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市民愿意亲身去扫墓 二维码墓碑业务一年零成交
本报讯(记者马振华)近几年,不少陵园和殡葬公司都推出了互联网扫墓服务,包括二维码墓碑、代客扫墓、网上陵园等。据长江日报记者调查,这些互联网扫墓方式虽然新鲜,但是能接受的人并不多,多数市民还是愿意亲身去扫墓。
二维码墓碑业务在市场上难被接受
胡先生是武汉一家从事二维码墓碑业务的网络公司创始人。他说,想让墓碑也插上“互联网翅膀”,在墓碑上贴上二维码,公司则为该墓碑做个网上祭扫空间,这样亲属就可以不用每年清明节去扫墓了。
去年,胡先生在我市多个人流量大的陵园推广二维码墓碑。今年,记者再度联系到他。他说,去年一年都没有成交一笔订单,成立公司和发展技术共花费了几十万元,却没有盈利,今年已经放弃这项业务。胡先生说:“我们在网上进行过宣传,也和陵园谈过合作,但二维码墓碑本身的意义不大,现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不高。”
扁担山公墓负责人称,2016年二维码墓碑确实宣传得很火热,公墓门口也有人在摆摊宣传,但今年好像没有看到了,公墓里也没有墓碑上贴二维码的。
陵园推出网上免费扫墓少有人参与
早在2007年,玉笋山陵园就推出了网上实景祭扫平台。该陵园负责人介绍说,整个玉笋山陵园是以动画形式在平台上表现的,市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点蜡烛、放音乐、摆贡品等。“这个平台对外是免费的,公司用于技术开发和网站域名的费用花了十几万元,但从2008年到现在,只有2000多人使用过这个平台,大部分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觉得新鲜,尝试了一下”。
扁担山公墓也在2012年搭建了网上陵园,市民可以在上面献花、点蜡烛、留言,有些不能回武汉的人可以在网上陵园祭拜。该公墓负责人表示,除刚开始有些热度,后来基本上没人参与了。
据介绍,网上陵园还推出了“代客扫墓”服务,包括清理墓穴、祭品、丝带、鲜花,并把扫墓过程拍照传给对方。扁担山公墓有关人士称,刚开始为了推广这项服务,没有收费,但只有两三个人参加,点击量也只有100多次。网上陵园推出3年后就关闭了。
有市民称“再远也要回来亲身祭扫”
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改变了用户购物等很多生活习惯,为什么没能改变扫墓习俗?扁担山公墓有关人士称,他们在与很多扫墓者沟通时发现,绝大多数市民愿意到陵园实地扫墓,大家觉得这体现了自己对先辈的诚意,这是互联网代替不了的。正因为如此,传统祭扫习俗很难被互联网改变。另外,清明扫墓之际是春天最好的日子,有些家长会趁着扫墓带孩子出来踏青。
昨日,蔡女士一大家十多人在石门峰陵园扫墓。她说:“扫墓哪能在网上搞?再远也要回来的。有两户晚辈已经分别在上海、深圳定居,这次仍然特地回武汉给爷爷扫墓。这是家庭集体怀念逝去老人的机会,也是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时机。”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