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岗:伍家乡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之路
3月28日,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组织15名失地农民、残疾人参加宜昌富艺制衣有限公司整理车间操作工职位的应聘。经过用人单位现场试用,共谊村失地农民李木娇、前坪残疾人李君荣等5人现场与该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并现场上岗操作,目前试用期月薪1000多元,残疾人李君荣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继多位就业困难残疾人在政府帮助下顺利就业后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据了解,伍家乡残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解决残疾人就业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通过深入调查,乡残联发现,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目前的就业形势,残疾人的就业空间受到了急剧压缩,社会地位在无形中被排挤,部分残疾人因为无收入或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针对这一情况,该乡残联对辖区内残疾人建立了就业信息台帐,摸清残疾人就业底细,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的新途径。通过实践探索,该乡开展了四项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为这一特殊群体输送着政府的希望和温暖。
一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乡残联联合乡劳动保障所、村残疾人工作者,对有招收残疾人意愿的企业进行摸底登记。 认真分析招聘信息,避免推荐时的盲目性做到有地放矢。同时对招聘的岗位、人数、待遇等方面积极与用人进行沟通、协调,尽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争取最大利益
二是各村对有就业愿望、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摸底,全面掌握未就业残疾人人数、未能就业的原因、有何技术或特长等等。将残疾人的求职、培训、创业等需求建立电子台账,为就业搭建平台。同时,有适合的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比如共同村小区的物业管理就一次性安排3名残疾人就业,如本村残疾人周立盛,赵宝军等在守门房。
三是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针对残疾人的不同残疾特征和自我愿望,经常性推荐残疾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包括电工、电焊、烹饪、计算机、汽车驾驶、开网店、艺术化妆美发、纹绣、摄影等多项技能。在培训中注重定单式培训,实行自我意愿和企业市场需求的统一。逐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及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四是对残疾人加强思想沟通。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做好残疾人的思想工作。帮助残疾人克服害怕竞争,在求职上依赖的心理。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勇于竞争、感恩社会的观念,从而以积极的求职心态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