亿元,修建了七星寨景点、云龙河地缝景点、《龙船调》山水实景剧场,跻身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正在积极创建5A景区,景观质量已通过国家评审。大峡谷“一炷香”被美国CNN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二十大景点”之一,被新浪网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旅游景点”之一。二是完善要素配套,增强承载力。围绕完善旅游扶贫配套体系,全市建成星级酒店29家、星级农家乐302家、“仙居人家”60家,共有床位31000张;围绕提升景区可进入性,先后投资5亿元,建设生态公路,完善交通、卫生、信息等基础设施,改善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其中仅恩施大峡谷景区建设商铺153个,带动景区周边3个贫困村586户1272人脱贫致富,实现贫困农户转移就业820人。三是发展新型业态,增强带动力。为强化旅游扶贫的带动效应,积极创新“互联网+旅游产业”营销模式,发展电商平台,鼓励网上营销本地旅游产品,建成淘宝、天猫、京东等网店530家,年交易额突破3亿元。微商群体日益扩大,成为旅游扶贫新业态。
(二)致力彰显生态优势,以乡村旅游拉动扶贫。立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美丽乡村,让“村村寨寨成景区、家家户户是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一是大力拓展旅游空间。围绕“保烟增茶强蔬菜,抓林促药壮畜牧”思路,把旅游扶贫与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累计培植乡村休闲旅游点16个,9个村被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二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围绕重点景区开发,打造了八大生态走廊,先后整合资金6亿元,对沿线贫困村的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行政村通达率100%、通畅率98%,通客车率达到86%,解决了19.53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启动了4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搬迁扶贫2725户9537人。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每年整合项目资金3亿元,加强州城山体、水体保护,实施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实施了“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行动,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实施特色民居改造。坚持“能集中的不分散、能依山就势的不占良田、能‘土’不‘洋’”的原则,突出民族元素,改造特色民居3.2万户,建成105个新农村示范村,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其中沐抚荣获“十大荆楚最美乡镇”称号,芭蕉戽口村被住建部评为“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高拱桥村被评为“十大荆楚最美乡村”。
(三)致力打造旅游综合体,以产城融合撬动扶贫。围绕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广泛引入市场主体,兴办旅游产业实体,打造旅游综合体,拓展旅游扶贫空间。一是擦亮文化名片。围绕突出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等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增强旅游扶贫吸引力,先后建成土家女儿城、硒都茶城、奥山世纪城等文化旅游综合体,土家女儿城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40万人次,今年“五一”接待游客9万人次。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注重功能配套,着力打造集商贸、流通、旅游等要素于一体的产业链,切实发挥旅游综合体吸纳聚集效应。2014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89亿元,同比增长24.7%,市场主体达到46609家。三是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市场主体通过三年免租、低价租赁等方式,吸引当地农民创业,以创业、就业实施扶贫。全市直接从事旅游人员3万余人,带动10万余人就业创业。土家女儿城与高等院校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免费为本地贫困大学生提供创业摊位60余个,入驻个体商户380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带动周边1382人直接就业,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左右。
(四)致力建设龙凤试点,以综合改革推动扶贫。积极落实李克强总理在龙凤镇综合试点改革的有关指示精神,以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引领,创新产业扶贫、搬迁扶贫、精准扶贫、投融资、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体制机制,以综合改革推动扶贫。一是建设生态家园,有序实施扶贫搬迁。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分村分户建立产业帮带措施,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到户,对帮带措施责任明确到人,对生态环境脆弱、居住条件差的贫困家庭,实行统一规划、梯次搬迁、适度集中,完成了600户2100人的扶贫搬迁。二是打造生态城镇,稳步推进移民建镇。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整合扶贫、移民、住房保障等资金4亿元,改善学校、医院、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中心集镇和社区集中,龙凤镇城镇人口由1.17万人增加到2.3万人。三是提升生态效益,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完成退耕还林3.2万亩,建成生态庭院800余户、人工湿地127户,林下套种魔芋、金银花等经济作物5000亩,户平收益近3000元,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提升了生态效益。四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板块,打造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建成茶叶、烟草、蔬菜、花卉、小水果等现代农业基地4.5万亩,5000余贫困户从中受益。五是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制,引导金融资本进农村,着力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农民“贷款难”问题,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入社农户7401户。
二、几点启示
(一)产业发展是基础。旅游扶贫,旅游是载体,扶贫是目的。我们在推进旅游扶贫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和贫困村的发展有机结合,在发展大旅游产业的同时,相应制定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开发旅游商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推动贫困户转移就业等形式带动贫困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旅游业带动贫困村脱贫,贫困村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服务。
(二)精准施策是关健。没有贫困群体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在推进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科学制定旅游扶贫规划,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制定对口帮扶措施,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升了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切实解决了旅游扶贫“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
(三)集中发力是核心。扶贫是衡量社会公平、民生福社的“温度计”。围绕建立“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机制,整合捆绑财政支农、扶贫、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安全饮水、交通建设等资金,用于贫困村旅游道路、安全饮水、配套设施等基础实施建设,形成了旅游扶贫攻坚的合力。
(四)公共服务是保障。在推进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解决贫困户吃得饱、穿得暖的问题,还要解决过得好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关注贫困户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更加注重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为贫困村解决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难题,补齐了贫困村发展的“短板”,实现了短期脱贫和长期发展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