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万封信函难觅一封家书 现代通讯“挤兑”传统书信

15.09.2014  12:03

  找家书的念头,始于今年中秋节前夕。“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亲人间都以书信传递思念之情。今天,通讯技术已给人类的沟通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还有人采用家书这种传统却温馨的方式吗?

  带着几分期待,8月29日起,本报记者随邮政投递员一起投递信件,试图寻找中秋家书背后的故事。但整整一周下来,还是一无所获。

  难道,传统家书已经就此绝迹?

  万封信函里,难觅一封家书

  “今天发现家书没有?”9月1日清晨,记者再次来到武汉市邮政局武昌东亭投递站。

  邮递员洪军很兴奋:“今天终于看到了一封家书!”说话间,他从厚厚一摞信函里,把这封手写体的信件找了出来。记者一看,收信人是附近东亭花园小区一住户。

  从8月29日起,记者就通过洪山区、武昌区的邮递员在寻找家书。第一天,在洪山支局邮递员毛豫鄂驾驶的邮政车上,记者将准备送往武汉大学工学部的所有信函翻了一遍,只看到七八张明信片,没有一封手写体、带家庭住址的信件。做了9年邮递员的毛豫鄂感叹:“以前不时可见几封家书,近两年家书越来越少,但也不能说家书绝迹了。

  随后几天,记者又查看了近10名邮递员准备投递的信函,片区覆盖武昌车辆厂、徐东大街国际城、湖北大学、徐东电力宿舍、武昌中南等等,均属核心城区,人口稠密。遗憾的是,旅游类明信片不时可见,但疑似家书的信函,一无所获。

  因此,一听邮递员洪军说真发现了一封家书,记者不大敢信:“能肯定是一封家书吗?”洪军瞟了一下信封,蛮有把握:“应该就是。

  上午9时,记者随洪军前往东亭花园小区投递。收信人是一位老人,老人的儿子正好在家。记者讲明原委,希望他能拆信看一看,信上写的什么?是不是亲人的问候,会不会有一段温情的故事?这位收件人很配合:“那我拆开看看。

  哪知道,拆开一看,竟是一张“中秋国庆缤纷嘉年华”广告单。主人有些尴尬,连声称:“对不起。”他说,不知商家是从哪里弄到他家的地址的,这应该是向老年人推销产品的。带着失望,记者离开了。

  东亭投递站站长姚勇介绍:该站是全国旗舰投递站之一,每天投递信函两三千封,每月六七万封。但绝大部分是商业信函,包括银行对账单、广告单、书刊等,收件人地址、姓名均为印刷体。而家书一般是手工书写的信封,收件人有小区或街道住址,很容易识别。该投递站辖区内还有不少文化单位,有些信封虽然是手写,但一看就属于读者来信或文化单位搞活动时的互动来信。

  可是,记者用时7天,仅在东亭投递站查看的信函就超过1万封,却难以找到一封家书。

  现代通讯“挤兑”传统书信

  “传统家书趋于消失,是因为遭遇现代通讯工具的‘挤兑’。”9日,文学博士陈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从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家书就一年比一年少了。

  据研究,人类最初的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此后经历大约5次革命性变化。第一次是因为语言的出现;第二次是由于文字的出现;第三次是因为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因为电话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第五次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光是一个小小的企鹅(QQ),就改变了很多人的沟通方式。

  在上世纪80年代,虽然出现少量电话机,但家书仍然是亲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武昌水果湖一位市民回忆,当时他因急事想打一个长途电话回外地老家,还要到洪山电信厅排队。轮到自己时,也不能亲自去拨打电话,要等话务员先拨通对方电话,对方接到电话后,还要去叫人。好不容易找到人,话务员才会把话筒递给你:“接通了,接通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使用“大哥大”。那是现代手机的雏形,看上去像厚重的砖头,价格不菲,手持“大哥大”一时成大老板、暴发户的象征。

  “随后,科技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陈晓明回忆,紧接着,CALL机(也叫BP机)出现了,“行在路上知天下事,握在手中知万家情”,“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这些CALL机广告词流行一时。然而,仅两三年,CALL机的风头就被爱立信手机、摩托罗拉模拟手机、小灵通盖过……同时,IC卡电话机、磁卡电话机遍布街头,而今,电话磁卡早已蜕变为收藏品。

  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6年后——互联网迅速蔓延,电子邮件、聊天室发展迅猛。一时间,几乎人人都有“伊妹儿”(电子邮箱),而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家书却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

