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匠精神何处来:企业,如何“炼”就好工匠(图)
人民视觉
发明专利80%来自一线工人的技术改进与创新——
给优秀技工足够尊重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是中央在鄂的特大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研制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小卫星,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最强和测试发射最快纪录。一次次创造最强、最快,国内第一、国际第一的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而这技术实力,绝不仅仅来自于院士专家,更蕴藏于一流的技工手中。
“公司所有的技术改造项目都必须征求一线生产工人的意见。2015年我们完成了44件专利申请,80%来自一线工人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湖北三江航天江北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夏继泉说。
这些手上有绝活,脑中有创新的技术工人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技能大赛练就“尖兵”
4月上旬,江北公司的车间里,一台台大型数控机床正在运转、轰鸣,属于阎敏的那台是最大的。47岁的阎敏是三江集团的一个“宝”,他是“快舟”火箭某关键件的首席加工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也是中华技能大奖、中国航天基金奖获得者。
“江北公司给我提供了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机会和平台。1991年以来,我参加的竞赛从公司、再到省里、全国,比赛的级别越来越高,使得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阎敏说,他加工的火箭关键部件,价格昂贵,型面复杂,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种零部件必须无缝对接,误差超过头发丝直径的几分之一,就有可能导致发射失败。“数控机床就像一把快刀,全靠人控制精度。摆弄好它没有捷径可走,就是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练。”
通过技能大赛不断提高技艺,练就“绝活”的技工,在三江集团有很多。集团下属红林公司的特级技师邹峰拿起一个子弹壳般大小的零件告诉记者:“别小看它,值10万元呢!”原来,该零件是钛合金材料,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而零件精度不及头发丝直径的1/10。邹峰在国内首创切削方法之前,该项技术掌握在德国和日本手中。为此,邹峰获得了全国优秀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一次性奖励10万元。现在,工人们都叫他“邹大师”。
优秀技工在三江集团得到的奖励与尊重是全方位的。以江北公司为例。2015年公司一线工人人均年收入为7.69万元,远高于孝感当地城镇职工年均收入4万元的水平。一线技师收入最高能达到12万元,比中层干部还高。为培养技术工人,公司连续6年累计投入百万元开展劳动竞赛,对竞赛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的技术工人,推荐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优先推荐职称评审、实施特殊嘉奖等。
“大国工匠”要有大情怀
“我理解,做一名好工匠,除了技术、理论过硬,还要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阎敏说,他知道自己生产的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关系到航天发射的成败,“这是天大的事情,拼了命也不能出丝毫纰漏。”2015年9月3日,阎敏受邀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礼,他为自己是一名航天人感到无比骄傲。
2013年9月,快舟一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得知这一消息,邹峰在数控车床前与同事击掌相庆。“刚接到任务那会儿,简直进入疯魔状态,走路、吃饭、上厕所,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琢磨刀具设计、工艺优化……”
“工匠精神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匠人精神,把技艺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而另一种是大工匠精神,他们对技能的钻研,不光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更是出于对国家的大爱。我们的体会是,培养好工匠,一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有形的物质激励和无形的精神引领结合在一起。”红林公司党办主任石万春说。
一项技术改造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2亿元——
到“蓝领工作室”学绝活
这两年,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严冬期”,武钢集团也感觉到了阵阵寒意。虽然有“人力资源优化”的压力,公司435个“蓝领工作室”却忙得热火朝天,即将退休的老师傅、技术能手,正急切地把浑身本事传给徒弟;年富力强的技工们,竭力通过更多的创新,为企业节约开支、创造效益。
技术工人抱团创新
武钢质检中心的朱有发是国家级技能大师,也是武钢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团队成员20人,个个都是技术达人。工作室承担着武钢大宗原燃料及300多个品种钢材的质量检验工作。他们成立4年来已创造20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成果,获得4个国家专利、4项国家发明金银铜奖。工作室研制成功电热式熔融炉,结束了这一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为武钢节省外汇42万美元;研发的国内首套全自动转鼓实验装置,结束了国外垄断该项技术的历史。
“其实创新并不高深、也不神秘,一个细小的改变就可以创造极大的价值。”武钢炼钢总厂青年职工曹锟在2011年搜索文献资料时发现,国外有研究人员提出过用石灰石替代活性石灰的炼钢思路,但一直没有成熟的工艺支撑。“就是让炼钢炉从吃‘细粮’改成吃‘粗粮’。”曹锟的技术团队用大半年时间将这项研究理论变成实际操作工艺,武钢集团仅此项每年就能节省原料成本2亿元。
如何将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从“散兵游勇”收编为正规军、集团军,让“工匠”在更浓厚的创新氛围中成长?2012年11月,公司发出了职工全员自主创新的号召,明确由劳模、工人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并以其姓名冠名,吸收有技术专长、有创新兴趣、爱好发明的职工自主组成团队,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项目攻关、技术难题探讨和岗位技术交流等活动。4年来武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原有的36个发展到435个,成员达到3404人, 95%以上的工作室建立在车间、工段和班组,工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蓝领工作室”。
据统计,武钢“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催生1000多项现场攻关成果,大部分运用于生产实践,为企业增收节支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徒协议”薪火相传
武钢每个厂矿、车间都有核心技术,不少技术工人都有独门绝活。“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精英带团队、骨干带全员、互动学习等方式,打造出技师们新老传承的园地。
“瞧,这一层楼都是我们的工作室,有电教室、教学室、培训室等等,我们工作室的所有成员每隔一两周轮班给年轻工人们上课,讲的都是和一线操作关系最紧密、最实用的技术。”武钢梅峰创新工作室成员方锐向记者展示了厚厚的一册“师带徒协议”。谁是谁的师傅,培养目标怎样,清清楚楚地写在里面。
老师来自基层,教材取自现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是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职工培训的最大优势。能源总厂供电厂“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跃敏根据多年经验编写的《厂前变题库》,共有230题,涉及变电所设备的所有参数、性能、特点。她还将多年来变电所发生的典型事故汇编成教案,成为职工学习时最直接、最管用的资料,被职工誉为“红宝书”。
“我快退休了,希望快点把技术传给4个徒弟。不过学习、创新,看悟性更看心性,热情比智慧更重要。”朱有发师傅对徒弟们寄予殷切希望。(记者 田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