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湖北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湖北省财政项目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度)
项目名称 :2016年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
项目单位: 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主管部门:省总工会
评价机构:武汉 永隆会计师事务所
二 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摘 要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要求, 2002年,我省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集信访接待、职介职培、法律援助和生活救助于一体的省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继而,又经过两年的时间推进县以上工会全部建立了帮扶中心,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帮扶体系。
为关怀困难职工的生活,2002年省委省政府省财政划拨设立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2008年增加到650万元,2009年增加到1000万元,201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的通知,增加到1500万元。
2016年省财政拨付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15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工会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对象为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群体,帮扶项目主要为送温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上学救助。通过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扶及医疗救助、助学帮扶等方式,使其困难状况得到缓解,使广大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帮扶,充分发挥工会帮扶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
帮扶资金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8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以及我省有关专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依据《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鄂工发[2015]30号)的规定,帮扶名单基层核实,逐级汇总上报,交由省总主席办公会研究通过,报请省政府批复,由财政厅直接对下拨付。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本所接受省总工会委托,对本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成立4人评价小组,采用审阅、访谈、电话问询、比较、分析、评判等方法,经过前期准备、现场工作、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工作环节,形成评价结论,提交评价报告。
评价小组参考《湖北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格式)》,结合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的特点,最终形成《2016年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项目评价综合得分
经分析评价,本项目绩效综合得87.5分,等级为“良”。
(二)项目综合评价
1、投入
“投入”指标总评分20分,得分17分,得分率85%,等级为“良”。项目立项比较规范、绩效目标基本合理、资金及时到位,但立项工程资料、绩效指标设计稍显欠缺。
2、过程
“过程”指标总评分20分,得分16分,得分率80%,等级为“良”。项目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项目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稍有不足。
3、产出
“产出”指标总评分30分,得分28.5分,得分率95%,等级为“优”。反映项目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均得以较好地完成,只是产出质量指标需要优化完善。
4、效果
“效果”指标总评分30分,得分26分,得分率86.67%,等级为“良”。反映项目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得以实现,但帮扶对象选择程序和结果的公开方式和范围略显不足,群众知晓度稍有欠缺,帮扶标准的设计制订,调查论证过程不够充分,必要继续健全完善。
三、项目绩效评价的经验与问题
(一)经验
1、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统筹安排,逐级压实相关管理部门绩效评价责任;
2、财务负责人牵头,组织协调,环节分解,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限时完成,狠抓落实;
3、评估小组及时培训,系统指导,稳步推进;
4、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促进了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强化了监督机制,增强了财政支出管理意识,推动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问题
1、有些管理制度亟待调整完善;
2、过程记录资料不够完整;
3、信息反馈不够畅通;
4、帮扶程序不够清晰透明,标准设计不够合理科学;
5、监督机制有待健全;
6、绩效指标设置不够完善。
四、建议
(一)完善制度
1、完善帮扶对象条件、标准、程序、结果公开透明制度;
2、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客观、完整、及时反馈制度;
3、探索建立绩效指标管理制度;
4、健全程序监督制度。
(二)完善项目管理档案
加强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完整的项目资料档案。
(三)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帮扶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帮扶对象、标准、程序、结果公开透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工会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举措。
2011年6月2日,胡锦涛视察武汉市青山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并作出重要指示:“这些年来,通过你们的热忱服务,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你们中心不愧是困难职工之家。帮扶困难职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你们坚持服务宗旨,加大帮扶力度,竭诚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为工会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1年2月2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起,省级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在1000万元的基础上增至1500万元,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8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以及我省有关专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依据 “《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鄂工发[2015]30号)”的规定,交由省总主席办公会研究通过,报请省政府批复立项。
