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精准扶贫调研与思考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场攻坚战。为了全面落实好这项惠民政策,近期,我们立足本县,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团风县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团风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省级重点贫困县,是国家连片特困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县。全县版图面积838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290个行政村,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36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72个、贫困人口7.08万。“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481个,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150万元,受益6.2万户19.2万人。自2011至2014年四年来,农村贫困人口从12.01万减少到7.0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2.1%;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从4250元增长到6036元;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然村通路率从25.4%上升到61.4%,安全饮水人数从79%上升到90.6%;文化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合格村级卫生室从76%上升到100%。
二、团风县贫困现状
团风县贫困现状主要表现为:“一大”、“二重”、“三硬”、“四少”。
“一大”:贫困基数大。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8万人,22156户,贫困发生率为22%,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2618户、47174人,无劳动能力的(五保、低保户)9898户、23636人。现有重点贫困村72个,占总数的26%。
“二重”:脱贫任务重。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47174人,按我县常年净脱贫人口5000人左右计算,完成脱贫任务还需要10年。
“三硬”:攻坚硬骨头。经过30年扶贫开发,剩下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都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深,贫困成因复杂,自主发展的动力不足,对扶持政策依赖大,返贫比例高,工作难度较大。
“四少”:特惠政策少。贫困户享受的特惠制政策资源较少,无法满足脱贫致富的多重需要。
三、团风县推进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精准实施难。一是机制创新难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处于试水转型期,运行机制不够成熟,扶贫部门担心试水出错,思想上有畏难情绪;二是专项扶贫精准抓手少。现有专项扶贫到户的抓手只有四种(扶贫搬迁、雨露计划、小额信贷、产业扶贫),每年只能覆盖贫困户3000余户,占比26%,导致覆盖面窄、精准率低。
(二)精准到户难。一是“一户一策”实施难。在实施精准帮扶过程中,我们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但部分贫困户家庭青壮年、明白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实施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的现象。二是扶贫产业培育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一些农畜产品价格变化较大,农民不能准确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三是龙头企业带动难。县域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
(三)精准帮扶难。一是结对帮扶难以全覆盖。全县贫困人口7.08万,干部2483人,很多帮扶单位同时联系几个村,驻村干部帮扶多位贫困户。由于精力有限,导致一些帮扶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扶贫资金整合难度大。扶贫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需求。部门资金均有专项使用要求,整合资金难度较大。尽管全县社会扶贫资金每年过千万元,但多数是企业老板自发性、指定性捐助,政府难以强行整合。三是贫困户主体意识不强。部分贫困户一味地“等靠要”,缺乏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四、推进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一)瞄准贫困对象,做到“扶真贫”。要扎实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摸清、瞄准对象,确保不出现偏差。一要及时更新数据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更换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建立动态进出机制。二要抓好两项制度衔接。对五保户、低保户和无发展潜力的对象,要与民政部门对接,将其纳入民政保障。三要找准原由因户施策。坚持因户制宜,研究制订“四个一批”精准扶贫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二)夯实基层基础,做到“真扶贫”。一要强化精准扶贫责任。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其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强化扶贫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人力调配、检查指导等工作。二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配强配优县乡两级扶贫队伍,增加编制经费,挑选工作能力强、熟悉基层工作的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保证扶贫干事能够专职专干。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
(三)选准致富路径,做到“真脱贫”。要选准致富路径,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脱贫。一要认真落实“十个到户”。做好产业扶持到户、扶贫搬迁到户、雨露计划培训到户、金融扶贫到户、龙头带动到户、责任帮扶到户、低保衔接到户、环境整治到户、助学济医到户、安全饮水到户等十项精准扶贫工作,让“十个到户”成为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能量释放出来。二要发挥龙头大户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履行帮扶义务,采取“企业+基地+农户”、“ 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帮扶重点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三要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探索建立惠农(扶贫)政策激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奖勤罚懒。驻村帮扶党员干部要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激发贫困户致富愿望,鼓励克服“等、靠、要”惰性心理,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四要推动小额信贷扶贫。利用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推动社会资金投向贫困户,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瓶颈。团风筹措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资金共计1500万,按照1:5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7500万元,现已发放2100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要片区开发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打破行业限制,整合扶贫资源,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问题。做好整村推进和精准到户结合文章,通过整村推进改变贫困村面貌,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支持贫困户培育增收项目,实现全面脱贫。
(四)精准帮扶责任,做到“真落实”。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实行精准靶向疗法。一要明确帮扶责任。县级领导要带头做好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要组建驻村工作队,将干部包户任务完成情况,与评先评优、晋级提拔挂钩。二要加强考核问责。加大对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履行扶贫责任制的考核问责力度,提升扶贫年度考核权重和考核分值。采取半年一督导、年度一考核、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扶贫开发成效进行考核问效,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问责。三要制定优惠政策。要落实好奖扶政策,对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富民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要在税收减免、专项扶贫、贷款贴息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帮扶资源向贫困村、贫困人口聚集,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