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突击检查大悟县精准扶贫和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难度很大,信心很大。能否深入细致抓好落实,事关精准扶贫工作的成败。
基层精准扶贫工作抓得如何?落实怎样?4月7日,省委书记李鸿忠,与省领导傅德辉、于绍良一道,不打招呼,从武汉出发,径直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大悟县的村组农户,突击检查精准扶贫工作。
上午10点多,李鸿忠一行随机来到大悟县芳畈镇腾冲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自报家门、简单寒暄后,李鸿忠步入该村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
墙壁上挂着腾冲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全村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联系方式、帮扶措施等一目了然。李鸿忠一边仔细察看,一边询问有关情况。随后,他走到文件柜旁,随机抽取几份贫困户档案资料,仔细检查建档立卡是否规范。“计划什么时候脱贫?”李鸿忠问。“我们村去年已经脱贫出列。”村党支部书记胡金国介绍,作为整村推进扶贫村,去年该村有关指标已达到脱贫标准。“还有56户、175人没脱贫,村里怎么能算脱贫?”李鸿忠指出,村里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理解还不够透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以人为核心,一户、一人没脱贫,这个村就不能算脱贫。为此,省委、省政府再三强调“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今后不能出现“村子宣布脱贫,一查还有贫困户”的现象。
雨过天晴,戴湾村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随处可见一窝窝积水。李鸿忠一行踩着泥泞,来到贫困户沈复堂家中。56岁的沈复堂因患过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妻子也因白内障属于一级残疾,女儿上大学,儿子读小学,原先的土坯房失火后在政府支持下盖起了三间楼房,目前生活仍十分困难,是村里重点帮扶的低保户。“低保补助每月多少钱?收入来源靠什么?有哪些困难?”李鸿忠一行与沈复堂夫妻俩、村干部围坐一起,促膝谈心,一起商量扶贫脱贫的对策和办法。“白内障到医院看过没?什么时候去看过?到底能不能治好?”听说沈复堂的妻子因白内障眼睛基本看不清,李鸿忠非常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
得知她自小患上白内障后就没到医院看过、大家却都认为“不能做手术,治不了”,李鸿忠说,精准扶贫必须精准施策。扶贫首先要把情况搞清楚,尽量深入细致些,再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帮扶措施和办法。像沈复堂妻子这样的,如果能够治好,脱贫的难度就会小很多。他转过身对村干部说:现在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做到了全覆盖,情况清楚了,任务清楚了,但因人因户精准施策还要加强,具体工作需要进一步抓好落实。
了解到大悟县经信局是该村精准扶贫包村帮扶单位,李鸿忠现场拨通该局两名帮扶责任人的电话。根据帮扶目标,这两名帮扶责任人每人负责6个贫困户。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到帮扶措施和机制,李鸿忠详细询问、仔细检查。两名帮扶干部同属一个单位,但对情况的掌握、帮扶工作的落实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一人情况明、帮扶工作做得实,另一人则相反,甚至连与贫困户见面这样的基本工作都没做到。对此,李鸿忠对闻讯赶来的市、县领导强调:一定要强化包村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围绕帮扶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加强督促检查交流,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76岁的余庭凤老人,一人独居在腾冲新村的三间平房里。房子老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由于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老人只能佝偻着腰,拄着拐杖,蹒跚慢行。了解到老人属于精准扶贫政策兜底对象,李鸿忠深感欣慰。他接着叮嘱村干部:像这样独居的高龄老人,一定要加强帮扶和关爱工作,做到经常有人上门探望。临走前,他衷心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支书则是关键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主职干部选配,不仅事关精准扶贫工作的成败,更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当日下午,李鸿忠一行专门来到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检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为落实省委关于加强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孝感市在比照当地副乡镇长工资水平、落实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的同时,探索建立了“1+5”考核管理体系,推进村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村主职干部的责任意识,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李鸿忠认真察看相关制度文件,并与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烈伟深入交谈,详细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全职化管理运行情况,对孝感市的制度化、系统化探索给予充分肯定。
了解到杨烈伟一家是当地的种养大户、还创办了合作社,李鸿忠鼓励他发挥聪明才智,在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发挥种养大户和合作社优势,带动当地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细致,细致,再细致;落实,落实,再落实。满满的行程,伴随一路殷切的叮咛,传递出省委、省政府推进“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坚强决心,温暖着老区人民群众的心。(黄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