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对象为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群体,帮扶项目主要为送温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上学救助。通过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扶及医疗救助、助学帮扶等方式,使其困难状况得到缓解,使广大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帮扶,充分发挥工会帮扶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
二、 项目绩效目标本项目是延续性、持续性项目,系省总工会6个预算项目之一。根据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部门预算项目申请表》,针对本项目设置如下目标和指标:
长期目标:实施此项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困难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是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具体举措,也为工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工会的帮扶,将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的手中,缓解了困难职工的困难状况,架起了困难职工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长期绩效指标:产出指标为,根据每年下达的预算资金和规定标准,确定帮扶困难职工人数,包括生活救助、助学救助和医疗救助。
年度目标:完成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及送温暖资金。
年度绩效指标:2016年产出指标为当年帮扶16768人次,其中,生活救助 12734人次,助学救助3038人次,医疗救助996人次。
三、 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本项目是延续性、持续性项目。省财政厅根据2011年2月2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决定,批复2016年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资金1500万元。省财政厅转移和国库支付下拨给全省各级总工会,再由当地县区总工会支付给帮扶的困难职工。
四、 项目实施情况专项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工会权益保障部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对象为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群体,帮扶项目主要为送温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上学救助。通过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扶及医疗救助、助学帮扶等方式,使其困难状况得到缓解,使广大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帮扶,充分发挥工会帮扶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
专项帮扶资金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8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以及《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帮扶名单基层核实,逐级汇总上报,交由省总主席办公会研究通过,报请省政府批复。
依据2016年1月7日省总工会主席办公会文件,2016年一次下拨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1500万元给全省各级总工会,再由当地县区总工会支付给帮扶的困难职工,支付情况接受省、市(县)审计部门和工会财务、经费审查部门的检查、审计及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 绩效评价目的通过开展绩效评价,评价、检验帮扶资项目立项是否合规,管理是否规范,核查2016年度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考核资金使用效率和综合绩效,总结项目管理与执行经验,为管理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以后项目资金预算安排提供重要依据。
二、 绩效评价框架(一) 评价依据
1、绩效评价工作重要依据
(1)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2)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5]53号);
(3)关于印发《湖北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的通知(鄂财函[2014]376号);
(4)《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7]8号);
(5)预算 管理制度 、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6)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7)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8)相关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9)其他相关资料。
2、项目运作重要依据
(1)2011年2月2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的通知;
(2)《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8号);
(3)《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
(4)《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5)2016年1月7日省总工会主席办公会决定下拨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1500万元的文件(12届58次)。
(二)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
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和《湖北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操作指南》,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7]8号)的要求,主要从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维度对绩效目标进行逐项分解,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综合考量、评价,对项目绩效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根据《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5]53号)、《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中附件3《湖北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格式)》,结合本项目评价的重点问题,评价小组设计了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一《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一、《2016年省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一级     |     二级     |   三级指标  |   权重分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参考值     |   绩效标准  |   评分细则  | 
