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线地铁站口冒出“小房子” 实为风亭排站内空气

29.10.2015  12:36

  地铁3号线沿线站点出入口已露出全貌,细心市民发现,每个站点附近都有一座看似“小房子”的方形建筑,有的个头较高,不知为何物?昨晚,长江日报记者探访菱角湖、香港路、赵家条等多个3号线地铁站,为市民答疑解惑。

  昨晚8时半,记者驱车沿3号线王家墩北站、范湖站、菱角湖站、香港路站、惠济二路站、赵家条站挨个探访,看到每个站的地铁出入口附近,都有一座独立的灰白色建筑立于地面,略高于地铁站,建筑上两端各有一处类似空调出风口的百叶窗设计。

  记者从武汉地铁集团了解到,让市民产生疑问的建筑实为风亭,是用于交换地上与地下空气的设备。不仅3号线,其他地铁线的每个站点都配备了风亭。

  风亭是地铁站的“呼吸机

  地铁专家介绍,风亭是地铁站的“呼吸机”,空气经过连接地下车站和地面风亭的风井,进行上下交换,将地上的新鲜空气送到地下车站,将车站内的污浊空气送到地上,实现空气流通。通常一个标准地铁站配置2组风亭,这些风亭用来保证车站和区间隧道对外界的通风换气,维持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地铁建设中的必备设备。

  专家解释,一般每小时每位乘客需要20立方米的通风量,考虑客流情况,有的车站风亭“块头”略微大,比如已通车的地铁4号线,王家湾站作为最大的车站,其风亭就是全线最大号,是标准站风亭的1.5倍以上。结合现场周边场地条件,有的车站会将两个风亭灵活设置在一起,最后进行整体外装修,因此个头或体积较大。

  记者还发现,每个站附近的风亭位置不一。据悉,风亭在地面上的位置,要根据地面建筑物和可供建设的土地面积,进行分类组合、科学布置。比如在2号线洪山广场站,风亭就设置在广场内的草坪和花坛中,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

   主要是粉尘和二氧化碳,排出气体无毒

  由地下排出来的气体由哪些物质组成?有没有毒?据专家介绍,地铁内部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地面的环境空气,乘客进出地铁带入大量的灰土使地下粉尘含量增高;人群呼出的二氧化碳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人的汗液挥发,地铁内部装修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散发出多种有害气体,地铁内长期不见阳光,在阴暗潮湿环境下也容易滋生霉菌。这些粉尘、二氧化碳和霉菌排出后,就能保证地下的空气质量,对乘客健康有益,排出的气体无毒。

  在建的地铁3号线菱角湖站,高大的风亭紧靠地铁出入口 记者郭良朔 摄(实习生黄骋)

  地铁轨道内高压电从何而来

  电是驱动地铁列车的主要能源,那么轨道内的高压电从何而来?昨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赵家条站的主变电所探访,这个主变电所能同时为3号线、8号线提供动力。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供电部二级项目经理刘臻介绍,赵家条站主变电所在年底3号线开通后,将为汉口段各个站点和轨道提供电力,同时还将为2017年底开通的8号线江北段提供电力。

  目前在武汉地铁中,类似赵家条站的主变电所还有王家墩东站、王家湾站等共7个。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变电所能同时为两条线服务,比如王家湾站就能为3号线和4号线的汉阳段提供动力,中南路站能为2号线和4号线服务。地铁集团表示,这样设计节约建设资金,减少资源消耗,是武汉地铁的普遍做法。

  据悉,主变电所转换出来的电流,还要经过站级变电所变压,最终成为进入地铁轨道中的380伏高压电,给地铁列车提供动力。站级变电所基本是每站配备一个,但有些站间距相对较小的线路,会采取隔站设置一个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

  据悉,地铁3条线路今年预计电费超3亿元,其中七成为列车牵引用电。

(编辑:丁喆)