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会助力职工“提素”路线图再升级
资料图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传递出党中央的明确态度: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
如何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制度机制?怎样为劳动者练就真本领、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搭建平台?这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的重要课题。继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后,工会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路径有了“升级版”——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印发《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5-2019年)》(以下简称《规划》)。
与上一个五年规划相比,新的《规划》在制定量化目标的同时,强调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注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培养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结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项任务锁定职工“提素”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这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目标。而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需要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必须正视的是,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瓶颈。调查显示,我国技术工人供需缺口在2200万人到3300万人之间;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5.2%。
这样的职工队伍如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基于这一认识,此次《规划》提出了操作性更强的“提素”方案——到2019年,建立起资源集成、形式多样、贴近职工、务实有效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模式,培育形成一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品牌项目,建设起覆盖全体职工的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职工学习培训服务平台。
为达到这一目标,《规划》锁定了五项任务:
——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并做到覆盖全体职工,从而在广大职工中强化敬业奉献精神,激发劳动创造力量。
——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具体任务是:各级工会每年帮助5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水平;全总每年命名200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给予重点扶持;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命名一批职工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总每年继续在各地建100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地工会每年新建10000个职工书屋。
——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扩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覆盖面,每年帮助100万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全总每3年命名一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和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法治宣传教育下基层、进企业、入班组,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做到全覆盖。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提高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的能力。
——促进实现职工安全生产和体面劳动。包括在职工中着力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专业知识普及工作,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安全生产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各类群众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同时,动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健康生活指数。
七大平台拓展职工成才空间
全总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北京市总工会推出了“学分银行”,上海市总工会举办了“技能登高行动”,南京市总工会组建了“职教联盟”,深圳市总工会首创农民工“圆梦计划”……
第一个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实施中,各级工会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打造了一批职工教育培训的知名品牌,拓宽了职工成长成才的空间,更在广大职工中树立了通过勤奋劳动、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
全总在制定新的《规划》前进行了充分调研,集纳总结了各地多年来的创新经验,设计了七大工作载体,努力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满足职工需求。
——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以职工大讲堂、演讲比赛、主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把实现个人理想、岗位建功立业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以“劳动美”成就“中国梦”。
——深入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活动”。举办读书会和报告会、推荐好书、征文、演讲、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会、评选读书明星,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实现新建职工书屋向基础设施较差的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集中流入的地区及行业倾斜。
——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推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各类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之中;在各行各业和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在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商贸类企业中开展以诚信、敬业为主题的活动。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包括深入开展重大工程劳动竞赛、促进区域发展示范性劳动竞赛和“振兴杯”劳动竞赛;在电力、煤炭、钢铁行业开展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合理化建议和“五小”活动;推动非公企业劳动竞赛工作和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竞赛活动;推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建设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等。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月(周)、法律知识大讲堂、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律宣传服务活动。同时,推动地方工会开通普法网站和微博,建设职工法律咨询热线和法律援助中心。
——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教育活动。包括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职工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以及女职工“四期”保护教育等。
——搭建职工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平台。如举办“五一”特别节目、职工艺术节和职工摄影、诗词、美术书法、微电影等大赛,并培育一批基层职工文化业余骨干队伍和职工文化建设示范阵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使职工更及时便捷地获取教育资源,《规划》强调发展在线教育,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并推进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平台建设,搭建智能化、移动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工在线学习平台。
技能提升与道德培育并举
面对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深刻变化等现实状况,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在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紧迫。
据全总宣教部2014年对全国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显示,在广大职工保持了我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同时,职工思想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不少非公企业职工思想工作处于“真空”状态;社会不公现象带来部分职工心理失衡;轻视劳动倾向依然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内心造成负面影响;职工文化建设薄弱等。
“各级工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职工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全总在《关于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明确要求。
基于此,《规划》在关注职工科学文化、技术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教育培训的全过程。除了将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外,《规划》还设计了具体举措,采用职工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职工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在职工中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组织广大职工参与重大历史事件、节庆日等纪念活动,激发职工热爱祖国、敬业奉献的精神面貌。
——广泛开展劳模大讲堂、劳模事迹报告会、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职工委员会的作用,培育一批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将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推出一批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打造一批以职工生产生活为题材的文化艺术精品。
——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引导和督促企业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培训,开通职工心理咨询热线,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职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把提升农民工文明素养和职业素养放在了重要位置。既广泛开展培养新工人、新市民活动,对农民工进行市民意识、法律维权、职业素养、励志成才、文明礼仪等教育和培训,又着力推广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助推计划”和“学分银行”、“现代学徒制”等教育培训新模式,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途径。
“推动建立在党委领导下,政府支持、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机制”;“督促和监督企业落实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把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纳入同级工会年度工作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
从目标到任务,从载体到保障,《规划》作出了详细安排,而要真正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各级工会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