|   投入(20分)  |    项目  (10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  |   5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符合相关政策、规划;   |   ①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 ②《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   项目符合相关政策得2分,按相关实施和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的立项、申报、批复等,得3分,存在不符合事项酌情扣分,扣至5分止。  |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5  |   项目是否设定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所设定的绩效目标和指标是否符合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设定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   |   结合设定的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及经验判断。  |   设定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得2分,目标和指标的设计符合绩效管理要求得1分,目标设立合理得1分,绩效指标具有可测性得1分。  | ||
|    资金  (10分)  |   资金到位率  |   5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00%  |   资金预算  |   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得5分,每下降5%扣1分,扣完5分止。  | |
|   到位及时率  |   5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100%  |   评审确定资金  |   到位及时率达到100%得5分,每下降10%扣1分,扣完5分止。  | ||
|   过程(20分)  |    项目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4  |   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制定了项目管理制度;   |   《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制定了项目管理制度得2分,项目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2分。  | 
|   制度执行有效性  |   3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项目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规定;   |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规定得1分,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得1分,记录等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得1分。  | ||
|   项目质量可控性  |   3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得2分,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或手段得1分。  | ||
|    财务  (10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5  |   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得3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得2分,不符事项酌情扣分。  |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5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得2分,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得2分,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得1分,出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直接扣完5分。  | ||
|   产出(30分)  |     数量 (15分)  |   生活救助人次  |   5  |   救助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政府救助后生活仍十分困难的困难职工。  |   查看省总工会2016年预算帮扶资金1500万元,分配的生活救助人次,查看生活救助人次安排的文件  |   生活救助12734人次  |   年度绩效指标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   助学救助人次  |   5  |   救助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难等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职工。  |   查看省总工会2016年预算帮扶资金1500万元,分配的助学救助人次,查看助学救助人次安排的文件  |   助学救助3038人次  |   年度绩效指标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
|   医疗救助人次  |   5  |   救助因各类自然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困难职工。  |   查看省总工会2016年预算帮扶资金1500万元,分配的医疗救助人次查看医疗救助人次安排的文件  |   医疗救助996人次  |   年度绩效指标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10%扣1分,扣完5分止。  | ||
|   产出 质量 (15分)  |   生活救助发放到位率  |   5  |   实发人次与应发人次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应发放指标的完成程度。  |    生活救助发放到位率=(实发人次/应发人次)×100%。   |   100%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
|   助学救助发放到位率  |   5  |   实发人次与应发人次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应发放指标的完成程度。  |    生活救助发放到位率=(实发人次/应发人次)×100%。   |   100%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
|   医疗救助发放到位率  |   5  |   实发人次与应发人次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应发放指标的完成程度。  |    生活救助发放到位率=(实发人次/应发人次)×100%。   |   100%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
|   效果(30分)  |    社会  (10分)  |   政府肯定  |   5  |   省、市、县三级政府肯定资料  |   提供省、市、县三级政府肯定资料  |   省、市、县三级政府肯定资料提供完备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省、市、县三级政府肯定资料提供完备,得5分,少一级扣2.5分,扣完5分为止  | 
|   媒体关注度  |   5  |   通过各类媒体报道对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反映帮扶活动被社会关注程序及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    评价要点:   |    ①各级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均有充分的媒体报道;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各级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均有一定数量媒体报道得2分,差一家扣0.5分,扣完2分止;全国、省、市媒体均有报道得1分,差一个级别扣0.5分,扣完1分止;媒体报道内容能够发挥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得2分,出现一次负面报道扣1分,扣完2分止。  | ||
|   可持续性(5分)  |   可持续影响  |   5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评价要点:  ③帮扶活动是否呈正向趋势。  |   ①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具备可持续性; ②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有持续的保障经费; ③帮扶活动呈现正向趋势。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①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具备可持续性,得1.5分; ②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有持续的保障经费。得1.5分;  帮扶活动呈现正向趋势,得2分.   | |
