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公安局“夜警”升级 密织治安防控网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8日电 (刘红 胡良志)1月8日,恩施市公安局向外公布:自2015年12月24日“夜警”模式升级后,截止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破获侵财类刑事案件75起,查处治安案件27起,行政拘留19人,救助群众35名。通过对比,夜间侵财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1.6%。
2015年12月24日,恩施市公安局在实施了为期两月的“夜警”模式基础上,改变城区派出所分散作战格局,整合刑侦、特警和城区派出所警力,由市局刑侦大队牵头,按照“猫鼠同步”工作理念,打造全新“夜警”模式,重拳出击恩施城区街面犯罪,取得明显成效。
2015年11月19日,恩施市公安局继机关民警每晚下沉到城区开展夜巡夜控工作近一年之后,启动州城“夜警”工作,集中特警大队、城区五个派出所警力,在夜间重点是晚7时至11时,加大州城巡逻防控力度,精确打击,压降发案。通过两个月的运行,城区侵财案件发案同比去年下降24.3%,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警力分散、打击防范存在盲区、专业化、专职化程度不高等弊端。
恩施州公安局副局长、恩施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范荣指出,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侵财类案件大多发生在夜间,如何把此类案件的发案率降至最低,必须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理念,组建一支在夜间打击犯罪的专门队伍,这就是“夜警”,其职责是与犯罪嫌疑人“猫鼠同步”, 即犯罪分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犯罪,民警就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予以打击,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的时间和空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这一理念,恩施市公安局经过充分酝酿,决定整合优势警力,依托城区新建和改建的近1000个高清视频监控组成的平安监控系统,建立健全视频巡查、情报研判、落地查证、地面巡逻等合成作战工作模式,构建“天眼制导、合成作战、以快制快”格局,全新打造“夜警”工作机制,真正实行“猫鼠同步”、打防并举、事半功倍的实战效果。
2015年12月24日,恩施市局整合70名警力充实到刑侦大队,改变以前分散作战格局,组建一支专业化、专职化队伍,专门开展“夜警”工作。晚上7时30分至11时,“夜警”身着警服、携带单警装备、全副武装、驾驶警车,分组在城区大街小巷、重点部位和场所,开展车巡和步巡,与特警大队、城区派出所民警无缝对接,打防管控,服务群众,震慑犯罪。
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6时,“夜警”换上便装,根据城区侵财类案件的发案规律及特点,在案件高发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路段进行针对性的巡逻布控,抓获现行。视频“夜警”24小时不间断对恩施城区的重点部位、路段实施视频巡查,并通过对讲机与街面巡逻民警形成互动,无缝对接。
凌晨6时至20时,反扒专班民警身着便衣走上街头开展反扒,重点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集中的城区车站、九立方、湖北民院、恩施广场等路段和场所蹲坑守候、便衣跟踪,并根据视频研判民警提供的线索,及时抓获现行。同时,情报研判组和视频巡查组民警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警情研判,对已发生的侵财类案件进行视频资料分析,及时发现线索,快侦快破。
由此,恩施市局“夜警”24小时全天侯布警在恩施城区重点部位、大街小巷,与天眼(视频监控)相互策应,编织了一张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的治安防控网。
2015年12月25日凌晨,“夜警”通过视频追踪,在恩施市一旅馆内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孙某、黄某,现场缴获被盗摩托车2辆。经审讯,两犯罪嫌疑人对当日凌晨在三岔乡盗窃摩托车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其在恩施城区盗窃摩托车5辆的犯罪事实。
2015年12月30日晚7时,“夜警”通过视频侦查和调查走访,在小渡船蓝血儿网吧抓获犯罪嫌疑人柯某、谭某、谭必某,成功打掉一盗窃摩托车团伙,破获摩托车盗窃案件5起。
2016年1月5日凌晨2时许,巡逻“夜警”巡逻至沿江路原建行宿舍附近时,发现两名男子分别推着一辆自行车在路边行走,行迹十分可疑。巡逻“夜警”遂对其盘查,二人对当日凌晨窜至舞阳坝某小区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夜警”工作既是警务实战化的创新举措,也是应对当前州城治安形势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夜警”工作虽然十分辛苦,但正如范荣所说:“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平安幸福指数,值得。”(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