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扶贫 实现精准脱贫

10.12.2015  09:44

——房县实施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与有益启示

 

    房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也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识别认定贫困人口50596户14.64万人,占农村人口总量的36%,扶贫攻坚成为摆在房县面前最紧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务。近几年来,房县在统筹实施一系列扶贫举措的过程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根本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开启了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致富之路,惠及了广大贫困群众,创造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最近,我们就此作了深入调研。

  一、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市场需求,精准发展致富产业

  精准扶贫,根本在于发展致富产业,发展致富产业,必须首先选准、选好产业。在探索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房县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市场要求,选择并大力发展了中药材、食用菌、核桃、山羊、烟叶、茶叶、蔬菜、大鲵、黄酒九大产业,催生了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困难群众创业致富。

  1.发展中药材产业。房县境内共有道地中药材2518种、蕴藏量350万吨,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我县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药、项目兴药工程。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12万吨,从业人员3.2万人,年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带动2100户6720名贫困人口致富。

  2.发展食用菌产业。房县耳菇林面积达198万亩,年生长量34.1万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耳菇林基地县之一。我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巩固段木食用菌品质,扩大袋料栽培面积。目前,发展袋料食用菌2000万袋、椴木木耳10万架,产量1.1万吨、产值2.6亿元,“十二五”期间带动贫困人口4100户13120名贫困人口致富。

  3.发展核桃产业。房县山多地少,25度以上宜植坡耕地达45.3万亩,核桃宜栽面积广,潜藏优良品种多,自主培育的“房陵1号”薄壳核桃被评定为全省优良品种。我县把核桃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之一,坚持良种新建基地与高接换优改造老基地“两手抓”,发展核桃50.6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产量3500吨,年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带动1864户5965名贫困人口致富。

  4.发展山羊产业。房县草场面积265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可饲养160万个羊单位,是全国100个肉羊生产大县之一。我县坚持把以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作为速效致富产业之一,着力推广三元杂交、“1235”  养殖模式。目前,养殖户达1.9万户,山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出栏55万只,“十二五”期间带动1890户6048名贫困人口致富。

  5.发展茶叶产业。房县绿茶“香气高纯持久、茶汤深绿明亮、滋味醇厚绵长”,被湖北省列为鄂西北高香绿茶板块基地。我县坚持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茶叶产业发展路子,大力建设高优生态茶园,目前已发展茶叶12万亩、产量960吨,实现产值2.5亿元,十二五期间带动2050户4500名贫困人口致富。

  6.发展烟叶产业。房县独特的海拔、光照、气候环境以及土壤条件适宜优质烤烟生产,出产的烟叶质量好、香气特征明显。我县自1992年开始发展烟叶种植至今,已成为全省重点烟叶产区之一,是武烟集团生态优质特色烟叶核心基地。目前种植烟叶4.1万亩,产量10万担,“十二五”期间带动3200户10240名贫困人口致富。

  7.发展蔬菜产业。房县境内山野菜资源丰富,可食用的山野菜有200余种,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丹江口市、云阳去大部分蔬菜主产区将被淹没,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县紧盯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目标,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设施蔬菜。目前,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十二五”期间带动人贫困人口863户1085名致富。

  8.发展大鲵产业。房县是中国大鲵的四大原产区之一,大鲵在境内分布广泛,并以品质优良、原生态、类野生而闻名。房县大鲵养殖初具规模,种苗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大鲵养殖达3000余户,建仿生态繁育基地29个,存池大鲵近70万尾,年销售商品大鲵10万尾,年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十二五”期间带动人贫困人口339户1085人脱贫。

  9.发展黄酒产业。房县黄酒香甜可口、回味悠长,酒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及钙、镁、钾等微量元素。2011年,房县黄酒走进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外接待专用酒之一。201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全县有民间黄酒作坊543家,黄酒制造企业10家,年产黄酒近5万吨,产值接近10亿元,前景广阔。

  二、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精准提升产业化水平

  把选准的致富产业做大、做强、做久,使困难群众持续增收,关键是要提升产业化水平。房县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思路,精准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壮大基地强基础。围绕特色产业,按照“突出特色、连片发展、一乡一业、数村一品”的思路,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强化示范带动、促进规模经营,千方百计壮大产业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110万亩,特色产业专业镇8个、专业村113个,特色产业园区159个。

  培育龙头深加工。采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政策项目支持一批、科技支撑提升一批的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支持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突出提升龙头企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户就业带动力。目前,已培育龙头企业34家,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实现订单生产面积15万亩。

  创建品牌闯市场。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的培育、认证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培育品牌、品牌提升价值的良性循环。目前,已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41个,房县香菇、黑木耳、娃娃鱼、北柴胡、“冷水红”胭脂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当及图”、“房陵本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认证产业基地面积达4.2万亩。

  强化宣传促营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聘请权威媒体拍摄专题片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等栏目播出,有力提升了房县农产品美誉度。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电商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县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企业81家,淘宝注册店铺(展位)3200多个,建立专业网站10家。