|   
  |   帮困职工满意度  |   5  |   帮困职工满意度,反映对帮困活动满意人数与被调查的帮困职工人数比率。用以反映帮困目的实现程度  |   帮困职工满意度=帮困活动满意人数/被调查的帮困职工人数×100%。  |   90%  |   经验标准 (调查数据)  |   达到90%得5分,每低4%扣1分,扣完5分止。  | |
|   满意度(15分)  |   精准识别  |   5  |   通过公开透明方式公平合理地选择帮困对象。  |   评价要点: ①选择帮困对象程序是否公; ②选择帮困对象结果是否公开; ③公开方式是否广泛;  |   不低于去年水平  |   经验标准 (调查数据)  |   ①选择帮困对象程序公开,得1.5分; ②选择帮困对象结果是公开,得1.5分;  ③公开方式广泛,得2分.   | |
|   因户施策  |   5  |   选择适度合理的标准帮扶困难职工  |    评价要点:  ③帮扶标准设计是否适当合理。  |   不低于去年水平  |   经验标准 (经验判断)  |    ①帮扶标准的制订经过充分调查,得1.5分;  ③帮扶标准设计适当合理,得2分.  |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补充说明
1、由于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系长期性、延续性项目,故“投入”、“过程”中个别不适用指标或指标说明中的部分不适用内容予以删减。
2、作为帮扶项目,其全年帮扶人数(含生活帮扶、医疗救助及助学帮扶)必然成为产出数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同时也是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绩效指标,需要调整的是将原纳入效益指标的“帮扶人数”调入产出数量指标。
3、产出质量指标,作为全省性的工会帮扶活动,增加救助发放到位率,用以考核帮扶活动的实际质量。
4、社会效益指标通过帮扶职工满意度、媒体关注度两个维度或两个角度反映社会影响力,进而社会效益实现状况。
5、可持续影响指标,从帮扶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性,项目是否有持续的保障经费,项目社会效果是否呈正向趋势等三个方面考核评价项目可持续性。
6、满意度指标,从公开透明方式公平合理地选择帮扶对象和选择适度合理的标准及得到帮困的职工满意度三个方面考核评价项目实施的满意度,引导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精准识别,因户施策。
(四)评价方法 及评价标准
1、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各级指标权重(或分值)采用主观判断法,均依据对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判断加以确定,其中一级指标“投入”和“过程”权重均为20%,即分值为20分,“产出”、“效果”权重均为30%,即分值为30分。然后以一级指标分值为限,同样按照对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判断,向其二、三级指标进行分配。
2、计算评价结果
本次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即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最终需要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实现程度(以分值表示)综合形成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方法基本公式为:
项目绩效总得分 =
其中:二级指标评估得分 =
三级指标评估得分 =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有两种形式:固定标准和分段标准。
(1)固定标准
对于定性指标,评价标准值定为该项指标满分值。对于能够取得标准值的定量指标,根据指标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
(2)分段标准
对项目内容完成情况、项目水平等需要考核的重要指标。主要考核项目实际产出情况,因此没有采用绝对值指标,设计为相对值指标,故需制定分档标准,分档标准值及各档分值由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本次绩效评价目的并征求有关意见加以确定。
4、评价结果分级
根据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特点,结合评价人员专业经验,将综合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即“优”、“良”、“中”、“差”,具体得分区间如下:
|   评价等级  |   优  |   良  |   中  |   差  | 
|   得分区间  |   [100,90]  |   (90,80]  |   (80,60]  |   (60,0]  | 
另,针对四个一级指标得分率,参考上述方法,也设置了四个等级。
得分率=(实际得分/设置分值)*100%
具体等级区间如下:
|   评价等级  |   优  |   良  |   中  |   差  | 
|   得分率区间  |   [100%,90%]  |   (90%,80%]  |   (80%,60%]  |   (60%,0%]  | 
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的实施,是由省总工会一次全额下拨给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及大型企业、省直产业,再由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下拨给县区总工会,然后县区总工会支付给帮扶的困难职工。2016年省总工会项目帮扶16768人次。由于层级较多,受益人数较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资料查看和电话抽查方法。
第三章 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本章旨在利用之前确定的《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评价小组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资料数据进行核对、计算和归纳,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相对独立的、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评价结论。
表二、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表
|     一级     |     二级     |   三级指标  |   权重分值  |   评分细则  |   实际情况  |   评分  | 
|   
 投入(20分)  |    项目   |   项目立项规范性  |   5  |   项目符合相关政策得2分,按相关实施和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的立项、申报、批复等,得3分,存在不符合事项酌情扣分,扣至5分止。  |   项目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及(《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项目经过立项、申报、批复,但过程资料存在欠缺。  |   4  |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5  |   设定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得2分,目标和指标的设计符合绩效管理要求得1分,目标设立合理得1分,绩效指标具有可测性得1分。  |   设定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目标和指标的设计符合绩效管理要求目标设立合理,绩效指标具有可测性,但不够完善。  |   3  | ||
|    资金   |   资金到位率  |   5  |   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得5分,每下降5%扣1分,扣完5分止。  |   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   5  | |
|   到位及时率  |   5  |   到位及时率达到100%得5分,每下降10%扣1分,扣完5分止。  |   到位及时率达到100%  |   5  | ||
