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 :穿越历史的探索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6日电 题: 屈家岭 :穿越历史的探索
作者:梁刚
1954年冬, 刚刚诞生的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喜降瑞雪,勤劳的农垦人正以人定胜天的昂扬斗志和百倍的热情投身石龙过江水库输水干渠的建设,当干渠修至屈家岭村古柏树附近时,大量散发着远古气息的红烧土、陶器和石器重现天日——沉睡数千年的屈家岭文化终于揭开了神秘一角。在随后进行的首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大批造型独特的黑陶吸引众多人的目光。
一见钟情喜结良缘
2013年,学艺术出身的徐光明正象往常一样和朋友在网上交流, “当时一名朋友展示了自己的黑陶作品,这种不上釉却依然光彩照人的陶器制品让我深感憾。”徐光明说。通过翻阅历史,他发现,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时至今日,较之于声名日渐远播的龙山黑陶,历史更久、曾经与龙山黑陶齐名的屈家岭黑陶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看着一幅幅屈家岭黑陶资料照片,一种历史责任感从最初的兴趣油然而生,复制屈家岭黑陶的想法一瞬间占据了徐光明的脑海。
尽管毕业于艺术专业,徐光明之前却对制陶知识一无所知,不仅缺乏相关设备,对制坯、打磨、压光、焙烧等工艺闻所未闻,而且在此之前,屈家岭黑陶制作工艺已经在屈家岭失传。传统工艺失传、相关资料少之又少,还原屈家岭黑陶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面前,任何困难都难以阻挡前进的脚步。
苦苦探索终成正果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徐光明把目光锁定在工艺要求最高的屈家岭细泥黑陶。
烧制黑陶对工艺有特殊的要求。为了找到适合的陶土,徐光明的足迹踏遍了屈家岭的山山水水。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对比实验,最终在一处山坡上找到了最合适的陶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烧制黑陶必须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传统工艺对窑炉有着特别的要求。为了还原传统黑陶的本来面目,他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并花费1万余元购回建窑所需的材料,又经过多个不眠之夜的忙碌,一座专门用来烧制黑陶的窑炉终于搭建而成。之后,处理陶土、制坯、压光等一道道工序在摸索中展开。
2014年10月一天,徐光明亲手把一件件加工完成的陶坯放进炉膛,之后的48个小时,他守在窑炉边不眠不休。但当打开密封的炉膛,徐光明仿佛感到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10件陶坯只有一件烧制成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顾不上洗去一身的疲惫,徐光明努力揣摩每一个环节,借助互联网向制陶大师请教。陶器为磁器之母,在初步确定问题所在后,他先后多次远赴磁都——江西景德镇实地考察学习烧制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8月,当徐光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新烧的一炉陶器,眼前的景象令他欣喜若狂——一件件器型完整的黑陶作品仿佛是穿越时空的使者,浑身发出迷人的风采。这这一刻,他已经奋斗了一年多。
继承发展永无止境
蛋壳黑陶是黑中的极品,它代表了屈家岭陶器的最高水准,其0.3毫米的器壁厚度一度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早日恢复这一传统工艺,徐光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向这一制陶极限发起挑战。从优化陶土结构、改进制坯技术、完善烧制工艺,徐光明把器壁的厚度从0.3毫米压缩至0.2毫米,实现了新的突破。
黑陶之所以会呈黑色,是因为温度控制的关系。传统上,黑陶的烧制温度在800摄氏度到900摄氏度之间,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温度,都烧不出黑色的效果。为了提高黑陶的硬度又不失黑陶本色,徐光明改进各环节工艺,逐步把烧制温度从最初的900度提高到1000余度,把传统屈家岭黑陶的硬度提高到接近磁器的水平,为实现由传统的装饰摆件到实用生活用品的功能转变创造了条件。
把屈家岭黑陶文化发扬光大,单凭一人之力难以实现,在苦心钻研黑陶艺术的同时,徐光明不忘把这年的成功经验与身边相同有爱好的人分享,今年还招收了两位学生学习屈家岭黑陶制作经验。
随着中国农谷战略的兴起,作为农谷核心的屈家岭把作为屈家岭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屈家岭陶文化重新获得重视。“下一步,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探索恢复屈家岭彩陶工艺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独特的屈家岭陶文化作品”,徐光明深信,诞生在屈家岭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陶文化终将大放异彩。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