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2016就业形势面临双重压力 服务业如何扛起“半边天”
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同时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进入实质阶段,双重压力下,就业形势如何?还能否保住往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就业目标?产能过剩行业人员又将何去何从?
对此,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表示,今年就业形势有望延续总体稳定的趋势。他解释,原因除了目前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能带动更多就业外,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发展是带动就业的重要因素,部分去产能下岗职工有望进入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就业。
郑东亮指出,从2004年至2014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30.6%增至40.6%,增加就业人员近1亿,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到“十三五”末,就业比重将超过50%,撑起“半边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李长安教授认同该观点,但他也认为部分服务业岗位技能培训欠缺、工资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劳动者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总体就业形势是“稳定”的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城镇就业人数的持续上升,与整体经济增速持续放慢形成了鲜明对比。2007年,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204万人,当时经济增速为14%以上,而2015年经济增速仅为6.9%。
“近年,我国虽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但是总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量可观,带动的就业人数相对较大。”郑东亮向《工人日报》记者举例,2006年GDP增速为12.7%,经济增量为3万多亿元,2015年GDP增速虽为6.9%,但经济增量却多达4万多亿元。
李长安教授进一步分析,2005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就业80万人,而2013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40万至160万人。
因此,郑东亮表示,虽然面临双重压力,但是2016年总体就业形势是“稳定”的。
从失业率数据来看,李长安认为,今年我国也不会出现失业骤增的现象。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失业率为4.99%,李长安认为,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失业率指标都不太高。比如“充分就业”的美国,失业率目前也在5%以上,欧洲有的国家失业率超过10%。
“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已经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李长安列举说,比如,在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的内部消化机制。政府通过援企稳岗的方式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一定扶持,许多企业通过技能培训或者转岗等方式,使富余的劳动者能够胜任新的岗位,无需释放进入社会。
“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有规模失业的风险”
总体就业趋稳,但压力依旧存在。郑东亮坦言:“目前总体用工需求可能持续走弱。经济下行职工安置任务比较重,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都在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就业再就业的压力比较大。”
他分析,东三省、山西、河北等地区总体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业在调整过程中肯定会有一定的失业率,但是相对沿海地区,就业消化的渠道又很有限。因此,他认为这些地区结构性就业矛盾在2016年会更突出。这意味着,“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会有规模失业的风险”。
郑东亮建议,政府就业服务应提前介入去产能企业,做好就业援助、职业培训,以及托底安置。
近日,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的规模是两年1000亿元,用于解决职工安置和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郑东亮透露,1000亿元怎么花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方案。但他也认为,去产能要特别注意一些就业困难人员的转岗问题,譬如可以把大龄再就业人员转移到适合其就业能力的养老等服务产业去。
对于去产能将引发多少人员失业的猜测众多,李长安说,去产能调结构其实不仅仅会涉及直接从业人员,还有一些上下游产业以及辅助岗位的从业人员。但是,岗位的消失实际上是一个常态,产业调整完成之后,结构优化,对就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届时将会出现制造业就业回流现象。
服务业就业质量须提高
专家对就业预期的信心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对就业持续走高的拉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高于第二产业10%。在郑东亮看来,由于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更多,其快速发展将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他告诉记者:“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点,第二产业所带动的就业人员数增加61万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增加人数则多达70万左右。”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需求改变,第三产业所占的就业比重会越来越高。
此外,郑东亮还认为,“互联网+”、分享经济以及民营企业市场化的快速发展都对新增就业和拓宽就业渠道有贡献,2015年新登记企业继续保持日均1.2万户的增长势头,新注册私营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
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就业的贡献率不断攀升,郑东亮介绍,他们通过青年创业调查发现,每个创业项目或企业,带动的从业人员就业是8.44人。
不过,李长安也提醒,服务业进入相对较容易,但是要想增强岗位的稳定性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度,就必须改善工作岗位环境,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完善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