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该抓什么?
餐饮行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目前,全国拥有40多万家餐饮企业和500多万个餐饮营业网点,餐饮行业职工达2200万人。当前,经济总体下行压力较大,餐饮企业各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全行业增速下滑。特别是2013年以来,餐饮业结束了连续20年的快速发展,收入增幅从20%降至9%,餐饮行业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和效益“洗牌”已经开始,劳动关系矛盾正处于易发和多发阶段, 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显得尤为重要。
——写在文前
餐饮单位的境遇千差万别。针对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目前应该抓什么?不久前,在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召开的全国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上,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世明在谈到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时特别强调,要“抓覆盖、抓基层、抓重点、抓规范、抓普及、抓提高”。
抓覆盖:餐饮业竞争激烈,这边关张、那边开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业态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
覆盖不到位,就会影响职工权益的普遍维护;影响集体合同签订数、覆盖企业数、覆盖职工数的真实性;影响定量、定性、定向分析和顶层设计;影响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发展平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抓覆盖面的扩大。实践证明,越是“剩下”的单位,工会工作难度也就越大,也越来越接近“最难啃的骨头”。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总工会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以来,努力在提升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质量上下功夫。截至2013年年底,全区共发出工资集体协商特别提示函808份,要约书 808份,收到答复书808份,要约率、答复率达100%;共有760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签约率达到94%;全区137家规模以上企业,覆盖职工30176人,要约率、答复率、协商率、签订率、公开率均达100%,签订工资集体合同企业和职工覆盖率达100%。签订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6 份,覆盖企业217家,职工1.9万人,企业覆盖率100%,职工覆盖率99%;签订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合同3份,覆盖企业167家,职工1.38万人,企业覆盖率100%,职工覆盖率99%。
抓基层:工作要针对基层实际。餐饮单位开展集体协商必须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用人家的钥匙打不开自家的锁
当前,餐饮行业效益下行压力加大,职工利益诉求增多,劳资双方利益博弈更加凸显,甚至有的企业发生了集体停工或罢工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反对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企业,处置停工的第一件事,都无一例外的是找职工代表进行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对话是什么?就是协商。所以,在基层建立正常的集体协商机制,是减少工人同资本博弈中的盲目性、无序性、滞后性和对社会危害性的重要渠道,更是变“先停工”为“先协商”的重要手段。
陕西省咸阳市酒家酒店及个体餐馆达1.3万户,从业人员有30多万人,是全市人数最多的行业。为了解决影响餐饮行业职工收入分配存在的共性问题,咸阳市财贸工会通过举办基层培训班,对400多名工会干部、协商指导员、企业职工协商代表等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各参与方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能力。针对一些职工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频繁跳槽,他们与工会联合会以及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分头到各餐饮宾馆企业,以工种类别为切入点,分别了解前厅、后厨、餐厅、客房、后勤等工种岗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同等规模企业工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绘制了便于操作的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样本,改变了基层餐饮企业职工队伍无序流动的现状。
抓重点:餐饮行业的形势变化多端。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重点也应有所变化和调整
餐饮行业如何应对利微环境的挑战,劳资关系和集体协商机制如何面对新问题和新考验,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目前,协商的重点内容,应当是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标准,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分类协商,确定细化的工价标准,为确定合理工资收入打实基础。在抓好工资协商重点的同时,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协商内容向福利待遇、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职工晋级培训等方面延伸,不断丰富和完善行业集体协商的内容。
河北省石家庄市财贸工会把职工最关注的最低工资标准、女工休产假待遇和加班劳动报酬、职工工资增长幅度等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3年来,大部分餐饮企业改进了劳动管理方式,全行业普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修订、修改企业劳动规章制度260个;企业更加重视职工的福利待遇,职工满意度大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职工与企业的相互理解,职工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使他们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全行业职工年流失率与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前相比下降了20%左右。可以说,工资集体协商为稳定职工队伍,解决用工荒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在利益存在差异的条件下,通过集体协商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有利于引导职工合法理性表达诉求
工资集体协商的文本规定和制度程序非常严格。诸如产生协商代表,成立协商小组,收集协商议题,提出议题意向,进行正式协商,拟定协议草案,公告并实施等,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简化程序、降低标准、形同过场的现象还较多,直接影响着机制效力和工作效果。今后,在已经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的单位,狠抓规范化建设是关键的关键。
科学规范的合同文本是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必备要件。辽宁省辽源市财贸工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餐饮行业特点,通过请教专业人士,召开企业经营者座谈会,汇集职工代表意见等形式,确定了各岗位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工资发放时间、职工奖金、补贴和生活福利费的设置和发放等协商内容。此外,他们还规范审议环节和公示环节,已经建立行业职代会的,行业协商集体合同草案必须提交行业职代会讨论通过。没有建立行业职代会的,要采取行业内职工代表审议等形式,履行审议程序。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协商双方要将已经生效的集体合同以适当的形式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抓普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和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从字面进行直接解读,无论是工资集体协商还是集体协商,关键词是协商
即使工资水平很高的一些现代企业,协商机制也是业主和职工相互沟通的纽带。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说明、沟通、了解、平衡的问题很多。就像企业与企业之间、厂家与顾客之间都需要协商一样,业主与职工之间的协商更是必不可少。而且越是企业遇到困难,越是职工收入受到影响的时候,就越需要协商。
内蒙古三千浦餐饮连锁公司工会将工资集体协商劳资两利的意义普及给全体员工和各个管理层的管理者。员工每月有“有话实说”的机会,企业可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员工的各种诉求。公司工会还与人力资源部一起,随时了解本地区和全国同行业其他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收集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企业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稳定了企业运营秩序,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去,员工流失率比较高,而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来,总体在10%以内。员工和企业都尝到了工资集体协商带来的甜头。
抓提高: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取决于政府官员的态度和决心,也取决于企业法人的觉悟和态度,更取决于职工代表的能力和水平
企业协商主体代表性不足和单位存在“无人谈、不敢谈、不会谈”的难题,都会影响集体协商的实际效果。实际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是职工民主协商自身利益的一种制度设计,也是职工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劳资矛盾和劳动关系中的所有问题不可能用这一种手段就都迎刃而解。敢谈、会谈要有个锻炼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刚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的单位,员工和老板能坐在一起商讨问题就是进步。要允许集体协商工作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应过于求全责备。
近年来,海南省酒店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已经连续四次签订了全省酒店餐饮行业年度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截至2013年年底,海南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已覆盖全省19个市县,两万多家酒店餐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中应建制企业的6960家,惠及全行业29.8万职工,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工会的组建。
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显示出三大亮点,即:覆盖面最广,惠及职工最多,工资涨幅最大。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促进了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二是推动行业和谐稳定发展,为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