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峪河的“牛”人物

28.05.2021  18:10

在保康县马良镇峡峪河村,有一种习惯的声音——每天天还没放亮,一阵阵哞叫声就传遍高山峡谷,村里的人都知道,这是武权又开始放牧他的牛“宝贝”了。

武顺权,男,53岁,肢体四级残疾,一家四口人,居住保康县马良镇峡峪河村3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4岁那年,武顺权发展烟叶产业,盖烟炉的时候发生意外手被炸伤,左手只剩下大拇指和畸形的小手指。由于左手残疾,武顺权没法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只能自己创业,先后创建过石灰窑、承包过煤矿、种植过天麻,但结果都不太理想。2016年,武顺权在外地打工,人上了年纪时常想回老家,在他心里一直还有个养牛的心愿。武顺权说:“小时候最喜欢放牛,每天早上放完牛再去学校念书,放牛成了一大乐趣,牛生性温和善良,能吃苦耐劳,总是默默付出,倔牛脾气也像我”。或许正是因为儿时与牛长期相处互相陪伴产生的这种特殊情怀,才让他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养牛。

面对重重难关,牛性子绝不低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7年,武顺权回老家筹划养牛,家里20亩田、100亩山林刚好可利用起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武顺权果断种下6亩牧草,借着扶贫政策的东风,利用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和5万元借款,先后收购了7头牛。由于住在山腰,山路狭窄崎岖,牧草无法用机动车运输,只能靠人力搬运,武顺权请来挖机铲车拓宽铺路,开辟出一条宽4.5米的两里砂石路;家里海拔较高水量小,吃水全靠一口井,现在养牛每天需要他挑好几桶水,武顺权又买两个水泵,花大力气从对面高山上牵了一条3000米管道给家里通了自来水;牛圈容量小,他又修砌了一个40平米的牛圈。期间遇到的种种难关,他都一一克服,原本以为可以一劳永逸,可这些牛光吃不长肉,四处打听后才知道先前收购的都是本地品种牛,本地牛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利润小。发现问题后,武顺权及时止损,直接下决心亏本卖了所有牛。

亲友极力相劝,牛脾气不愿回头

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武顺权有信心东山再起。可没有人再看好他,父母妻儿都劝他放弃,他谁都不听。2018年底,他又借了10万元贴息贷款,加上所有积蓄引进了18头杂交牛重新开始。妻子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赌气半年没见他。为了节约成本,10亩牧草播种收割,喂放养牛他全包,武顺权体型肥胖,左手残疾,干起活来异常困难。时间久了妻子担心他受累,还是回家支持他。一次有头母牛病死,加上未出生的小牛崽直接让他损失2.5万元,妻子心疼坏了,没想到养牛风险这么高,便又忍不住劝武顺权放弃,可他倔得像头牛。武顺权四处请教兽医专家,才明白是牛是一种反刍动物,喂食过多反刍困难就容易消化不良造成滞食。喂少吃不饱不长肉,喂多不消化容易病,经过长时间摸索,现在每头牛食量多少,健康状况如何,性格脾气他都了如指掌。

算好致富账单,牛人物终熬出头

随着养牛步入正轨,武顺权心里有了一本经济账,之前夫妻俩是买牛仔喂养到成牛卖,养殖成本高,生长期长,风险大。而繁育小牛成本低、利润高、风险相对较小,一头成牛需要成本约4000元,售价1.5万~1.8万元,而繁育牛仔出售成本只需约1000元,售价1.3万~1.4万元,如此一比较,武顺权开始学习配种接生,逐渐扩大母牛数量,开始繁育小牛出售。村里人见他产业有了起色都非常支持,家家户户不要的高粱杆、黄豆杆、稻谷草都送他喂牛,闲置的田地也免租给他种牧草。散养在高山上的黄牛,肉质劲道口感十足,往往提前半年就被收购商预定,非常紧俏。加上村民给的10亩地,武顺权现在一共种了30亩牧草,循环养殖30余头黄牛,价值约40多万元,通过出售成品牛和繁育牛崽,一年能盈利10多万元。2020年武顺权还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小女儿也从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就是峡峪河的牛人物,从一穷二白到脱贫致富,从创业谁都不看好到现在人人称赞,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清楚,武顺权笑着对我们说:“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多数人半路选择了放弃,只要努力坚持,没有成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