|   过程(20分)  |    项目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4  |   制定了项目管理制度得2分,项目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2分。  |   制订《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项目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建议建立健全项目标形成制度、项目实施公开透明制度、项目监督管理制度。  |   3  | 
|   制度执行有效性  |   3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规定得1分,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得1分,记录等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得1分。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规定,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资料及时归档,但记录不够齐全资料。  |   2  | ||
|   项目质量可控性  |   3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得2分,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或手段得1分。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基本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或手段。  |   2  | ||
|    财务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5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得3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得2分,不符事项酌情扣分。  |   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管理办法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完善。  |   4  |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5  |   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得2分,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得2分,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得1分,出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直接扣完5分。  |   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5  | ||
|   产出(30分)  |      |   生活救助人次  |   5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完成率100%  |   5  | 
|   助学救助人次  |   5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5%扣1分,扣完5分止。  |   完成率100%  |   5  | ||
|   医疗救助人次  |   5  |   完成率100%得5分,每低10%扣1分,扣完5分止。  |   完成率100%  |   5  | ||
|   产出 质量 (15分)  |   生活救助发放到位率  |   5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指标设计不合理扣0.5分,扣完5分止。  |   到位达到100%,补充设计指标  |   4.5  | |
|   助学发放到位率  |   5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指标设计不合理扣0.5分,扣完5分止。  |   到位达到100%,补充设计指标  |   4.5  | ||
|   医疗救助发放到位率  |   5  |   达到100%,且指标设计合理,得5分,每低5%扣1分,指标设计不合理扣0.5分,扣完5分止。  |   到位达到100%,补充设计指标  |   4.5  | ||
|   效果(30分)  |    社会   |   政府肯定  |   5  |   省、市、县三级政府资料肯定的得5分,差一级扣2.5分,差二级扣完5分。  |   省、市、县三级政府资料显示肯定。  |   5  | 
|   媒体关注度  |   5  |   各级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均有一定数量媒体报道得2分,差一家扣0.5分,扣完2分止;全国、省、市媒体均有报道得1分,差一个级别扣0.5分,扣完1分止;媒体报道内容能够发挥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得2分,出现一次负面报道扣1分,扣完2分止。  |   各级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全国、省、市媒体均一定数量正面报道,但宣传力度有所限,知晓度稍有欠缺。  |   4  | ||
|   可持续性(5分)  |   可持续影响  |   5  |   1.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具备可持续性,得1.5分; 2.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有持续的保障经费。得1.5分;  3.帮扶活动呈现正向趋势,得2分.   |   1.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具备可持续性; 2.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有持续的保障经费; 3.帮扶活动呈现正向趋势。  |   5  | |
|   满意度(15分)  |   
 帮扶职工满意度 
  |   5  |   达到90%得5分,每低4%扣1分,扣完5分止。  |   帮扶职工满意率88%  |   4  | |
|   精准识别  |   5  |    选择帮扶对象程序公开,精准识别,得1.5分; 选择帮困对象结果是公开,得1.5分;公开方式广泛,得2分.   |    选择帮扶对象程序和结果有所公开,但公开方式和范围略显不足.   |   4  | ||
|   因户施策 
  |   5  |   帮扶标准的制订经过充分调查,得1.5分;帮扶标准层级设计经过充分论证,得1.5分;帮扶标准设计适当合理,得2分.  |   帮扶标准略显单一,虽然帮扶标准的制订经过调查, 帮扶标准层级设计也经过调查,讨论,但调查论证过程不够充分。  |   4  | 
一、绩效评价分析
(一) “投入 ”绩效评价
本次绩效评价 “投入”指标主要从“项目立项”及“资金落实”两个二级指标来考察,每个二级指标又通过具体的三级指标来衡量。详细评价见《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表》。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值进行分析计算,本项目 “投入”指标得分总值为20分,得17分,得分率为85%。
1.1 项目立项规范性分析
2011年6月2日,胡锦涛同志视察武汉市青山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并作出重要指示:“这些年来,通过你们的热忱服务,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你们中心不愧是困难职工之家,。帮扶困难职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你们坚持服务宗旨,加大帮扶力度,竭诚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这是近5年来总书记第四次视察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全省工会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
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对象为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群体,帮扶项目主要为送温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上学救助。通过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扶及医疗救助、助学帮扶等方式,使其困难状况得到缓解,使广大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帮扶,充分发挥工会帮扶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
