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寒流中的劳资博弈

09.12.2014  13:45

遭遇宏观经济寒流时,处于“产业金字塔”低层次的中小企业,陷入外部订单不足与内部劳动力流失的双重困境。农民工眼中的“黄世仁”们,渐渐嚼出“杨白劳”般的无奈滋味。

在孝南区东山头的森工产业园,劳资博弈后出台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给出一道耐人寻味的产业生态考题。

话语权的逆转

3日,园区内紫竹林科技公司热压工段的张艳丽领到上月工资——4200元。这是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后,她拿到的第一笔工资。“比过去高,关键是有2000元保底。”她笑着说。

张艳丽2011年进公司,从学徒工干到高级工。9月,她在孝南区木质板技能竞赛热压项目中获一等奖。

可就在今年7月,她撅着嘴理直气壮找老板,闹着要跳槽。“连着好几天没活儿干,算了算整月拿不到3000块。”张艳丽回忆。

好说歹说,老板加工资留住了她——生产线一个萝卜一个坑,像张艳丽这样的熟练工,走一个损失可不小。

当用工荒成为新常态,更多劳动者在与资本的对话中,取得话语权的逆转。“年纪大了,不想上夜班。”同在这家企业的修补工段,51岁的女职工管新华也提出要求。10月起,公司同意她只上白班。

荣翔木业公司车间主管张洪,上月代表职工方参加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开工不足,员工收入就得减,当然想跳槽。我们要求付保底工资,订单不足时不降薪、不裁员,这样才有根本保障。”

除此之外,职工代表们还提出,加班费要有标准,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要有培训机制,不准歧视孕产期女职工……

企业家的苦衷

房地产业遇颓势,加上频繁出现的工人跳槽,老板们脸上,不见往年的喜上眉梢。

去年全年,孝南区森工产业总利润达1.4亿元,增长37.1%。今年虽有新企业开工,但三个季度过去了,利润增长仅1.9%。该区木质板行业协会会长、圆宏镭铭木业董事长金西茂坦言,今年没一家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能达到六成就不错了。”

外部经济不景气,企业家们想到质量求胜、转型升级。但已习惯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用脚投票,向老板们无声抗议。

今年5月,园区一家企业改进工艺,要求工人们在修补面板时改用胶布粘贴,但工人已习惯打射钉,虽会造成板面损伤,但毕竟快啊!受不了这新要求,整个工段6名工人不辞而别,集体跳槽到马路对面一家企业,导致老东家停工整整3天。“上了一条新产品线,结果60多个员工走了一半。因为新设备需要‘人机磨合’,产量不稳。”高牌公司总经理肖健说。

劳动力的无序流动让企业叫苦不迭。上半年,镭铭公司一位槽口调刀工跳槽,去了相距仅600多米的另一家新企业,称自己是“技术员”,月工资涨了1000元。不明底细的新公司在试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是位“李鬼”技术员。

劳资协商打开“心锁”

“不能单怪工人挑肥拣瘦、不讲诚信。”东山头办事处工会主席左少奇说,园区内企业多由浙江、武汉等地的家族作坊式企业转移到此成长,从个体老板向企业家过渡时,应提高合理合法用工的意识。

孝南区及东山头两级工会主动介入,引导企业家与职工代表敞开心扉集体协商,打开“心锁”。

这是一场持续3个多月的“车轮战”。企业家顾虑,统一工资标准后,会不会丧失自主权?职工代表担心,集体协商后,会不会让企业家捆绑成“垄断”团体?

行业协会与工会搜集方方面面诉求后,经反复多轮争论,终取得平衡。上月14日,协会23家企业的资方代表与职工代表签订集体协议,综合考虑岗位职责、技能素质、工作条件及强度,确定各级别员工相对统一的薪酬标准,决定设保底工资,并承诺行业不景气时也不裁员、不减薪,提高员工在职培训、业余生活等方面的隐性福利。

“我们将实行工资协商制度看作保护员工的起点。”肖健说,现在公司非常注意员工管理规范和心理调节,员工过生日还会送蛋糕。

保证员工收入稳定增长,逼迫企业内部挖潜。紫竹林公司的徐振江夫妻负责板面贴皮,这两天皮子没到,厂里安排他们去装卸尿素。企业省下从外面请装卸工的费用,给老徐夫妇付搬运工资。“只要收入有保障,谁愿意经常跳槽?”徐振江说。

省总工会法律和集体合同部部长彭敏说,行业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在沿海相当普遍,但在湖北还为数不多。“越是成熟的产业集群,越具备成熟的协商机制。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员工合法利益,维持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