  三、落实惠农政策,整合涉农资金,精准输送产业“血液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没有资金保障,产业发展就会落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产业更是饱受资金瓶颈制约。房县迎难而上,多方破解资金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建立县级资金整合平台,对省定重点贫困村、对非重点贫困村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支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到村的产业项目70%以上扶持到户。县财政按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5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并将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8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2014、2015年全县分别整合涉农资金2.9亿元、10亿元,用于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加快了全县整体脱贫步伐。

  二是加大贴息贷款力度。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县财政每年统筹资金2000万,设立扶贫贷款担保金,金融机构按1:10比例放大,对有发展意愿、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对吸纳贫困户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大户给予扶贫贴息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两年来,全县发放贴息贷款1.39亿元,财政贴息资金1607万元,金融机构每年提供涉农贷款5亿元以上,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发展产业。

  三是盘活资产资源。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担保形式,提高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程度,有效盘活存量资源,不断推动农村资源向股权、资金向股金、农民向股民转变。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3.91万亩,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1000余万元;发放林权证11.95万本,面积631万亩,办理林地流转37起,面积47万亩,实现林权抵押贷款融资3000多万元。

    近年来,房县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充实了家业,创造了事业,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红利”。

  ——农民腰包鼓起来了。通过发展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在深沟高壑间找“路子”,在漫山遍野里寻“金子”。目前,全县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的有2.5万户7万人,  2014年实现产值25.2亿元,带动4.9万农民增收、0.75万人脱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3元,比2012提高39.8个百分点,人均增收1793元。沙河乡白沙河村村民王正明常年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一家三口生活在贫困县以下,2014年初,王正明在村里食用菌大户带动下发展袋料食用菌9000袋,实现纯收入4万余元,当年脱去“贫帽”。他说:“以往在城里打工一心挂两头,收入不稳定,如今在家发展食用菌,心里踏实,手头宽裕了,还能照顾家庭。” 

  ——农村环境美起来了。房县坚持把发展致富产业与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建设板栗、樱桃、血桃、柑橘采摘园、花卉苗木园、科技示范农业园、有机茶叶园,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美好景观。以竹房城镇带、武神路生态主轴,分期分批改造房陵特色民居1.5万户,实施“一建三改”4.8万户,四旁植树150万株,硬化户院路2.5万平方米,建设集中搬迁安置点21个,搬迁安置1233户、5908人,打造了融特色民居、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十村百里万户”美丽乡村示范走廊。

  ——农业效益好起来了。通过产业扶贫,提高了土地产出益。军店镇三溪沟村在两年前以种植玉米为主,每亩玉米投入500元,收益8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现在该村依托神农本草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发展道地药材产业,以种植白及为例,每亩成本3500元,收益15000元,投入产出比1:4.3,硬生生问每亩土地多要了14200  元。通过产业扶贫,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业效益。2014年全县农产总产值46.5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51.9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率为1.12:1。

  ——农业基础强起来了。我县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倒逼基础提档升级,基础配套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之路。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新修通村水泥路300公里;渠道249公里,整治塘堰1500口;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平方公里;升级更换变压器336台,新建改造输变电线路1091千米;建设水文观测站4个、气象观测站48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12个;新建开通4G基站219座,农村宽带接入用户2.37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5%,新创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12个,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彻底扭转。

    艰辛探索,奋力耕耘。丰厚回报,惠及人民。房县实施产业扶贫的丰富实践和实现精准脱贫的显著成效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根本之举。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更是扶贫工作的直接目标。房县把培育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渠道,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实践证明,产业扶贫具有广泛性、带动性、持久性,它能够把广大困难群众都组织到产业中来,成为产业发展主体,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成为扶贫开发的受益者。如果完全依靠外部  “输血”,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难题,反而会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只有大兴致富产业,实行“造血式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启示二:市场“无形之手”是产业扶贫的制胜法宝。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必须运用市场手段和市场机制,必须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房县在大兴产业的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走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实践证明,开展产业扶贫必须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改变过去“官逼民富”的行政命令方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市场决定方向,配置资源,带动扶贫产业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启示三:政府“有形之手”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保障。市场失灵之时,迫切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及时调节。在市场机理的作用下,市场资源总是向优势区域流动,产业总是在条件好的地方规模发展,这往往会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产生挤出效应。面对这种状况,房县不仅注重市场主导,同时注重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合理的组织、融合、调配生产要素和经济元素,千方百计在政策、资金、人力、环境、基础设施、平台、信息、科技、培训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实践证明,政府用好“有形之手”对产业扶贫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产业发展中,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只有积极而合理地用好政策杠杆和各种调控手段,才能广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凝聚推进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启示四:一幅蓝图绘到底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所在。产业培育周期长,是自然生长和经济成长并进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循序渐进、历练成长。多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  一幅蓝图画到底”,有效防止了“老书记栽、新书记挖”的短期行为。岁月更迭、奋蹄不止。如今,致富产业日臻壮大、扶贫成效日益显现。实践证明,抓产业扶贫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毅力,紧盯目标、矢志不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