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工会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举措。
2011年2月2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起,省级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在1000万元的基础上增至1500万元,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项目申报、批复、立项均严格符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的通知规定,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8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我省有关专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以及依据 “关于印发《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鄂工发[2015]30号)”的规定,项目不存在重大调整事项,只是资料稍有欠缺。本指标得满分5分,扣1分,得4分。
1.2 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分析
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是延续性、持续性项目,是系省总工会6个预算项目之一。根据省级困难职工帮扶项目《部门预算项目申请表》,针对本项目设置如下目标和指标:
长期目标:实施此项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困难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是落实2011年6月2日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促进工会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等各项工作,也为工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工会的帮扶,将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的手中,缓解了困难职工的困难状况,架起了困难职工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长期绩效指标:产出指标为,根据每年下达的预算资金和规定标准,确定帮扶困难职工人数,包括生活救助、助学救助和医疗救助。
年度目标:完成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及送温暖资金
年度绩效指标:2016年产出指标为当年帮扶16768人次,其中,生活救助 12734人次,助学救助3038人次,医疗救助996人次。
上述《预算项目申报表》设立指标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测性,尚不能充分、完整反映项目重要特性和效果,但已本次评价根据项目特点及现有数据信息,重新设置部分评价指标,也可供以后参考。
本指标总分5分,扣2分,得3分。
2、项目资金落实分析
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2016年预算资金1500万元,当年由财政厅转移支付1500万元,预算资金全部及时拨付到市县总工会,再由市县总工会支付给帮扶对象。详见表三《2016年度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本指标总分10分,得满分10分。
|   表三、2016年度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  | ||||||||||||||||
|   单位:万元,人  | ||||||||||||||||
|   
  项 目   |   决算金额  |   帮扶人数  |   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情况  | |||||||||||||
|   生活救助  |   医疗救助  |   助学救助  |   法律援助  |   职业培训  |   职业介绍  | |||||||||||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帮扶金额  |   帮扶人数  | |||||
|   合计  |   1500  |   16,768  |   931.42  |   12,734  |   348.4  |   3,038  |   220.18  |   996  |   
  |   
  |   
  |   
  |   
  |   
  | ||
|   1  |   武汉  |   128  |   853  |   128  |   853  |   
  |   
  |   
  |   
  |   
  |   
  |   
  |   
  |   
  |   
  | |
|   2  |   黄石  |   70  |   663  |   51.4  |   576  |   14.1  |   72  |   4.5  |   15  |   
  |   
  |   
  |   
  |   
  |   
  | |
|   3  |   襄阳  |   105  |   990  |   61.9  |   798  |   16.5  |   73  |   26.6  |   119  |   
  |   
  |   
  |   
  |   
  |   
  | |
|   4  |   荆州  |   84  |   874  |   43.65  |   525  |   25.8  |   214  |   14.55  |   135  |   
  |   
  |   
  |   
  |   
  |   
  | |
|   5  |   宜昌  |   123  |   1,404  |   105.85  |   1,319  |   8.1  |   40  |   9.05  |   45  |   
  |   
  |   
  |   
  |   
  |   
  | |
|   6  |   十堰  |   86  |   1,106  |   69.4  |   1,004  |   10.6  |   68  |   6  |   34  |   
  |   
  |   
  |   
  |   
  |   
  | |
|   7  |   孝感  |   76  |   493  |   56.3  |   419  |   17.9  |   58  |   1.8  |   16  |   
  |   
  |   
  |   
  |   
  |   
  | |
|   
  |   8  |   荆门  |   70  |   537  |   34.3  |   400  |   22.7  |   96  |   13  |   41  |   
  |   
  |   
  |   
  |   
  |   
  | 
|   
  |   9  |   鄂州  |   51  |   3,150  |   27  |   1,650  |   24  |   1,500  |   
  |   
  |   
  |   
  |   
  |   
  |   
  |   
  | 
|   
  |   10  |   黄冈  |   104  |   1,108  |   59.25  |   844  |   27.2  |   193  |   17.55  |   71  |   
  |   
  |   
  |   
  |   
  |   
  | 
|   
  |   11  |   咸宁  |   70  |   466  |   22.3  |   273  |   33.8  |   146  |   13.9  |   47  |   
  |   
  |   
  |   
  |   
  |   
  | 
|   
  |   12  |   随州  |   51  |   265  |   19  |   120  |   24  |   110  |   8  |   35  |   
  |   
  |   
  |   
  |   
  |   
  | 
|   
  |   13  |   恩施  |   85  |   1,163  |   29.1  |   1,076  |   55.9  |   87  |   
  |   
  |   
  |   
  |   
  |   
  |   
  |   
  | 
|   
  |   14  |   仙桃  |   15  |   573  |   13.9  |   569  |   1.1  |   4  |   
  |   
  |   
  |   
  |   
  |   
  |   
  |   
  | 
|   
  |   15  |   潜江  |   15  |   59  |   4.5  |   25  |   10.5  |   34  |   
  |   
  |   
  |   
  |   
  |   
  |   
  |   
