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对接 输血变造血(打赢脱贫攻坚战)

18.05.2016  09:32

  精准帮扶,铺就长远致富路

  让贫困群众搬离“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窝窝,只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要确保贫困人口按期实现精准脱贫,还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青凤镇赵垭村的刘志平,家有7口人,收入来源少,加上看病的不菲花销,全家生活清苦。去年6月,刘志平向农行平昌县支行申请了2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新建起了一个山地鸡养殖场。如今小产业渐成规模,一家人的生活也迎来转机。“现在存栏鸡苗有1200只,一年卖上两批,一年的收入就能上3万元。”刘志平高兴地说。

  像刘志平这样的贫困户在赵垭村共有83户,农行平昌县支行已对每户按照劳动力、家庭收入、创收能力等情况,给予信用评级,据此发放贷款。其中12户已经从银行获得扶贫小额贷款共计42万元。

  不同贫困户有不同的难处,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产业和发展潜力。精准扶贫就要找准症结,精准帮扶、定向“输血”。在四川,8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全省88个贫困县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根据贫困县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量身”定制帮扶规划和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整合各方资源,为贫困县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一揽子服务;在江西,每家对口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摸清贫困户的信贷需求;在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建档立卡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提供扶贫开发项目融资服务,包干不同区域内金融服务机具布设……

  扶贫贷款风险大、额度小,收益低、周期长,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才能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流入?“为了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我们要求银行业机构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考核机构网点覆盖率和行政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四川省银监局局长王筠权说,金融机构对扶贫类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也相应提高了,这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入扶贫产业。

  政银合作,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大桥古嶂新村的新楼房颇有特色,整齐的屋顶上安放了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新房的主人来自附近山区,而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则是他们如今脱贫增收的“法宝”。

  为了能让他们“搬得出”,也能“富得起”,于都县政府和当地农行合作推广“金穗光伏贷”,通过财政贴息,为每户贷款安装5000瓦的光伏电站,使用寿命为20年。“把电卖给国家电网,一年就能挣将近6000块钱了。”一年多前,村民陈佛生还在山里靠卖谷子为生,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的变化让他很满意。

  然而光伏电板初装成本高,回本周期长,到第六年才能收回成本。前期初装的钱从哪里来?为此,农行创新贷款方式,给予村民5年贷款宽限期,前五年只要付利息,五年后再还本还息,缓解了村民前期的资金压力。

  贷款没有抵押、担保怎么办?当地政府为村民担保。“光伏贷引入了政府增信机制,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作为担保,为农户申请贷款。同时设定了5年的宽限期,政府在此期间给予贷款贴息,具有政府担保、银行贷款、财政贴息、长期限的特点。”农行于都县支行行长马剑介绍。截至今年3月31日,农行于都县支行累计向1668户贫困户发放光伏贷4660万元。

  不但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来源也有了保障,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家。“以前村里有100多人外出务工,现在一半都回来了。”古嶂新村村委会主任温八月介绍。

  据赣州银监分局副调研员刘红梅介绍,针对原来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合作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今年赣州银监分局主动联合地方扶贫办、财政和金融局等部门,引入政府增信机制,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出独具赣南特色的“产业扶贫信贷通”,依托市县两级财政资金建立10亿元的风险缓释补偿基金,以1∶8的杠杆比例撬动80个亿元的产业扶贫信贷资金,“点对点”对接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推动精准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