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工会界政协委员再次“发声”:加快集体协商立法步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郭稳才再次提交了《关于制定<集体协商法>的提案》。这已经是他第2年向大会提交这一提案。
“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集体协商工作难度加大,同时社会各方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集体协商是工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当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谈及提交这一提案的初衷,郭稳才委员如此阐述。
在他看来,及时制定国家层面集体协商法律法规,对于保障集体协商制度有效运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每年的两会上,工会界政协委员都在呼吁加快集体协商立法,在他们看来,集体协商立法不能“一拖再拖”,应当加快立法步伐。
“党中央高度重视集体协商工作”
“党中央高度重视集体协商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全总书记处原书记李滨生,从近年来国家下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充分说明开展集体协商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实践中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党和国家一系列部署要求的落实以及集体合同制度作用的发挥。”李滨生委员坦言。
问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定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等都有条文涉及集体合同,但规定不全面,如《劳动法》缺少集体协商程序、法律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二是立法层次较低,权威性不高。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部颁规章,虽较具体全面,但法律位阶偏低,强制力不够。三是违法责任不明确,刚性不足,致使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低。
李滨生委员认为,“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载体,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手段。同时,将党和政府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落实到职工群众身上,有时需要一些渠道和平台,集体协商正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还是从提升工会法治化工作水平来说,只有尽快从国家层面对集体协商进行立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郭稳才委员建议。
20多年集体协商实践,为立法奠定基础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总十六届五次执委会上,一组数据“新鲜出炉”:目前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242.2万份,覆盖职工2.9亿人。这也是我国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最新成果。
同时,近年来,全国涌现出武汉餐饮行业、邳州板材行业、大连机械制造行业和软件行业等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典型,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行业集体协商的广度深度、社会影响得到大幅提升。
在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荣书委员看来,“这标志着《劳动法》颁布实施20多年来,我国在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方面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集体协商立法奠定了实践基础。”
自1994年我国颁布《劳动法》正式确立集体协商制度算起,中国工会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以“牛鼻子工程”为标志的探索开端阶段、以“劳动合同法”为标志的规范发展阶段、以“两个普遍”为标志的全面推进阶段和以“提质增效”为标志的深化发展阶段。同时,各地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推动集体协商,使这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出台了41部集体协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23个省(区、市)将推进集体协商写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有29个省(区、市)将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
“各地立法中扩展了集体协商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集体协商的制度刚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原主席董秀彬建议,“尽快对集体协商法立法展开立法可行性评估,尽早将集体协商法纳入人大立法日程。”
集体协商立法是推动改革的“正能量”
当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开展集体协商的意义究竟在哪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党委书记颜辉认为,应当让全社会认识到集体协商并不是“一商就涨”,在当前去产能、企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集体协商最大的好处是让职工方和企业方实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对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颜辉委员指出,当前必须走出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企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过高、职工工资涨幅过快造成的。
颜辉委员表示,这几年,职工工资确实有了较大提高,但这是对过去很多年在职工工资涨幅亏欠上的补涨,同时我国劳动力平均成本实际上还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国家已经通过减税等方式给企业减负,企业绝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职工收入上。”颜辉委员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开展集体协商,有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职工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
事实上,全总近年来大力推进集体协商,特别是大力推进行业协商,充分发挥行业协商在协商层次、覆盖范围、整合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提升合同质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使调整劳动关系的层次更高、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多位工会界委员提出,应尽快启动集体协商立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集体协商作用,提供强大的法律制度保障。
“在社会上对开展集体协商有不同声音的情况下,各级工会要旗帜鲜明地发出全面深化集体协商的声音,消除思想迷雾,确保集体协商工作取得新进展。”陈荣书委员表示。(中工网北京3月9日电 中工网记者 张锐 陈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