  | 
|   
  |   16  |   天门  |   15  |   105  |   6  |   60  |   4.6  |   23  |   4.4  |   22  |   
  |   
  |   
  |   
  |   
  |   
  | 
|   
  |   17  |   林区  |   15  |   117  |   4.5  |   57  |   7.5  |   40  |   3  |   20  |   
  |   
  |   
  |   
  |   
  |   
  | 
|   
  |   18  |   省总帮扶中心  |   100  |   378  |   
  |   
  |   4.35  |   5  |   95.65  |   373  |   
  |   
  |   
  |   
  |   
  |   
  | 
|   
  |   19  |   电建湖北装备公司  |   8  |   127  |   2.8  |   56  |   5.2  |   71  |   
  |   
  |   
  |   
  |   
  |   
  |   
  |   
  | 
|   
  |   20  |   武汉电力设备公司  |   8  |   129  |   5.62  |   81  |   2.3  |   46  |   0.08  |   2  |   
  |   
  |   
  |   
  |   
  |   
  | 
|   
  |   21  |   电建湖北工程工会  |   8  |   90  |   2.4  |   24  |   3.5  |   45  |   2.1  |   21  |   
  |   
  |   
  |   
  |   
  |   
  | 
|   
  |   22  |   三环集团  |   17  |   239  |   17  |   239  |   
  |   
  |   
  |   
  |   
  |   
  |   
  |   
  |   
  |   
  | 
|   
  |   23  |   鄂钢  |   10  |   22  |   2.45  |   7  |   7.55  |   15  |   
  |   
  |   
  |   
  |   
  |   
  |   
  |   
  | 
|   
  |   24  |   宝业集团  |   3  |   42  |   3  |   42  |   
  |   
  |   
  |   
  |   
  |   
  |   
  |   
  |   
  |   
  | 
|   
  |   25  |   中南冶勘  |   7  |   82  |   7  |   82  |   
  |   
  |   
  |   
  |   
  |   
  |   
  |   
  |   
  |   
  | 
|   
  |   26  |   鄂旅投  |   4  |   80  |   3.8  |   78  |   0.2  |   2  |   
  |   
  |   
  |   
  |   
  |   
  |   
  |   
  | 
|   
  |   27  |   省建设工会  |   5  |   25  |   5  |   25  |   
  |   
  |   
  |   
  |   
  |   
  |   
  |   
  |   
  |   
  | 
|   
  |   28  |   省交通工会  |   8  |   100  |   8  |   100  |   
  |   
  |   
  |   
  |   
  |   
  |   
  |   
  |   
  |   
  | 
|   
  |   29  |   省国防  |   17  |   113  |   17  |   113  |   
  |   
  |   
  |   
  |   
  |   
  |   
  |   
  |   
  |   
  | 
|   
  |   30  |   省水利  |   15  |   82  |   15  |   82  |   
  |   
  |   
  |   
  |   
  |   
  |   
  |   
  |   
  |   
  | 
|   
  |   31  |   省林业  |   20  |   159  |   20  |   159  |   
  |   
  |   
  |   
  |   
  |   
  |   
  |   
  |   
  |   
  | 
|   
  |   32  |   省监狱  |   10  |   100  |   10  |   100  |   
  |   
  |   
  |   
  |   
  |   
  |   
  |   
  |   
  |   
  | 
|   
  |   33  |   省地矿  |   4  |   32  |   4  |   32  |   
  |   
  |   
  |   
  |   
  |   
  |   
  |   
  |   
  |   
  | 
|   
  |   34  |   省邮政  |   5  |   16  |   0.6  |   3  |   4.4  |   13  |   
  |   
  |   
  |   
  |   
  |   
  |   
  |   
  | 
|   
  |   35  |   省供销  |   10  |   46  |   10  |   46  |   
  |   
  |   
  |   
  |   
  |   
  |   
  |   
  |   
  |   
  | 
|   
  |   36  |   经贸工会  |   30  |   583  |   30  |   583  |   
  |   
  |   
  |   
  |   
  |   
  |   
  |   
  |   
  |   
  | 
|   
  |   37  |   教育工会  |   25  |   250  |   25  |   250  |   
  |   
  |   
  |   
  |   
  |   
  |   
  |   
  |   
  |   
  | 
|   
  |   38  |   省直机关  |   23  |   147  |   6.4  |   64  |   16.6  |   83  |   
  |   
  |   
  |   
  |   
  |   
  |   
  |   
  | 
(二) “过程”绩效评价
本次绩效评价 “过程”指标主要从“项目管理”及“财务管理”二个二级指标来考察,每个二级指标又通过具体的三级指标来衡量。详细评价见《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表》。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值进行分析计算,本项目 “过程”指标得分总值为20分,扣4分,得16分,得分率为80%。
1、项目管理绩效指标分析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质量可控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价管理绩效。
《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及《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详细规定了部门职能、困难申报与核实、经费管理等要求和操作规范,内容合规合法、比较完整,为指导和规范项目有序开展起到指引作用。
从所提供的项目记录及相关申报审批手续来看,基本能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发【2015】20号),以及我省有关专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依据 “关于印发《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鄂工发[2015]30号)”,资料及时归档,但在项目目标形成、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项目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需要健全完善,记录资料也需要完备。本指标10分,扣3分,得7分。
2、财务管理绩效指标分析
省总工会制订了《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鄂工发[2015]30号),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均依照该办法及相关的预算管理规定、财政资金收支管理规定实行财务管理。项目资金的拨付及转拨均手续齐全、批复到位,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管理办法已制订多年,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出现,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完善。本指标10分,扣1分,得9分。
(三) “产出”绩效评价
