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关于加强工会大数据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离不开数据信息的强有力支撑。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将在工会领域掀起巨浪,建设好工会大数据,对于广大会员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加强工会大数据规范化建设,浅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工会大数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据较散。当前大部分工会组织都建立了会员、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帮扶、金秋助学、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标兵等数据表(EXCEL表格),没有汇总在一个专项系统中,不利于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同时也存在易丢失的风险。
(二)数据陈旧。大部分工会组织有数据,但数据未动态化管理,未及时更新,在开展慰问、帮扶、施救等工作时对原在册现已不符合条件的会员继续慰问帮扶,对当年有困难需帮扶的会员没有给予帮扶,常常引起广大会员的不满,对工会组织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数据缺少。大部分工会组织只存有涉及发放慰问金、帮扶金的名录名册,对工会开展普惠类、节日类、维权类、道德建设类、创先争优类等活动信息未建立相应数据台帐。
(四)人员配备不到位。基层工会组织人员较少,工会干部大多是兼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人多岗、多职现象,专门负责数据管理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甚少。
(五)预算编制不到位。大部分工会组织在年度工作任务中甚少提及数据管理,预算文本中未编列数据管理相关费用。
二、加强工会大数据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创建工会服务系统。从顶层设计,创建一个有序的、动态的、统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全国工会服务系统。系统分级设置全总、省、地(市)、县、街道五个层级,分级授权,街道级负责录入基础数据,从县级到全总逐级汇总上报。系统具有可浏览各类数据、可动态分组不同行业数据、可超级汇总各类数据、可报表化管理各类数据、可对历史数据集中化管理、可对数据进行多维对比分析等强大功能。
(二)设置数据管理岗位。增加数据管理编制,设置数据管理岗位,对会员信息及时录入、更新、保密等动态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对研判工会形势、决策工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三)纳入预算管理项目。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维护均是有偿服务,资金的保障是系统即时化正常化运转的基础保障。将大数据维护资金纳入单位年度预算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立统计制度。建立工会服务统计制度,统计期为一年,统计报表通过工会服务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逐级审核逐级上报。完整的统计报表报告出各项工会工作的成果,展现出工会工作的纵横。
(五)培养一支专业队伍。大数据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完成,培训造就一支懂指挥、懂技术、懂管理的大数据建设专业队伍,对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服务支撑是非常必要的。
(湖北省水利工会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