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张晓庆代表:高龄农民工“养老之痛”需关注
“可以考虑用发放津贴或者提高养老金的方式,解决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作为湖南代表团里的80后农民工代表,山东姑娘张晓庆每年两会都重点关注农民工群体,今年她将目光投向了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张晓庆的家乡在山东枣庄,父母都是农民。因为家里穷,她读完高中就开始工作了,目前在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出身农村,当过“北漂”,住过地下室,长期与农民工打交道,张晓庆坦言她与农民工群体有着天然的情感共鸣。
所谓高龄农民工,是指年龄在50岁以上、依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张晓庆说,根据她掌握的情况,高龄农民工虽然工龄很长,但务工方式以打短工为主,流动性大,参保难度大,加上参保意识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等原因,高龄农民工普遍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即便企业给农民工上了保险,他们往往也会选择退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时间不过短短几年。高龄农民工虽然多半已建起个人养老账户,但其账户资金存量有限,而且没几年就要退休或者已经退休。”张晓庆说,根据“多缴多得”原则,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金不仅比正常缴费的同年龄段城镇退休者要低上一大截,也要比将来的农村退休者低上一大截。这种“两头不靠”的状况,使得高龄农民工在养老问题上处
于非常窘迫状态,很多人不得不在高龄的时候依然出来打工,做重体力劳动。
张晓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高龄农民工“养老之痛”给予高度关注,保证所有高龄农民工能够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另外,还要抓紧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加、结算、转移支付平台,把高龄农民工可能分散于多地的个人养老账户资金全部激活。
“事实上,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在于缺少资金,也在于缺少可供选择的服务。”张晓庆表示,建议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市场化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进入农村。长远来看,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难”的必由之路。(记者刘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