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患儿术后立志学医 苦读14年如愿师从救命医生

12.04.2016  11:22

  小时候得心脏病,幸被医生救命,医生还主动捐钱帮他手术。14年后,23岁小伙黄科当上准医生,还准备报考救命恩人的研究生和博士。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黄科对这句歌词特别有感触。他说,当年医生伯伯的精湛医术、对病人的仁爱,在他心里树立起光辉形象,也让医生这个职业成为他的梦想。

  14年前,医生全力救治先心病儿

  黄科来自湖北省黄梅县,从小身体虚弱,经常感冒,一跑步就气喘、呼吸不畅、胸闷乏力,经常被小伙伴取笑。黄科很自卑,性格也内向。

  9岁时,黄科感冒发烧一直不好,当地医生建议他,到武汉的大医院看病。父母不顾家中贫困,带他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看病。

  黄科清楚记得,那是2002年4月,接诊他的是心胸外科副主任朱水波,朱水波当时刚刚40岁。朱水波确诊,黄科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术前准备需要插胃管,小黄科非常害怕,一直大哭。朱水波是罗田人,口音与黄梅相近,就一边摸着小黄科的头,一边用家乡话安慰他“不怕不怕,马上就好”。看到黄科停止哭泣,朱水波又夸他是男子汉,很勇敢。就这样,黄科撑过了难受的插胃管过程。

  更令黄家人感动的是,朱水波发现他们衣服破旧,经常用白开水就馒头吃,就请护士长朱豫了解情况。得知他们家里条件困难,朱水波当即拿出自己身上的钱给黄科父母,并协调科室对治疗费用进行减免。在朱水波的帮助下,黄科顺利手术。

  术后,黄科突然出现并发症,血压下降、心脏停跳,人陷入昏迷。忙碌了一天的朱水波又紧急开胸做心包切开引流,救回了黄科。

  14年后,他跟着医生治病救人

  今年2月的一个下午,已是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当上教授的朱水波刚走出手术室,就接到消息说有患者在等他。见面后,黄科告诉朱水波,自己已经成为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马上要开始毕业实习,希望能到武汉总医院,跟着朱水波学习。

  看到当初那个不敢抬头看人的瘦弱孩子,如今自信满满、风华正茂,朱水波很欣慰。外科医生培养周期长、工作风险大,平时工作也很辛苦,经常要在手术台上站七八个小时,需要很好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黄科在就医过程中,亲眼看到医生的工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朱水波说。

  经过协调,黄科目前已进入医院实习。

  黄科告诉记者,他从高一就决心报考医学院,像朱水波那样治病救人。父母一致支持,黄爸爸更是建议,黄科最好能考心外科研究生,跟朱教授当学生。黄科已立下志向,今后要报考朱水波的研究生和博士。

  对话

  “我要当朱伯伯那样的好医生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黄科。小伙子说话中气十足,提到实习经历,他语气轻快,一直笑嘻嘻的,很高兴。

  记:作为曾经的病人,能适应医院的高强度工作吗?

  黄:绝大多数先心病患者,只要及时手术,就能完全恢复正常,不影响生活。当年幸运地遇到朱教授,至今都非常感恩。他治好我的病,我才有这么好的身体啊。

  记:朱教授在你人生中占据重要角色?

  黄:对!作为贫困农村的患儿,在遇到他之后,我的生命出现大转折。朱教授不但救了我的命,还让我有机会见识到大城市的精彩,早早确立人生发展的方向。

  记:近距离接触朱教授,感觉如何?

  黄:朱教授非常忙,不但要看门诊、查房、做手术,还要处理科室各种事务。但是只要在患者面前,他永远都是笑眯眯的,耐心听他们说话,认真帮他们分析病情,鼓励他们积极治疗。每次看他和患者交流,都能重温当年对我的那种仁爱。

  记:当上“准医生”的感觉怎样?

  黄:刚刚实习一个月,偶尔会遇到病情变化较大的患者,家属情绪会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因为有过生病的经历,发生这种情况,我很理解患者和家属的想法,会和他们耐心沟通。近距离接触医生职业,深深感觉到医生职业并非只是治病救人,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记:会因为困难、辛苦,改变职业方向吗?

  黄:不会,我要当像朱伯伯那样的好医生。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