  2010年之后,QQ和微信用户数以亿计,想跟家人说个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或视频通话,既快捷、又便宜。而写一封家书,不仅从写信、投递到收件人收讫的周期较长,还需买信封、贴邮票,自然就被追求效率的现代人所淘汰。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孙秋云教授认为,科技发达以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呈现出快速化、简单化、表面化的趋势。传统家书的淡出,除了科技发展的原因外,也由于人们能与家人沟通的内容越来越少,代沟越来越明显,相反,跟同事、同行和有共同志趣者,可沟通的内容却越来越多,这导致现代人很少能静下心来写一封“汇报”式的家书。

  有人说,其实,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可称为“多维家书”或电子家书,与传统家书相比,它只是变了一个形式,感情交流的内核并未改变。

  “对于不熟悉现代生活节奏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于散发着手写的书信,当然会有一种怀念。但年轻人都已卷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在不经意中,抛弃了以家书进行沟通的慢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这一问题,不能盲目肯定一种沟通方式,或盲目否定一种沟通方式。”湖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张继涛分析。

  他认为,虽然以前的《傅雷家书》等名人家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过去通讯不发达,人们写家书是因为当时整个生活节奏很慢。如今社会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如果仍以写信来沟通,显然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快捷要求。

  当然,电子家书也有它的弊端。传统家书是带有个性色彩的表达方式,赋有更多的精神寄托,而现代手机短信、电子贺卡所传递的节日问候越来越同质化,可以复制、粘贴,因而显得雷同、无趣。传统家书好比手工制品,电子家书好比是从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产品。而任何产品,手工制作的当然要比从流水线上出来的珍贵,因为手工产品贯穿了行为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另辟蹊径,花时间去原创一封电子家书、电子短信,说不定也会取得特殊效果。

  陈晓明则认为,家书形式发生变迁,好与不好,各有各的理由。但传统家书是包罗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一个综合载体。写信要讲究字迹工整、笔墨纸张、称呼礼仪等,就算买信封、买邮票都要费一番心思。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展示出个性的锋芒,也真实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一些家书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还是优美的散文,像胡适、鲁迅、徐志摩、林徽因等名人家书,已有了文物价值。我们还可以通过诸如“知青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爱情两地书”等等,读出历史的演变。

  而现代电子家书,只有沟通信息的价值,没有文化的价值,完全不能带给人“家书抵万金”的感觉。因此,传统家书的价值,是电子家书无法相比的。

  短信、电邮是当代的家书?

  现代化与怀旧永远并存

  尽管传统家书越来越难找,但出乎意料的是,当记者以“家书会不会消亡”询问不同采访对象时,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应该不会”。在阐述理由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邮政投递工作人员,姚勇说,尽管传统家书很难找了,但这不等于绝迹。另外,明信片也是书信的一种。每年七八月份,很多外出旅游的人,喜欢给亲朋好友寄明信片留念;元旦和春节,人们会通过明信片写上新年祝福。

  一家银行负责人杨先生介绍,他的孩子在国外上中学,他就要求孩子给他写信。他宁愿十天半月等孩子一封信,而不愿每天收到孩子的一条手机短信。因为,据他所知,不少在国外上学的孩子给家长的短信或电话,往往就是说“没钱用了”,催家长刷卡,却很少讲述自己在国外的见闻、感受。

  “为什么要写家书?在外读书、在外谋生的人就像游子,像风筝,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连在一起。”这位家长说,游子拿起笔,面对纸张,在灯下梳理自己的思绪,苦涩和忧伤,尽在家书中流淌。这些信还可以长压箱底,一旦拿出来读读,会拨动心弦。

  而在恋人之间,有的女孩子把口红印到信笺上,再把信寄给心上人。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呢?有的恋人很企盼一封信的到来,但书信真来之后,想看、又怕看。那样一种心灵的悸动,给人以多么美的回忆。

  陈晓明虽然很担心,“再过一代人,恐怕我们的后人将不知家书为何物。”但他又说,一些有家书情结的人,不管岁月变幻,依然喜欢写信。

  张继涛认为,传统家书不会消亡,因为社会越是现代化,越会有一些人怀旧、复古,想返璞归真,这是一些人的追求,“现代化与怀旧是永远并存的。

  链接

  名人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所涉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仅一部家书,就可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两地书

  鲁迅与夫人许广平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鲁迅信六十七封半),1933年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

  第一部分,是一个女学生向老师的请教,通信都是对当前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虽然从许广平的去信中也透着爱,但那是对师长和导师的爱。第二部分,从通信语气上,没有了师长和学生之间的拘谨,更多的是男女情爱的关怀。第三部分,看上去就是夫妻之间生活上的关心了。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两地书》是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写照。

  《傅雷家书

  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的典范父母。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