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4日电 (谢顺)近年来,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发展机遇,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强化扶贫的“输血”和“造血”功能,干部与群众精准帮带,企业与农户精准对接,能人与邻里精准互助,释放生态红利,推进旅游扶贫,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4553户17003人,减少至46户110人,全处2000余名贫困人口吃上“旅游饭”,奔上小康路,过上好日子。
景区景点就业脱贫
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充分依托景区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加速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为龙头,坚持“以旅兴农、旅农互动”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2217户6870名贫困人口去年底实现脱贫,他们中,1018人直接进入旅游公司就业,20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其余3800余人投身茶叶、葡萄等特色种植和野猪、野鸡等特色养殖。恩施大峡谷核心区所在的营上、前山、木贡三个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更是跃居恩施市前列。
恩施大峡谷景区,2015年跻身国家5A景区,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景区优先录用当地村民从事管理、服务工作,吸纳1343人直接就业。景区农户结合游客需求,自发成立轿业和背篓公司,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4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6万余元。景区自建商铺203个,低价租给失地农户经营,商铺年均纯收入达4.5万元,效益最高的达到20余万元,带动98户323人脱贫致富。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202个商铺,其中150个收取2000元每年的低廉租金,提供给当地贫困老百姓经营。通过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措施,现在的管理处越来越多农户成了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全覆盖,家家户户有摊位,人人个个做旅游。
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已形成“点面结合、优势互补”的全域旅游体系,“村村是景区、家家是宾馆、人人做旅游+”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乡村旅游创业脱贫
依靠大牌景区,兴办旅游实体,鼓励景区周边农户创业致富。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带动下,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向葡萄、茶叶、油牡丹等产业发展转型。截至目前,管理处发展茶叶1.4万亩、葡萄1000亩、青钱柳1200亩、油牡丹近1000亩。
大力实施“致富带头人”工程,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发展,鼓励老百姓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着力打造“仙居人家”休闲旅游品牌,截至目前,累计落实扶持资金1500万元,发展农家乐333家,带动540户1620人脱贫。农家乐在用工时优先吸纳周边贫困群众,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从业人员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餐饮原材料优先购买周边贫困户产品,直接从当地贫困老百姓家中采购畜禽、蔬菜、粮油等农畜产品近400万元。
依托大峡谷丰厚的自然资源,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鼓励大众创业,强化致富带动;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项目围绕产业转,产品围绕市场转;借力景区反哺吸纳就业,邻里互助辐射就业,政府兜底,企业帮带,当地老百姓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正在逐步提升。
农旅结合带动脱贫
在行业发展上,充分发挥管理处引导性作用,明确管理处自身职责所在——即为恩施大峡谷这一龙头景区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用于景区周边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和业态的完善,设立全域工作旅游小组,按照“一点一线一大片”的发展思路,顺应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整个大峡谷风景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挖掘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农旅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展。
按照“长在田里是一道风景,收获回来是旅游+产品”的发展思路,通过“引凤”助脱贫工程,引进恩施江云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茶叶、葡萄、黄金梨、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产业共4.1万亩,打造青钱柳、红花油茶、金丝皇菊、茶叶、荷花等农业观光基地1500余亩。先后引进润邦、花枝山、凯迪克等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带动340户1060人脱贫致富。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租赁土地、让老百姓持股入社等方式,助力周边贫困户稳定增收,把旅游+业与当地因地制宜的产业相结合,惠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切实为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