本次绩效评价项目产出指标主要反映省困难职工帮扶的实现程度, “产出”指标权重占30%(即30分),主要从反映重要产出要素的产出数量(救助人数)和产出质量(救助对象资金到位率)两方面进行考核。本项绩效指标,详细评价见《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表》。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值,本项目 “产出”指标总分30分,扣1.5分,得分28.5分,得分率为95%。
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年度产出数量指标: 2016年产出指标为当年帮扶16768人次,其中,生活救助 12734人次,助学救助3038人次,医疗救助996人次,当年完成率100%。产出质量指标增设救助资金到位率, 当年救助对象资金到位率为100%。救助对象资金到位率为补充设计指标。因此,本指标30分,得28.5分,得分率为95%。
(四) “效果”绩效评价
项目效果类指标一般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满意度”、“生态效益”、“可持续性影响”四个二级指标。由于本次绩效评价项目属于公益性服务,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服务效果好坏更多体现在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影响及满意度。本项绩效评价指标详细得分见《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表》。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值,本项目 “效果”指标权重为30%(即30分),得分总值为26分,得分率86%。
1、社会效益分析
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的社会效益从政府肯定和媒体关注两个角度来分析评价,资料显示,项目实施的社会效果较好,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社会媒体均有一定数量正面报道,但宣传力度有所限,群众知晓度稍有欠缺。因此,社会效益指标扣1分,得9分。
2、可持续影响分析
资料显示,近三年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持续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有持续的保障经费,帮扶活动呈现正向趋势,具备可持续性。因此,该指标5分,得5分。
3、满意度分析
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的社会满意度指标运用“帮扶职工满意度、精准识别、因户施策”三维度指标来反映。调查显示,帮扶职工对政府的救助关爱是相当满意的。帮扶对象的选择程序和结果也做到一定程度公开,但公开方式和范围略显不足。帮扶标准的设计制订,虽经过调查讨论,但调查论证过程不够充分,非常必要健全完善。因此满意度指标15分,扣3分,得12分。
二、评价结论(一)综合评分结果
根据评价小组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打分,得出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指标评分结果具体见下表:
|   一级指标  |   投入  |   过程  |   产出  |   效果  |   总体  | 
|   分值  |   20  |   20  |   30  |   30  |   100  | 
|   得分  |   17  |   16  |   28.5  |   26  |   87.5  | 
|   得分率  |   85%  |   80%  |   95%  |   86.67%  |   87.5%  | 
|   等级  |   良  |   良  |   优  |   良  |   良  | 
即本次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
投入指标总分20分,得17分,得分率85%,所属等级为“良”。
过程指标总分20分,得16分,得分率80%,所属等级为“良”。
产出指标总分30分,得28.5分,得分率95%,所属等级为“优”。效果指标总分30分,得26分,得分率86.67%,所属等级为“良”。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总分100分,得87.5分,得分率87.5%,所属等级为“良”。
(二) 综合评价结论
依据绩效评价原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经过资料收集整理、现场核查分析,本次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绩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投入
“投入”类指标最终评分17分,得分率85%,等级为“良”,反映项目立项比较规范、绩效目标基本合理、资金基本到位,但立项工程资料、性绩效指标设计稍显欠缺。
2、过程
“过程”类指标最终评分16分,得分率80%,等级为“良”,反映项目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制度及监督措施执行基本到位,但在项目目标形成、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项目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需要健全完善,记录资料也需要完备,管理办法已制订多年,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出现,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完善。
3、产出
“产出”类指标最终评分28.5分,得分率95%,等级为“优”,反映项目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均得以较好地完成,只是产出质量指标需要优化完善。
4、效果
“效果”类指标最终评分26分,得分率86.67%,等级为“良”,反映项目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基本得以实现。但帮困对象的选择程序和结果的公开方式和范围略显不足,群众知晓度稍有欠缺,帮扶标准的设计制订,调查论证过程不够充分,必要继续健全完善。
第三章 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 经验
1、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统筹安排,逐级压实相关管理部门绩效评价责任;
2、财务负责人牵头,组织协调,环节分解,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限时完成,狠抓落实;
3、评估小组及时培训,系统指导,稳步推进;
4、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促进了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强化了监督机制,增强了财政支出管理意识,推动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问题
1、有些管理制度亟待调整完善;
2、过程记录资料不够完整;
3、信息反馈不够畅通;
4、帮扶程序不够清晰透明,标准设计不够合理科学;
5、监督机制有待健全;
6、绩效指标设置不够完善。
三、建议
(一)完善制度
1、完善帮扶对象条件、标准、程序、结果公开透明制度;
2、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客观、完整、及时反馈制度;
3、探索建立绩效指标管理制度;
4、健全程序监督制度。
(二)完善项目管理档案
加强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完整的项目资料档案。
(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帮扶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帮扶对象、标准、程序、结果公开透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章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关于评价责任的说明
项目管理和实施单位的责任是:所提供的调查资料及其他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绩效评价工作中遵循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二、关于影响本项目绩效评价局限性的说明2016年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项目帮困职工满意度测评,我们是通过抽查统计资料而做了一些电话核实,无法作广泛核实调查。
有部分评价数据来自于访谈结果,其真实性、准确性依赖被访谈人员的诚信及对相关事项的熟悉程度。
武汉永隆会计事务所
二 〇 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