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超 汪 洋:关于在异地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思考与建议

29.05.2014  03: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剧是必然趋势。在今后较长时期,流动人口群体将继续呈增长趋势,其流量、流速、构成等将随着时间和其宏观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人口计生部门将流动人口作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但仍存在流动人口节育措施落实难、生育情况掌握难、合法权益保障难等问题,成为影响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通过在异地(流入地)建立流动人口协会的管理模式,通过地域协作,为流动人口维权、解难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有效推动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水平。

一、基本情况

沙洋县是一个流出人口大县,近几年我县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绝对数增加,符合政策生育率逐年下降。2010年度—2013年度流出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分别为96.66%、95.33%、94.99%、95.41%;流出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增加,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0年度—2013年度全县流出育龄妇女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分别6.03%、6.78%、8.69%、9.33%;从人口流向来看“珠三角”、“长三角”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10年度—2013年度我县流出至“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的人口分别为32239人、36783人、49647人、53039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45%以上(其中流出至“长三角”人口数量分别为5698人、7114人、10033人、11016人)。因此无论是从流动人口的数量、分布,还是从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在上述地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是一项迫切和必要的工作。

2011年7月县人口计生局在广州市增城市和黄埔区建立了流动人口之家、2012年11月、2013年9月县人口计生局联合县司法局在海南省海口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和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站。截止9月底为户籍地反馈流出人口信息500余条,参加当地生殖健康服务、向户籍地提交避孕节育报告单300余人次,免费维权服务四人次。流动人口之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和法律援助站运行过程中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政策咨询、法律维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紧紧围绕流动人口分布状况开展工作。 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分布状况、行业特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在建立增城、黄埔二个流动人口之家时,沙洋籍流动人口均集中在同一工业园区的同一行业中务工,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人员相对集中,以工厂为阵地建立流动人口组织相对容易;而在杭州市萧山区,我县流动人口分布呈放射状,主要分布在楼塔镇、城厢街办、萧山开发区等地,流动人口之间联系少、从事行业杂。落实好协会阵地,以“”带“”选好协会组织成员,用协会组织成员这个“”来发动“”上流动人口参加协会组织,从而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发展壮大。

(二)紧紧依靠当地人口计生部门。 在建立流动人口之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中,当地人口计生部门的支持是协会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在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工作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解决在建立协会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和问题,并对协会建立后的运行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还聘请了当地人口计生部门的相关领导担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名誉会长。

(三)紧紧依靠沙洋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 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过程中,得到了萧山区宇政工程机械设备公司总经理董正兵、增城市东卓制衣公司总经理付勇等沙洋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全力支持配合,从生活、工作、交通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和帮助,并及时与沙洋籍务工人员进行联系,在建立沙洋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和沙洋籍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站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议和意见,萧山区潮洪建材公司总经理陈张洪为沙洋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无偿提供了办公地点。

(四)紧紧依靠沙洋籍育龄妇女。 在建立沙洋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过程中,得到了沙洋籍育龄妇女沈成群、程琴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她们的配合下,及时与我县流动育龄妇女取得联系,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紧紧依靠协会畅通信息交流。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是流动人口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及所有沙洋籍流动人口之间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相互了解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建立了萧山区沙洋籍流动人口QQ群,并邀请当地人口计生局相关领导加入,并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各位理事通过群名片在QQ群中反映出来,同时通过发短信邀请了我们已经调查走访的婚育妇女加入到QQ群,加强了两地四方的沟通,在QQ群中可以及时开展人口计生政策宣传、免费办理相关证件、提供法律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均等化咨询、指导协会开展工作、两地计生部门信息互通等工作,通过信息交流做到两地人口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清楚、服务管理针对性更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异地建立的协会吸引力、辐射力有待提升。 因宣传力度不够,流动人口加入计划生育协会的积极性不高。异地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两地配合不力,计生协会宣传倡导力度不够,渗透力不强,凝聚力不大,流动人口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二)异地建立的协会工作职能、职责有待加强。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群,他们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有很大的需求,是计划生育部门服务和管理的重点目标人群,但是,据调查了解有相当一部分育龄妇女因不了解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不会正确使用避孕药具导致意外怀孕而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已婚育龄妇女孕检率低,多数人不知道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在流动人口中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也未得到有效保障。

(三)异地建立的协会工作机制、流程有待完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计划生育协会参与其中虽然解决了一些服务和管理上的问题,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还很大,主要表现为:没有为计划生育协会提供必要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没有将计划生育协会纳入计划生育整体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结账的范畴。计划生育协会属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贴近流动育龄群众、服务流动育龄群众、教育流动育龄群众、感化流动育龄群众,但由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经费短缺,经常性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群众参与度低,容易导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流于形式。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两地人口计生部门双向协作机制。 近年来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两地双向协作协议签署的多,但将各项工作落实的少。因此加强两地人口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双向协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要转理念,让流动人口迅速融入到当地社会;抓基础,掌握流动人口婚、孕、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强服务,切实落实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权益,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合法权益。利用各种途径,畅通两地沟通交流渠道,做好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工作,确保双向协作机制发挥作用。

(二)建立异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奖励机制。 建立异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好流动人口,所以要充分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对建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必须建立工作奖励机制。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异地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当成一个内设机构,努力当好“娘家人”角色,及时指导和督办协会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对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协会组织和协会成员要从物质或精神上给予奖励,只这样才能发挥协会的作用。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长效机制。 在工作中,要坚持始终,一以贯之,不搞一阵风;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通过抓各项制度促工作落实,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做到事前积极介入,事中管理监督,事后认真评议,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对协会的工作情况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共同进行评估,努力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参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四)建立异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经费保障机制。 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为建立异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经费标准可以以异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人数为参考,为流动人口协会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工作经费;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是以务工或经商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理事成员、信息联络员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要给予适当的误工补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陈    军

稿件来源:沙洋县人口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